博鳌论坛召开在即 亚洲能收到啥“大礼包”?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9日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继2010年、2013年习近平第三次参加该论坛。
综合人民网、新华社报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17日向媒体透露,出席论坛或随同领导人到会的各国部长级官员预计超过80位,规模将超过历届年会。
这充分显示了各国领导人对此次论坛的重视程度。那么今年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将涉及哪些内容,这次博鳌论坛将有哪些看点?将会给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契机?
亚投行达成共识迫在眉睫
专家指出,由于博鳌论坛举行期间正逢亚投行创始会员国申请截止日(3月31日)前夕,届时亚投行问题势必成为论坛热门话题。
近日,中外媒体关于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话题持续升温。2014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于2014年10月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决定成立亚投行。随后,印尼、马尔代夫、新西兰、约旦、沙特阿拉伯、塔吉克斯坦等国相继宣布加入。今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卢森堡等欧盟国家,其后也纷纷表示同意加入亚投行,亚投行的“朋友圈”日渐壮大。
最新的消息是,欧洲“中立国”瑞士也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而申请书早已在上周提交。中方对瑞士的申请表示欢迎。
与之相对的,如美、日、韩等国家对于是否加入亚行仍然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不过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20日首次表示,如果能保证具备提供贷款的可靠机制,日本可能考虑加入亚投行。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关于亚投行的规则制定、运作透明度以及对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影响,都是值得具体观察和期待的看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泰平表示:“在亚投行中,中国的出资份额相对较多,尽管亚投行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作用相辅相成、实现共同发展,并不会降低亚洲开发银行的重要性,但有些国家担心其将会与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形成竞争,所以,他们对是否加入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亚投行如何在地区、国家之间达成共识、促进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或将会在此次论坛中传递出一些信息。”
“一带一路”“实施之年”待破题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一带一路”的推动力度,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以期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专家表示,这契合沿线各国发展的需要,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这次论坛需要着力推动的重要方面。
2015年一直被外界预期为“一带一路”的实施之年,“中国如何借助博鳌亚洲论坛这个平台进行与地区间和国际间的合作,将会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值得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吴士存表示。
“‘一带一路’涉及到的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来谋求共同发展,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地区、世界的经济发展和交流,提升发展水平。让更多不了解‘一带一路’的国家更好的了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王泰平认为,这也是“一带一路”的意义所在,当前讨论如何商讨具体的合作措施或许将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看点之一。
而相关与会嘉宾将就“一带一路”发表主题演讲。其中,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将于28日下午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表演讲,香港特首梁振英将于27日下午就“一带一路”和香港的机遇发表演讲。
中国证券网报道称,有媒体报道,一批“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将于3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亮相,参会的各方还将在论坛期间签署重要经济合作协议。
该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即将出台的“一带一路”规划,将包括一份详细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涉及铁路、公路、能源、信息、产业园区等总计几百项重大工程。在2015年争取新开工的项目中,中国周边友好邻邦占据主体,中南亚方向的中塔公路二期、喀喇昆仑公路、瓜达尔港项目将集中亮相。
亚洲命运共同体亟需对话形成一定原则
此外,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17日在北京介绍了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据悉,今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迈向命运共同体,安全合作是题中之义。
中国“命运共同体”外交色彩鲜明,目的就是将中国放入世界,同世界具有不同传统和观念的国家相互沟通,建立合作,争取理解。共同发展的前提,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而这一点,同样包括在“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中,体现着中国和平崛起的愿望。
专家表示,近年来,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局部地区持续动荡,一直面临着调整和共建的问题,中国在亚洲安全合作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吴士存表示,“命运共同体的机制如何演变、亚太地区主导国家问题、以及接下来中国在亚太地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都会成为此次博鳌论坛的关切点。”
“中国一直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对于南海问题,中国或与地区相关国家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形成一定的原则,促进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王泰平认为,具体的问题和解决原则以及协议的制定能否形成也将值得期待。
具体议题看点啥?
除了上述领域之外,金融政策、创新创业、环境治理等议题也将在此次年会中得到重点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将在29日与日本央行、德国央行官员、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澳大利亚主权基金主席等经济和金融界人士共同出席《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前景》分论坛,就世界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走向提供权威分析。
同时,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将在28日与IMF、世行、OECD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德国央行、土耳其财政部等部长级官员共同出席《G20与全球经济议程》分论坛,就G20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进行深入讨论。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将于29日与一些企业家就技术、创新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对话,百度CEO李彦宏将担任主持。同日的《互联网思维》分论坛,腾讯、百度、新浪、京东等互联网行业精英与金融界马蔚华、地产界潘石屹、家电界董明珠等传统行业领导人进行跨界对话。
此次年会,社会民生和政治安全议题也占有一定比例,比如食品安全、反腐与政商关系、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雾霾与健康、代际流动与家族传承等等。
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将在29日与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大法官们共同出席题为《重典治污:司法的力量》分论坛,继续“有牙齿的环保”这一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