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吸毒人数估计超过1400万名,怎么办?
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海外网编者按】
近年来明星吸毒的新闻一再传出。那么“吸毒”这件事在中国到底大不大?海外网小编通过官方权威发布的数据和文件带您来了解下中国的吸毒情况。
我国吸毒实际人数估计超过1400万
明星吸毒、官员吸毒、飞行员吸毒、外国人集体在华吸毒……这两年,关于抓获吸毒者的新闻屡见不鲜。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人在吸毒?权威数字公布了: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估计实际人数超过1400万名,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超过我国人口总数的1%,其中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急剧增多,目前已发现145.9万名,年均增长36%,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兼国家禁毒办主任刘跃进在5月11日召开的国家禁毒委全体会议上介绍了上述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尽管滥用海洛因人员增长势头趋缓,但基数庞大,复吸率高,治理难度大,社会危害严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低龄化、区域扩大化、种类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由此酿成自杀自残、暴力杀人、驾车肇事、劫持人质等极端案件屡有发生。
据介绍,2014年,全国共查获吸毒人员88.7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26.4万人,同比分别上升30.2%、12.4%;责令社区戒毒19.7万人次、社区康复4.5万人次。3年未复吸人员达到100.9万名。
同时获悉,2014年,全国禁毒部门以开展百城禁毒会战为主线,全面开展堵源截流、打击制毒贩毒、整治重点地区、清理网络涉毒、禁种铲毒等专项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果。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6万起,缴获毒品69吨,抓获犯罪嫌疑人16.9万名。在百城禁毒会战中,各地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缴毒数同比分别上升85.5%、92.2%和44.9%。
为什么这么多人吸毒?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吸毒者及其吸毒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毒品的滥用和戒断与其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其中“好奇”是最多的初次吸毒原因,所占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些人在盲目的去追求新鲜刺激感,和盲目的信任吸毒者的那些个歪传!认为吸食一两次不会上瘾,或将它当成能忘却一切烦恼的灵丹妙药。
再者就是被吸毒者的毒害!由于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喜欢蹦迪或K拉OK,喜欢比较新鲜刺激的玩乐项目!但在这些场合那强劲的音乐和酒精的刺激下,人慢慢会达到一种颠狂状态,想不断去寻求一种更高更新的刺激!从而失去清醒的分辨能力!此时若有不良朋友在身边,自己抵抗意识又不强的话,被对方稍加鼓励,你就有可能被拖入吸毒的深渊。
若加之本人再受到家庭或恋情等方面的困扰,心中的悲痛一时难以解脱。此时若听信了吸毒者的谎言,认为这个能使你忘却一切烦恼,而急于寻求解脱的你,就有可能不顾一切的去尝试,从而也就跟随跌入深渊而无法自拔。
禁毒措施有哪些?
针对我国毒品的滥用形势,我国政府采取了坚决的禁毒方针,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协调加强禁毒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公安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的领导人组成我国麻醉药品管理与禁毒协调会议。
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1990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政府的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制定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倡导禁毒工作的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禁毒斗争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
加强对毒品犯罪案件的侦破缉查工作。公安、海关部门加强了缉毒队伍和装备,严厉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活动。
加强禁毒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国家禁毒法律,宣传政府禁毒措施,揭露吸毒危害,以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国家禁毒委成功地举办了全国禁毒展览,为禁毒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成立戒毒机构,强制戒毒。重点省、自治区在政府领导下举办戒毒所,对吸毒者进行强制戒毒。
成立禁毒基金。国家建立了中国禁毒基金会。中国医学基金会设立了戒毒专项基金,为禁毒、戒毒事业服务。
国际合作。我国与联合国禁毒基金、联合国禁毒署、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经社理事会等单位以及有关国家开展了禁毒合作,取得了成效。
在此次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也强调了几项禁毒工作的重点措施。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提升毒品问题治理能力。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同时,着力戒治挽救吸毒人员、努力帮助其回归社会。 要更加注重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毒品犯罪,善于借助社会力量、运用多种手段治理毒品问题。要建立健全考评通报、督导检查和部门协作机制,努力形成协调有序、配合有力的禁毒工作格局。要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和强化扶贫工作作为解决毒品问题的有力举措,扎实推进禁毒基层基础工作,努力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毒品问题。要积极发展群众性禁毒组织,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禁毒工作,着力打好禁毒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