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儿童体内普遍含兽用抗生素 可导致肥胖
时隔一年,复旦大学又一项关于抗生素的研究引起关注。
这项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江浙沪儿童体内普遍含有兽用抗生素,而这些兽用抗生素可能是造成儿童肥胖的因素之一。
近八成儿童尿液中查出抗生素
为了找到婴幼儿时期抗生素的使用与儿童时期肥胖风险的关系,研究课题组从2010年起就着手设计该研究相关方法;2012年起每年收集江浙沪三地学龄儿童尿样约1500人份,一直持续到2014年。
结果测定出尿中含有21种抗生素,包括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抗生素、4种磺胺类抗生素和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其中79.6%的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上述21种抗生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兽用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
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把关注点放在了抗生素与肥胖的关系。
研究人员按照尿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3个组。最后的分析发现:与低浓度组的儿童相比,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1.99倍至3倍。
研究人员认为,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 图丨网络
研究人员说,本次研究,他们未观察到肥胖或超重,与那些主要用于人群的医用抗生素有显著性关联。
那,为什么兽用抗生素与儿童肥胖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课题组认为,医用抗生素使用实质上是短期高剂量暴露,而来自食品或环境中的抗生素暴露是长期低剂量暴露,该结果提示抗生素的暴露模式可能是影响其促进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儿童特别是婴儿由于其生理结构和功能发育的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环境中抗生素的不良影响。
抗生素被用于动物催肥,欧盟已禁止
事实上,兽用抗生素除了用于动物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之外,还被用来促进动物的生长。
已有报道发现,添加抗生素的动物饲料喂养的动物体重要比未添加抗生素的明显高产4%~5%。
鉴于抗生素污染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欧盟从 2006 年开始禁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
兽用抗生素,如何跑到孩子体内?
研究人员认为,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
下面这两张图,来自长期关注化学品环境影响的应国光课题组,2015年6月,他们公布了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
他们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一年达16.2万吨,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这些食物中,都可能有抗生素残留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通过食用肉、蛋、奶、鱼进入体内。
医馆君在期刊网中输入“抗生素残留”,搜索到的一些结果:
抗生素暴露事件1999年,研究人员对天津市5个县区48件乳、肉制品的青霉素残留抽检,结果阳性率为4.17%,猪肝中青霉素阳性率高达33.33%。2001年,研究人员对柳州市的牛奶、猪肉、鸡肉进行检测,抗生素阳性率分别为2.5% 20.5%,81.5%。2002年,研究人员对厦门市售的181分消毒牛乳中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抗生素残留阳性率8.3%。200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乌鲁木齐地区163份鲜奶种抗菌素残留的分析,阳性检出43份,检出率为26.4%。 哈尔滨市:研究人员对30份鸡肉、鸡肝的检测结果,鸡肉中土霉素的检出率为64%,鸡肝中土霉素的检出率为80%。 南京的一项调查:针对牛奶、奶粉。结果发现国产奶粉45份,抗生素残留阳性18份;进口奶粉15分,未检出抗生素残留。
广州地区(2006-2009年间)奶类样品抗生素残留阳性率20.53%
吉林地区(2009-2010年间)部分新鲜牛乳抗生素残留阳性率10.55%
早前,据新京报报道,环保系统的一位官员认为污染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业,在养殖业,从出生到死亡,抗生素为禽、畜、鱼、虾、蟹等一路保驾护航。
“ 鱼、蟹、虾等水产品一般都追求速度快,就放激素在饲料里。而且因为大规模养殖,为了防止生病,就放了很多抗生素,就影响到了水体。
那,请问我们怎么办?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吃猪肉、不喝牛奶?还是都去买进口奶粉?
前面提到的应国光课题组,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养殖企业未经处理污水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或用于农田灌溉。 另外,虽然农业部门出台禁用某些抗生素的清单,但由于农户分散、监管困难,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与医用抗生素不同,目前对兽用抗生素,并没有严格的处方管理。
医用抗生素需要凭处方;兽用抗生素滥用,后果同样严重
抗生素的发现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二战期间,抗生素的研制还曾处于和研制原子弹同等重要的地位。
抗生素该吃还得吃,医生写了用一周,不要擅自缩短疗程,也不要自作主张,多吃几天“巩固巩固”。能口服就不注射,能单用就不联用,能窄谱就不用广谱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