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控诉熬夜衰老算工伤 80后:八成月薪未过万
妙龄女子控诉熬夜衰老算工伤 80后:八成月薪未过万
女白领当街控诉
微博网友爆料深圳一妙龄女子因公司经常熬夜加班,容颜加速衰老,导致爱情事业双失意。她愤愤不平当街控诉,呼吁“衰老算工伤”。事件经曝光后,多个微博意见领袖纷纷就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网友也加入辩论大战。
80后压力报告:八成月薪未过万
10月29日,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赶集网2014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基于21万余份真实用户的调研数据,深入研究了职场中基层人士工作、生活、婚姻、家庭、健康等方方面面,还原一个真实的屌丝群体。
屌丝,是当今中国社会中基层人群的一个群体性标签,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自嘲现象。在生存压力之下,屌丝人群普遍对生活不满意,却依旧没有放弃通过努力实现人生逆转。这个人群鲜被关注,却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自己、家庭、甚至基层社会。屌丝人群基数庞大,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因此有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屌丝经济学说,可是,你真的了解屌丝群体吗?
平均薪酬2917.7元屌丝也是蛮拼的
参与赶集问卷调查的21万余人中,有62.2%的人认为自己是屌丝,他们大多年龄分布在21-30岁间,是职场的最广泛的中基层员工。他们的平均工资为2917.7元,而2013年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的平均工资为5793元。
屌丝人群中有73.6%的远离家乡,离家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漂泊在异乡,屌丝们的生活一切从简,餐费严格控制在39元/天以下,有7.8%的人,每天的三餐消费能控制在10元以下。住房的费用有一半的人控制在500元以下。
在他乡打拼,生活和工作都要靠自己,41%的屌丝依靠网络找工作,其中大部分人会每三年换一次工作,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每年更换工作也是常态。49.6%的人每周都会加班,更有21.7%的悲惨屌丝,每天都在加班中度过,超过6成的屌丝拿不到加班费,即便如此,屌丝们仍然累并坚持着,他们并不认为加班是最大的工作压力,反而是人际关系和工作的不确定性让这些职场中基层们备受煎熬。
工作与赚钱占据着屌丝们大部分的时间。至于休闲,对于大部分屌丝来说,有点奢侈,54.2%的人每年的旅游基金只有500元。比起外出游玩,屌丝更喜欢宅在家中,因此,65.7%的人选择网络购物为主流购物方式。社交类、游戏类APP因此也成为屌丝宅在家中的神器。
你不曾看到的屌丝内心
央视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街头采访,你幸福吗?屌丝们幸福吗?52.7%的男屌丝们认为自己不开心,女屌丝好一些,但也有48.1%的人并不开心。尤其是25-30岁间的屌丝,是整个屌丝人群最不开心的一群人,除了来自工作的压力,他们要不在单身中挣扎,要不就在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
屌丝们可以忍受加班之苦,可以接受薪水微薄,很多屌丝甚至远离家乡和父母,他们大部分人都贴着外地人的标签,户籍制度让屌丝们无奈,更无奈的还有来自本地人的歧视,有54.3%的屌丝曾遭遇过地域歧视。
相比老家同学的孩子早就打酱油了,外出的屌丝们有50.4%的人依旧单身,爱情不比面包。最让屌丝们放不下的还有亲情,33.1%的认为对父母最大的亏欠是不能在床前尽孝。而有了子女的人,会倾尽所有养育子女,他们在子女身上的支出为2639.7元,几乎占了所有的收入,只为孩子有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未来。
比起开不开心,屌丝的心理状态更值得关注。最近几年,打工者自杀的新闻频繁见诸于报端,这个职场最庞大的中基层人群,他们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更值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有37.8%的屌丝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他们基本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大部分人会采用睡觉、倾述、喝酒的方式解压,但仍有4.4%的人选择自我伤害缓解压力。
赶集网与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屌丝生存现状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关注屌丝群体生活情况的深度报告,这份报告摒弃了以往报告晦涩难懂的语言风格,用80、90后习惯的语言风格
原标题:首份“屌丝生存状况报告”:长春成最屌丝城市
整体呈现,是一份幽默和专业融合的报告。所有调研数据未经粉饰加工,全部真实呈现,因为赶集网没有功利和舆论压力。赶集网希望做出一份有温度的报告,在这份长达60页的报告中,读者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或者曾经的影子;亦可以让所有企业、社会组织看到屌丝群体的真实生存现状,并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做出的努力。 80后,你是老板,还是员工?
80后,你是房东,还是租客?
80后,你是“三十而富”,还是“穷忙族”?
80后,你是奶爸奶妈,还是宅男剩女?
80后,你是这个国家的脊梁,还是传说中迷失的一代?
8月5日至10日,《新周刊》通过官网和官方微博发起一场“中国80后生存现状调查”,其中有2521人填写有效问卷,为准确描绘中国80后群像写下了自己的一笔。
中国的80后大约有2亿人,他们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一代,如今,他们三十而立,人生进入到工作、婚恋、生育模式。有人说:“80后是尴尬的一代,生活苦不堪言,钱都让50后60后挣去了,女人都给70后泡去了。”
本次调查发现,住房、婚恋、竞争压力、父母赡养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他们感到迷茫与焦虑,但他们依然相信,“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
八成80后,月薪未过1万元
本次受访的80后,超过五成的人出生于1986年至1989年,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其中有近五成80后在民营企业工作,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各占两成。有42%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至5999元之间,2999元以内、6000元至9999元各占两成,也就是说八成80后的月收入在万元以内,有人算过一笔账(房租,吃喝穿行,应酬,电话,人情,交通),万元收入在广州也会成为“月光族”,如果你是房奴和车奴,生活将更为窘迫。
在回答“你每月会存多少钱?”时,45%的人回答“999元以内”,而在回答“你现在有多少存款?”时,27.33%的人回答只有“1万~49999元”,21.18%的人回答“10万元以上”,18.84%的人自称是“月光族”。有近六成的80后表示,每月不会给父母一分钱家用。3.57%人不但不给,反而在啃老。
十个80后,四个房奴,三个车奴,还有三个啃老族
在中国,无论是恋爱或结婚,“最大件”的显然是房子。
调查发现,八成“80后”存款不足10万元,根本不够付首付,买房显然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
有34%的人选择了租房,有18%的人选择和父母挤在一起,只有29%的人买了房付了首付,付清房款还完房贷的仅占14%。关于买房的钱,有26%的人是由“父母资助大部分,自己(含配偶)存款占小部分”,19.48%的人是由父母、亲戚全额资助,由自己付清的仅有14%。
由于囊中羞涩,有42.4%的人声称在近两年内不会买车,有车族仅为29%。换句话说,十个80后仅3个有车。
80后的三大压力之源:工作、生活、社会评价
在回答“你认同哪种对80后生存压力的描述?”时,有57.04%的人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很正常”,有37.52%的认为“很大,超过70后与90后”。
在“与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相比,你感觉自己的生活水平怎么样?”的调查中,33.2%感觉“基本持平,不满意”,25%的人表示“低于平均水平,不满意”,23%的人表示“基本持平,满意”。可见,“80后”虽然心态积极,但幸福感普遍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