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活跃智库排名
根据智库分类和影响力类别,除了综合智库排名外,我们还分别排出两组排名:分类排名和影响力排名。
分类排名包括:
■政府智库
■高校、社科院和非教育部院校
■民间智库
其中高校、社科院和非教育部院校,如第3章第3节所述,因为包含众多院所,而且有些院所本身就在智库业内具有较高声誉,所以排名时分为“大机构”和“院所机构”两个排名。考虑到高校的主要使命是教书育人,所以“大机构”排名中未将高校纳入其中,仅对社科院和非教育部院校进行排名。
影响力排名包括:
■专业影响力
■政府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
所有排名的目的仅为同行提供标杆,名次的上下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我们虽然尽力做到客观准确,但自检数据时的偏误、智库订正数据时的理解偏差、指标设定的权衡等等,都会影响到排名,所以排名的高低仅针对我们的数据而言。
此外,因为业内专家对智库的评判也是智库的重要评判标准,我们本打算也进行专家评价,用主观评价补充客观评分,但既然更专业的同行已经完成了这份工作,我们没必要重造轮子,于是综合了我们的客观指标的总得分与上海社科院的评价得分,得到了我们的排名。
第一节综合排名
我们将每个客观指标处理为标准分,然后计算二级指标,即各影响力的加权得分,然后计算各影响力的加权得分得到影响力总分。该过程中的权重根据所访谈专家给出的权重确定。之后将上海社科院的智库排名处理为标准分,与我们的影响力总分一起计算加权分数,最后得到各智库的总分。综合排名结果见表4.1。
表4.1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第1-20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4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
5 | 中共中央党校 |
6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
7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8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9 |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
10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
11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
12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
13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
14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15 |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
16 |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17 | 中国金融40人论坛 |
18 | 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
19 | 中国国防大学 |
20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第二节分类排名
表4.2政府智库综合影响力:第 1-10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4 | 中共中央党校 |
5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
6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7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8 | 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
9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10 |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 |
表4.3高校智库综合影响力:第 1-5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
2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
3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
4 |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
5 |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表4.4民间智库综合影响力:第 1-10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
2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
3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
4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5 | 中国金融40人论坛 |
6 | 察哈尔学会 |
7 | 天则经济研究所 |
8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 |
9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
10 |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 |
第三节影响力排名
表4.5专业影响力:第 1-5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4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
5 | 中共中央党校 |
表4.6政府影响力:第 1-5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3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
4 |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
5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
表4.7社会影响力:第 1-5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 中共中央党校 |
4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
5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
表4.8国际影响力:第 1-5名
名次 | 智库名称 |
1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3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4 |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
5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