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71013,.美国专家: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崛起迈入新阶段,.2015-07-23 13:41:03 ,.103972,.宋胜男,.middle

美国专家: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崛起迈入新阶段

参考消息网7月23日报道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7月20日刊登《中国作为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崛起迈入新阶段》一文,作者系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戴维·多拉尔。

文章称,中国长期保持飞速增长,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的增长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从2002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增长率达到约10%。在这段时间,经常账户盈余不断上升,超过GDP的10%。在全球危机之后的这几年里,外部盈余骤降至GDP的2%至3%,但需求下滑几乎完全被投资增长所弥补,近年来投资占GDP比重超过50%。

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中国的增长一直引人注目,但令人钦佩之余,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增速已降至7%左右。因此,近期中国加大投资力度,以避免增速下降太多。

文章称,这种增长方式暴露了三个问题。首先,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看,技术进步放缓。第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下降(越来越高的投资产生越来越低的增长)。资本生产力下降的现实指标是,空荡荡的公寓大楼、闲置的机场,以及重要制造部门的严重产能过剩。中国增长方式的第三个问题是,消费水平非常低,尤其是家庭消费,仅占GDP的三分之一。

中国从内外两方面对这种增长态势变化做出了反应。从外部看,在中国国内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中国大手笔发起新倡议,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这绝非巧合。亚投行诞生的主要背景是,人们对现有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改革进展缓慢感到失望。“一带一路”倡议则寻求加强中国至中亚的西部陆地线路,以及中国到东南亚、南亚等地海上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亚洲邻国大都欢迎这些措施。然而,中国一些人认为这些倡议能成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些倡议对中国需求的总体贡献很可能太小,不具备宏观经济意义。

文章称,中国在国内对产能过剩问题作出的反应是,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提出了有望对中国经济进行再平衡的改革措施。有望产生最大影响的改革措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户口制度、财政体制、金融自由化,以及开放中国服务业。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措施,能控制投资浪费,提振创新和生产率增长,并促进消费。如果取得成功,中国将继续以良好的势头发展10年或更长时间。

文章称,从许多方面看,中国在亚洲的倡议被视为美国的挫折。美国竭力阻止盟友加入亚投行,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最终,美国的主要盟友——如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还是加入了亚投行,而日本也正在认真考虑成为亚投行成员。

然而,这很可能只是美国暂时性的外交挫折。美国自身在亚太的主要经济倡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如今似乎有望在2015年底前敲定。亚洲许多重要经济体,如新加坡、韩国和越南既支持中国的倡议(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也想在美国主导下一起致力于减少贸易壁垒。

文章称,这些不同的努力实际上是互补的。中国倡议资助的基础设施是贸易和投资的“硬件”——这是必要的,但对于加深融合还不够。另一边,TPP代表融合的“软件”,它可以减少贸易壁垒,开放服务业,为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

有一个风险是,中国和美国发起的具有竞争性的倡议将催生地区集团和贸易分裂。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中美竞争将加深亚太融合。

腾讯财经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世行行长本周五在北京表达了对中国继续推进经济金融改革的信心,尽管当前仍有人在担心中国是否会因缓解经济增长放缓和干预A股颓势而推演改革计划。

在结束了与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财政部长楼继伟以及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会见之后,世行行长金墉告诉记者:“我坚信中国改革的决心和承诺依然坚定。”

“从财政、金融甚至是户口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改革的决心依旧,我们坚信中国的改革会持续下去。”

中国正在逐步缩减政府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包括放宽金融市场以及对户口制度进行松绑,这一制度把个人的出生地与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相捆绑,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有观察家批评近期中国政府过度干预地方债务以及股市,认为这是在阻碍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对此,金表示自己不是太在意。 “认识到这是一个只有20年历史的证券交易所是很重要的,”他说,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曾经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自己国家股市的过度波动。”

对于近期的市场波动,金认为:“中国的经济强劲,它的基本面是好的,”他同时重申了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约7%。

扫描二维码收听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延伸阅读】渣打: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9%年底前降准1个百分点

路透上海7月20日 - 渣打银行[微博]最新报告认为,下半年中国实体经济活动将会反弹,但GDP增幅会受到股市交投回归正常的影响,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为6.9%。下半年中国料仍将实施适度、定向的政策放松措施,年底之前存款准备金率有望降低1个百分点。

以下是渣打银行最新报告部分摘录:

宏观经济显示企稳迹象,劳动力市场稳定,我们预计下半年政策将适度、定向放松。我们预计下半年基准利率不会继续降低,但年底之前存款准备金率有望降低1个百分点,以补充持续资本流出造成的流动性减少。除此之外,政府还会加大政策性银行放贷,并对商业银行实施定向融资,优先支持铁路、水利灌溉、保障性住房和污水处理系统投资。

我们预计下半年实体经济活动将反弹,6月末采取的降息降准措施主要出于稳定金融市场考虑,但融资状况也由此进一步得到放松。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的此轮宽松周期始自2014年末,考虑到6到9个月的政策传导期,我们预计三季度将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更加具体的政策效果。此外,一季度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情况有所改善,预示下半年中国出口会有好转。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不计超出股市正常成交量)或加快至6.6%,四季度进一步加快至6.9% ,一、二季度(不计超出股市正常成交量)GDP同比增长估算值分别为6.5%和6.2%。

股市成交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逐渐降低。假定股市月成交额回到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的平均水平,我们估算到三季度超出股市正常成交金额部分对GDP增长的正贡献将降至大约0.2个百分点,到四季度可能降为零。

因此,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或为6.8%,四季度或为6.9%,我们预测2015年全面GDP增长率为6.9%。(完)

(发稿 张金栋; 审校 黄凯)(路透中文网)

(2015-07-20 10:05:01)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2015年7月17日午间消息,据世界银行[微博]发布的新闻稿,世行行长金墉在北京记者会上表示,相信中国经济是强大的,基本面是良好的,预测2015年增长约7%。

金墉表示,中国仍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约30%来自中国。中国在数项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降低信贷增长、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改善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金墉称,亚投行是一个重要的新合作伙伴。世行会晤了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领导班子,商定未来几个月探讨联合融资的可选方案,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华盛顿开会讨论联合投资的具体备选项目

【延伸阅读】中国GDP增长率达标股市暴涨贡献了0.5个百分点(图)

彭博亚洲首席经济学欧乐鹰、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撰文称,正如预期一样,中国第二季度GDP的细分数据显示,金融业为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这一目标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这种状况难以维系。

图表:上半年各行业同比增长率

上半年金融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7.4%,增速高于第一季度的15.9%,比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高了一倍有余。

根据两位经济学家的计算,如果上半年金融业产值同比增长率维持在2014年的水平10.2%的话,那么201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率仅为6.5%。

好消息是,金融业的强劲增长帮助抵消了其他领域疲软带来的影响。房地产业只增长了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仅增长4.9%。

坏消息是,考虑到金融业产值增长势头与股市市值和成交量飙升密不可分,因此在股市回调之际,金融业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料难以持续下去这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将造成负面影响。

图表:劳动力供需关系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金融业用人需求较上年同期增长17.5%,这帮助抵消了建筑业和制造业用人需求分别减少23.8%和7.7%的影响。如果金融业创造就业速度放缓,这可能会带来问题。

暂时把对于当前周期的担忧撇开不谈,金融业占GDP之比上升也不利于中国经济再平衡和去杠杆。

金融业的存在是为储户和借款人搭建桥梁。其占GDP之比越高,储户的回报率就越低、企业借款的成本就越高。

(2015-07-16 13:37:01)

责任编辑: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