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退减700万岗位 建议弹性退休制女性脚步或更快
延退减700万岗位 建议弹性退休制女性脚步或更快
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建议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记者昨天获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会界别将以《积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为题,进行政协委员大会书面发言。
工会界别认为,延迟退休或意味着每年会减少约700万个就业岗位,建议我国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延退减700万岗位 建议弹性退休制女性脚步或更快
延退效应
影响低收入等人群利益
[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延迟退休会影响特定人群的利益。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由于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到了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这部分人往往希望能够按时退休甚至是提前退休,以便休养身体或自谋职业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伤害。
年轻人就业压力将增大
延退将增加就业压力。由于一定时期内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老年人如果由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更晚退出就业岗位,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大,岗位提升也可能会变慢,职业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可能会伤害年轻人对未来的信心,增加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对企业效率有一定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更需要精力充沛、专业知识结构较新的年轻人,延迟退休使身体相对日益衰弱、专业技术相对落后的老年人不得不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这可能会对企业生产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延退减700万岗位 建议弹性退休制女性脚步或更快
2 延迟退休应配合弹性退休制
[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工会界这次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面对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引发的诸多问题,必须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加以考虑,采取科学务实的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
为此工会界建议,有关部门应坚持正向激励,明确只有坚持缴费年限长、缴费数额多的人将更加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激励机制,让延迟退休者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使反对和质疑延迟退休的职工逐步打消顾虑。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应坚持适度弹性。在制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总体框架之下,建议探索试行弹性退休制度,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比如在60至65岁之间,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以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
工会界: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 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专家观点
养老保险费率应相应降低
[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昨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就延迟退休相关问题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他表示,延迟退休政策的启动应配合养老保险费率的降低,同时男性女性应同步开始延退,但女性延退脚步应更快一些。
对就业影响或没有预期大
针对延迟退休会使得原来应退休者继续工作,导致每年会减少一定数量就业岗位的问题,房连泉分析,初期这对就业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随着老龄化加剧,国内也会产生更多诸如老年服务业等相关就业岗位。因此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可能并不会有预期的那么大。
不过,目前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确实使企业用人成本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房连泉表示,一旦开始推行延迟退休,就意味着很多单位要更多地使用年龄更大的职工。众所周知,大龄职工相比新入职的员工,其工资待遇和社保缴费金额,要比新职工高出不少,这确实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用工成本。
对此房连泉建议,一旦我国开始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就应该配合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费率。人社部近日透露,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还是人口结构性的因素,造成了一些差距。有的省养老金能够保发放40至50个月,有的省只能保发放1至2个月。去年的统计数据还显示,已经有7个省当期收不抵支,但好在这7个省都还有累计结余。房连泉认为,受养老金上述因素影响,养老保险降低费率的空间并不大。即使配合延迟退休政策,预估也只能降低1至2个百分点,其示范效应会相对更大一些。
工会界: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 由职工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话题背景
延退方案今年有望征求意见
[延退每年减700万岗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近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建国初期制定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还非常低,现在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而且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快。所以,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从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的角度,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而且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龄都是在60—65岁,甚至更高。
他表示,现在人社部已经有了一个延迟退休的方案,但是还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今年报经批准以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