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企业有望取代苹果成下阶段王者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 台媒称,在当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苹果(Apple),在创新能力逐渐受到质疑的情况之下,产业界也在思考,谁有机会取代苹果成为下一阶段科技业的王者。因此,科技网站TechRadar日前就点名了最具潜力的6家公司,富士康与华为都榜上有名。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18日报道,TechRadar指出,华为目前已经是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全球排名第三智能手机供应商的华为,在研发的投资一向不手软。2015年,华为用于研发的资金超越了苹果,达到 92 亿美元的天价数字,未来借研发能料来超越苹果,也未必不会现实。
而富士康在收购了夏普之后,加上买下了诺基亚的品牌,富士康积极转型的发展方向大家有目共睹。未来,富士康肯定会走出单纯的代工模式,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而且,靠着在供应链多年努力的经验,富士康甚至会拥有像苹果一样恐怖的上下游整合能力,这点将不容忽视。
另外4家有望取代苹果的企业则是混合实境开发商Magic Leap、电动车大厂特斯拉、社交媒体龙头Facebook、以及芯片设计商ARM。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 台媒称,苹果公司再次遇挫,5月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排名掉至第五,在其最大海外市场渐失地位。
台湾“中央社”网站7月7日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苹果iPhone手机5月在大陆市场占有率为10.8%,去年同期则是12%。反观大陆自家品牌华为,市场占有率扩大至17.3%。
报道称,苹果CEO库克曾公开大赞大陆市场的重要性。苹果正致力对抗大陆经济减缓,以及当地品牌推出愈来愈受欢迎的装置。
苹果推出价格较便宜的iPhone SE,原本意在提高苹果在开发中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但苹果近几个月在大陆遭遇商业、法律及规范上的挫败,导致诉讼缠身。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主管夏哈(Neil Shah),目前大陆前4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是大陆本土品牌华为、Vivo、Oppo及小米,吞食大陆超过一半智能手机市场,共同市场占有率达53%。当中Oppo市占几乎翻倍至11%。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澳媒称,由于20多年前上映的一部影片,苹果公司日前遭到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监管机构旗下一个部门的起诉,成为这家科技领域巨头近几周来在中国惹上的最新一起官司。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7月3日报道,北京一家法院说,一家制作中心诉称,苹果公司侵犯了该中心对涉案电影所享有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该电影描述的是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方抗击日本兵的故事。
据海淀法院说,原告还起诉“优酷HD”的开发与运营者,因为这一视频应用出现在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中,据原告说,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观看这部电影,给原告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法院说,已经受理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旗下的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提出的诉讼。
原告称,苹果公司侵犯了其对电影《血搏敌枭》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这部电影最初于1994年上映。
从法院6月30日在网上发布的声明看,该制作中心还起诉了开发并运营“优酷HD”的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根据苹果公司iTunes网址上的信息,“优酷HD”这一视频应用是由优酷网站卖给苹果公司的。优酷是中国最知名的影视节目网站之一,由优酷土豆公司所有,这家公司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法院说,原告希望侵权的两家公司立即停止播放这部电影,并支付侵权赔偿金5万元以及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20158元。
近来,苹果公司在中国面临一系列法律以及其他方面的障碍,中国是该公司在全球第二大市场。
今年4月,苹果公司关闭了中国区的图书和电影两个内容商店。
今年5月,北京知识产权局裁定,苹果公司停止销售其iPhone6和iPhone6Plus两款手机,因为它们在外观设计上与中国一家小公司生产的手机非常类似。苹果公司提出了上诉,在此期间,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售活动并未停止。
报道称,同样是5月,苹果公司在中国遭遇了另一个挫折,一家法院裁定,中国某企业可以在钱包和其他皮革制品上使用iPhone商标。
参考消息网6月26日报道 美媒称,在苹果公司的朋友们或许对于自己洞悉中国市场颇为自得,因此对于上个月一家法庭颁布苹果iPhone6和6plus禁售令,他们可能不会感到意外。这个禁售令于19日公开,依据是涉及苹果手机外观的所谓专利侵权,但因等待上诉尚未执行。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20日刊文称,起诉苹果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深圳佰利,它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但似乎是新兴智能手机厂商Digione的另一个名字。
苹果与深圳佰利的问题始于去年,当时它未能使中国监管机构承认的这家新兴公司与iPhone6非常相似的100C智能手机外观设计专利被撤销。裁定符合中国专利和商标法,而那些法律往往对跨国公司不利,特别是允许中国公司注册在国外已经使用的商标和技术。
文章称,最近苹果公司在中国还遭遇另一件倒霉事:上个月北京法院裁定一家中国公司的钱包产品可以使用“iPhone”名称。2012年的时候,苹果向唯冠公司支付了6000万美元,解决了iPad在中国的商标案,那家香港公司声称自2000年就拥有iPad商标。
今年4月份,北京还责令苹果关闭其在中国开启刚刚7个月的iTunes电影和电子书服务。
文章称,与很多美国的首席执行官一样,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经常访问中国,而且今年5月份访问北京时,他宣布向优步公司的竞争对手滴滴出行投资10亿美元。滴滴是中国试图打造自己的专利技术与优步公司进行竞争的一个尝试,得到了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的支持。库克说苹果公司认为这是正常的投资行为。
文章称,苹果公司面临的问题是,这一切将对其在中国的增长前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该公司第二季度在大中华区(包括香港和台湾)的销售额下跌了26%。4月份,投资者卡尔·伊坎将卖掉了其价值约50亿美元的全部苹果股份。但即使苹果将中国变成其最大市场的宏伟计划受挫,它也会在海外找到新的增长机会。
参考消息网6月23日报道 美媒称,北京一家监管机构近日在一桩专利侵权诉讼案中作出对苹果公司不利的裁决,使得一家几乎已不存在的中资公司意外打赢了这场官司。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23日报道,日前苹果被北京知识产权局判定侵犯深圳佰利营销服务公司外观设计的专利,要求停售iPhone 6以及iPhone 6 Plus两款手机。
目前,深圳佰利营销服务公司的电话无人接听,该公司的网站也已被删除,记者还走访了该公司的三个注册地址,但都没有找到该公司的办公室。
中国涌现出的新一波智能手机生产商出现了快速兴起和衰退,佰利及其母公司深圳市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位列其中。
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曾在2014年12月向中国监管机构表示苹果的新机型侵犯了其智能手机设计专利,当时这家中资公司抱负远大,背后有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公司这一知名投资者的支持,还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佰利是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旗下注册了相关手机专利的子公司。百分之百数码科技和佰利的年度财报显示,两家公司均已破产,债务规模超过资产总规模。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上月授予佰利针对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在北京的禁售令。由于苹果公司提起上诉,该禁令暂未执行。苹果公司的律师写道,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产品并未侵犯深圳佰利公司的设计专利。
佰利的律师、北京维诗律师事务所的杨安进杨安进表示,佰利或许考虑将专利侵权诉讼扩大到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该公司认为,这两款手机也侵犯了苹果的智能手机外观设计专利。
杨安进称,问题不在于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是否不再生产手机,而在于iPhone 6是否侵犯了该专利。
鉴于上诉过程料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预计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裁决短期内不会影响苹果公司的手机销售。
苹果公司6月22日表示,目前中国市场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和iPhone SE全都在售。
专利侵权诉讼在高科技行业很常见。自2011年以来,苹果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已私下就二者之间的智能手机专利纠纷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成熟,在中国及其他市场不同品牌的设备看起来愈发相似。佰利的智能手机设计中所描述的大量特征常见于许多早先推出的智能手机,而且一些行业律师称,一家上诉法院可能会裁定这些特征并不够细化,无法确保佰利享有专利。
百分之百数码科技成立于2006年,由曾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消费产品营销总监的徐国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