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12175,.《何以笙箫默》:爱情背后的原罪意识,.2015-02-11 07:00:32 ,.204158,.栾雨石,.middle

《何以笙箫默》:爱情背后的原罪意识

刚开始看《何以笙箫默》,我对唐嫣饰演的女主角赵默笙很不适应。与电视屏幕上司空见惯的或冰雪聪明,或娇憨可人的女性形象不一样,这个女孩特别嗫嚅。

默笙虽然长得高挑,青春靓丽,但总是畏手畏脚的样子,就像她的着装,无论穿西服还是长裙,永远搭配一双白球鞋;吐字囫囵,说话嗫嚅,让人急不得恼不得的;同时,她也是低头率最高的女主角,老低着头,垂着眼皮,躲开别人的视线。

正因为默笙毫无存在感的状态,导致了男主角何以琛只能全盘采取主动,步步紧逼,然后一步步深陷进去,直至无法自拔,这就像是吸星大法,又像是贡布洛维奇的剧作《伊沃娜公主》,过于反常的状态,也能深深吸引人。

当然,这种设置也让以琛的扮演者钟汉良尝到甜头,他一下子成了大众的梦中情人。观众就喜爱那种外在强势,内心却完完全全败给了爱情的男人:达西先生,白瑞德,都敏俊XI。

爱情剧里,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像打太极一样,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方生方灭,才能百转千回。在《何以笙箫默》中,默笙的态度左右了剧情,她的爱情模式乃是忽冷忽热。大学时代死缠烂打是她,七年后重逢时的心门紧闭、高冷消极也是她。为什么一个人会前后判若两人,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不得不提及顾漫这个网络作家,她的独到之处。应了那么一句话:“一白遮百丑”。顾漫的故事往往清浅浮露,擅长从慕男狂式的女性心理角度去描摹爱情,但她的笔头很有势能,写得兴致勃勃,欲罢不能,颇见通俗的才华。

她描绘的生活场景,虽然也有职场,律所、网络公司、时尚杂志社等,但设计的桥段多不新鲜,都是一些二手经验;故事与其说发生在大都市,还不如说是城乡接合部。

对于成功人士的想象也比较粗俗,令人发噱。那些成功人士永远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旁边苍蝇似的簇拥着一群记者,做无限仰慕状。作者正面描写他们的言行,下馆子必须找最大的包房,娶妻绝不娶离过婚的……这都是什么年代的逻辑?!真不知道该叫他们土豪,还是土鳖为好。

还有,这个剧的情节有很多硬伤……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说了作者的一堆坏话,该说说她的“一白”了。

这是一个有朦胧的原罪意识的作家。别说网络写手了,此一特质在纯文学作家里,也实属罕见。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惯于给别人定罪,碰到纠纷习惯于把罪过全都推给别人,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对社会原罪的涉及,使得她那些非常甜腻的言情小说具有某种深度。这可能与顾漫的职业素养有关,据说她是搞审计的出身。

我读过顾漫的另一部小说,《杉杉来吃》,讲的是一个初入职场的女孩,菜鸟,相貌平平,却屡屡被霸道总裁请去单开小灶,一来二去产生了恋情。原来,这女孩是熊猫血,与总裁家人的血型一样,霸道总裁精心喂养她,乃是为了养血。这完全是一个吸血资本家的故事,被美化成了浪漫爱情故事。由此可见,顾漫的原罪意识实际上也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有时候简直错得离谱。

赵默笙的种种,嗫嚅、单调、自闭,说白了是原罪感在作怪。

通过剧中只言片语的交待,关于默笙的故事其实还可以有另一个版本,用来解释为什么她会前后判若两人。《何以笙箫默》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贪官的女儿,如何一步步通过爱情得到了救赎。

默笙的父亲出身卑微,后来当凤凰男,傍着妻子家的势力而发迹,但从此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有一个小情节,上大学头一天,父亲送她去学校,一说话就要去找校长,让他多多照顾女儿,被默笙拦住了。以默笙的智力水平,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成问题,何况是名牌大学乎?她在大学里各种出糗,狂追头号才子以琛,都源于对自己智力的不自信。还好,默笙单纯善良,乐于助人,渐渐吸引了以琛的目光,让她逐渐从压抑的原生家庭环境里摆脱出来,找到新的情感寄托。

父亲出事之前送她出国,并且把巨额财产打到她国外的账户上。这一情节基本上可以断言默笙的父亲有贪腐行为。

此后的几个情节点,尽管很隐蔽,却是故事的点睛之笔。当默笙得知父亲在牢里自杀后,决定把所有赃款全都捐出去,捐给那些需要救助的留学生,其中就有应晖。两人后来的恩恩怨怨都与这笔神奇的赃款有关。

把赃款全部捐了,确实是了不起的情节设计,很有张力,默笙这个人物一下子就立住了。

我们这个社会盘根错节的复杂矛盾,说到底都是由权力与金钱造成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谅解和包容固然重要,悲剧的始作俑者——那些权贵之士,或者他们的家人和继承者们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我觉得更为关键。

《何以笙箫默》能提供一次机会,让我们思考制度之恶,认识到救赎的可能性,以期用爱的力量去改变现实,这已经大大超越低俗小说的疆域了。

责任编辑: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