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十三五”规划助推两岸网络新经济合作
海外网11月20日电 据华广网报道,“十三五”规划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概念与发展规划,其实就是促进新经济发展,重点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这是一个全新的新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涉及范围广泛,而且不断有新产业、新行业、新业态的出现,创新、创意层出不穷,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未来两岸新经济合作的新契机。
大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以及相关的快递等行业发展迅速。2014年,大陆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4亿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4%;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而且连续4年保持超过50%的增长率。日前“双11”网络购物交易额接近上千亿元人民币,再次创造新历史,显示了互联网经济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两岸在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等方面合作潜力大,有着太多的合作可能性。
两岸在这方面已有了新的尝试案例,阿里巴巴下属的天猫国际通过台湾知名的企业福利网Payeasy,与台湾农民签署合作协议,在台湾订制种植优质大米,成功销售大陆,是“互联网+台湾+农业”的创新。同时,大陆第三方支付机构蚂蚁金融服务公司旗下的支付宝,获得台湾当局正式批准与台湾玉山银行合作,进入台湾,将开创两岸互联网金融与商业合作的新模式。
未来发展与合作的关键在于,两岸需要创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尤其是台湾方面需要加快政策开放,促进两岸互联网经济与新经济的对接、合作与融合,让互联网新经济将两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两岸经济蛋糕,真正实现“共享经济”。大陆“十三五”规划在这方面做出重大发展部署与开放规划,台湾则需要调整思维,适应新经济发展与两岸新经济的合作需要。日前台湾《工商时报》发表《拥抱新经济,朝野得先升级成4.0的脑袋》一文,希望朝野与时俱进,调整两岸经济合作的理念与态度,适应时代潮流,促进两岸新经济合作。
事实上,新经济不仅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新蓝海,也是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选择方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更合适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经商发展,尤其是在大陆已先后设立多个台湾青年创业园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好康”政策与资金支持,预计未来将会激励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发展、寻梦,很可能产生新一代的台商精英与领袖。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与实施,必将促进大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与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与业态,分工将更专业、更精细、更精致。服务业已成为大陆发展最快与最大的产业,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工业,2015年第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50%,预示着大陆服务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推进生产业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品质转变,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
台湾服务业发展成熟,早已专业化、精细化与优质化,在大陆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在大陆发展布局多年,也促进了大陆服务业的发展,未来在大陆将有更大的发展机会,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必将开创两岸新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合作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提出“放宽市场准入”与完善法治化、推进国际化、逐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的政策导向,未来将会有更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将会出现台湾更具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开放行业与新领域,这是台湾服务业再次进入大陆大发展的又一个绝佳机会,可将台湾优势、优质、特色服务业经营理念移植大陆,进而实现两岸现代服务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欢迎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gangtaiqianghktw),有更多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