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08823,.记者辞职卖小面年入200万 网友:知识改变命运,.2016-01-03 09:58:05 ,.204158,.栾雨石,.middle

记者辞职卖小面年入200万 网友:知识改变命运

记者辞职卖小面

说起苏州美食,其发挥到极致的鲜甜、清淡、原汁原味闻名天下。不过,近一年来,苏州市民却被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征服——重庆小面。而这,全都归功于在苏州市阊胥路开重庆小面馆的张顺。就是这个从小不沾麻辣的张顺,在去年五六月份来渝旅游时,偶然吃到重庆小面,从此便深深着迷。回到苏州后,张顺辞去电视台记者的工作,开始筹备创业。去年10月,张顺的面馆开业后迅速走红,随后被评为“苏州最好吃的30碗面”。仅1年时间,营业收入就高达近200万元。前天,央视财经频道还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

缘起吃了重庆小面倾心不已 将“重口味”带回家乡

28岁的张顺是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此前是苏州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虽然张顺创业的想法酝酿已久,但直到去年五六月份,他在重庆吃到一碗重庆小面后,创业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一次吃小面,我真的被惊艳到了!”张顺12月31日告诉记者,此前,他的意识里几乎没有“麻辣”这两种味觉。在重庆旅游的四五天中,他按照小面50强的榜单四处寻觅,体验了不同风味的重庆小面。

回到苏州后,央视正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也介绍了重庆小面的饮食文化,这也坚固了张顺卖重庆小面的想法。“当时,我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苏州还没有一家正宗的重庆小面。”张顺坦言,苏州的面食文化十分深厚,甜汤面几乎是当地人的最佳早餐。那习惯了“小清新”的苏州人,能否接受这样一碗重口味的麻辣小面呢?

抱着这样的顾虑,张顺与一些朋友反复讨论,最终认为可以尝试一下。“既然我能被它惊艳到,为什么其他苏州人就不会呢?”之后,张顺果断辞去记者工作,并托人找到一位小面师傅,专程跑到重庆学手艺。“从调料的搭配到油辣子的制作,我花了10天时间学习,回到苏州后就与姐姐一起筹备起开店事宜来。”

挫折 开业第一天员工跑路 麻辣味一度不被看好

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2014年10月,张顺的重庆小面馆正式开业,取名为“牛魔王重庆小面”。不过,张顺的经商之旅,未能顺风顺水。

“很多老苏州人都不相信,以麻辣味为主的重庆小面能在当地吃得开。”张顺说,类似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开业第一天,自己的挑面工就突然跑路消失,使得本就忙碌的第一天乱成一锅粥。“没办法,我只能自己临时充当挑面工。”

当天,挑了几百碗面后的张顺,双手被磨起了血泡。“疼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不过我仍坚持了10天。”张顺说,这10天时间里,他每天清晨5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休息,“那段时间真是累得不行。”

更令张顺生气的是,开业十多天后,一位50来岁的苏州大妈撂下一句狠话:“你这个面怎么是这种味道,谁会吃你的?在苏州,最多撑不过3个月。”张顺说,当时这位大妈出于好奇点了碗重庆小面,吃了几口就大发其火。

 

坚守 追求小面本味原料几乎来自重庆

张顺没有放弃,并将顾客的目标人群瞄准当地的年轻人、外地人,特别是重庆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顺的小面馆生意越来越火爆,在这个面积不足110平方米,能容纳六七十人的店里,客人经常从二楼排到了马路上。“我猜到有生意火爆的那一天,但没想到会火爆得如此夸张。”

张顺说,每天,不少顾客为碗小面要苦等1小时,也因此引来一些顾客抱怨,“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们曾给近100位顾客退了单。”如今,每天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每到饭点高峰期,店里总有食客在拿号排队。

生意为什么会这么火爆?张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重庆小面味道的固执坚守。“我的原则是绝不改良!”张顺认为,如果要改良,那就不能算是正宗的重庆小面,也必定失去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因此,不论是面条、调料,张顺通通要求要有足够的重庆味道。

“重庆小面用碱面,我找了一位云阳人专门订做,选用了四五种最适合重庆小面的辣椒。”张顺告诉记者,甚至连每天制作油辣子的工具,他都是用最原始的石臼手工制作,力求将麻辣发挥到极致。

 

拓展 “重口味”征服“小清新” 小面馆开起连锁店

见生意火爆,今年9月,张顺又开了一家新店。不过他力排众议,更改了已经打响的店名。“自从我这家重庆小面开业后,苏州城就陆续开了好多家重庆小面。”张顺说,眼看重庆小面日益受到欢迎,不少商人也欲来分一杯羹,但味道和质量却参差不齐。

“这样下去,大家吃了不正宗的重庆小面,就会下意识的认为‘不过如此’,那么,我的重庆小面也势必会被淹没在其中。”张顺的这一想法,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同,他的新店以众筹的方式,于今年9月正式开业,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如今,张顺的新店除了重庆小面外,还引进了不少重庆的地道美食,火锅、糍粑、冰粉、醪糟汤圆、香肠……“二楼都是火锅,底料全是重庆的师傅炒好后运到苏州来。”

刘婷婷是张顺的合伙人,此前是一名营养师,去年底辞职与张顺一同开小面馆。刘婷婷表示,她与张顺的许多想法都很契合。张婷婷说,新店除了主打重庆小面外,也引进了更多的重庆美食。“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既有重庆特色,又能符合苏州人口味的美食。”刘婷婷说,重庆也有不少特色甜食,这些甜食清新不腻,在吃完一碗小面之后品尝,格外爽口。

 

食客评价

@莹羽:面条不像我们平时吃的苏式拉面,有嚼劲,特别香,听说还有很多特色重庆美食,要一个个吃过来呢。

@angel1921:看到朋友圈的图片,馋得不要不要的,第二天就来了,微辣还是有点辣,但值了。

@daisymuran:好吃,辣得很过瘾。

@乌克丽腻:误打误撞进了这家店,进门一股浓浓的辣椒香,简直是苏州的重庆风味。

专家点评

“不改良”是重庆小面热卖根本

重庆小面协会秘书长李杰平表示,近几年,“重庆小面”几乎成了全国各地饮食街店热词。这个地域性极强的地方美食,之所以正在快速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面食之中,重庆小面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李杰平说,全国各地的面食,大多坚持原味,调料极少,而一碗重庆小面却能动用十多种调料,口感极为丰富,这是一大特色。“另外,前两年‘嗨小面’、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对重庆小面的报道,也很大程度推动了它的推广。”

李杰平说,张顺的重庆小面能成功,对“不改良”的坚守,是最大因素。“最近,我也走过很多地方,调研过各地的重庆小面,目前来看,没改良的重庆小面,一般都能卖得很好。”不过李杰平也建议,“重庆小面”开在外地,一方面要坚守本色,同时也需要开发一两样能让当地人接受的口味,以供选择。

 

吃面的六大好处:

1.面条中含有一定蛋白质,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故有“长寿面之说”。

2.面条是运动员最佳食品,能提供肌肉必须的葡萄糖。

3.不会引导肥胖,减肥食谱必备。

4.可抑制食欲。

5.能够分解脂肪。

6.纤维素含量很高,比面包营养价值高。

 

延伸阅读:女白领辞职烤猪蹄月营收50万

“我们必须成功,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创业之初,27岁的孙丽丽和丈夫倾尽全部积蓄,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

“拟定帮扶80名大学生创业,16800元的加盟费全部免费。”仅一年,孙丽丽已经有了105家加盟店,月营业额50万,这时她想到的是帮助别人。

“想创业就要出手,要做事必须坚持。不要等待,寻找机会,敢于挑战,相信自己,坚持到底,最终我们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虽然人生的路还有很长,但孙丽丽已经准备好坚定而勇敢的迈出每一步。

孙丽丽的家乡在绥中县宽邦镇西岔村西岔屯。作为家中次女,孙丽丽对于家的最深记忆,便是贫穷。彼时尚且稚嫩的孙丽丽,笃定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我一定要比别人强,一定要出去。”

在沈阳读大学期间,孙丽丽一直兼职家教赚取生活费。2009年大学毕业,她没有按父母的期待,回到家乡当老师,而是做上了销售的工作。不到两年,孙丽丽已经成为一家钢铁企业的销售部经理,月薪平均1万元。

虽然在外人看来,孙丽丽和丈夫的生活平稳而顺利,但她的心却仍因怀揣梦想而悸动不已。当她从报纸上发现了卖烤猪蹄的商机,梦想终于有了“着陆点”。她和丈夫到外地考察市场,倾尽全部积蓄又借钱、贷款,2014年,他们第一家卖烤猪蹄的小店终于在中街头条胡同开业。创业之初,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劳动,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几乎没有生活费,然而他们坚持了下来。仅一年,小店便创造了100多万的利润。今年孙丽丽注册公司,成为董事长。她正筹划免费帮扶更多青年人创业。

责任编辑: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