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76436,.华媒:春节红包大战将上演"三国杀" 红包背后陷阱要当心,.2016-01-22 15:40:00 ,.3139,.,.middle

华媒:春节红包大战将上演"三国杀" 红包背后陷阱要当心

发红包、抢红包,成了当下人们热衷的一种社交和娱乐方式。春节期间,发红包、抢红包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拜年问候方式。而今年的春节红包大战将上演"三国杀",小伙伴们看来要拆红包拆到手软了。不过,红包背后可能藏着防不胜防的陷阱,记得要当心啊!

春节未到,红包大战却已提前开始,因为百度的加入,参战方从阿里腾讯双雄变成三国杀。三大巨头已经行动起来,抢占阵地。支付宝从明天开始,要连发19天优惠券,百度钱包则推出“新年开福袋”活动,从1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2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打造近一个月的“史上最长春节红包季”,并发放总价值为60亿的“福袋”。小伙伴们看来要拆红包拆到手软了。

百度加入红包大战

继支付宝、微信公布春节红包玩法之后,百度也推出了红包玩法,即百度钱包“新年开福袋”活动。

此次“开福袋”活动将从1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月2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打造近一个月的“史上最长春节红包季”,并发放总价值为60亿的“福袋”。

在红包玩法上,百度钱包推出两种与众不同的形式。一是语音喊红包的互动形式。第二是利用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推出“拍‘福’送福袋”互动形式。用户使用手机百度APP拍摄春节期间随处可见的“福”字,手机百度便可自动识别拍摄物,为用户送上与“福”字有着同样吉祥寓意的百度钱包福袋礼包。

此外,百度钱包还将联动百度旗下TOP级APP: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爱奇艺等优势场景,携手共同参与春节福袋互动,在福袋中送出包括餐饮团购、电影票折扣、爱奇艺会员等超值礼券。

支付宝连发19天优惠券

那边百度吹响了战斗号角,这边支付宝也在行动。今年,支付宝成为央视春晚官方唯一互动平台,将在春晚当天向全国用户派发“史上最大金额”现金红包。而预热活动也将在明天拉开,并连续19天为用户发送优惠券礼包。

每天上午10点之后,点击支付宝首页的“咻一咻”,就能随机摇到商家红包,并在购物时使用。抢到种子红包后,用户还可以分享给好友,同时,收到分享的好友,也可以得到相同金额的优惠券礼包。这些商家礼包覆盖衣食住行各方面。

除了商家礼包外,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华保险、华泰保险四大险企也助阵支付宝,从1月23日开始,将陆续派发超过2000万份春节保险,包括保障用户返乡途中的交通安全险;春节长假期间的食物中毒、鞭炮意外、家庭财产被盗等险种。保险的保额最高可达10万元。借助支付宝的实名账号体系,用户无需填写任何信息,只要打开支付宝,在显著位置就可看到相关信息并可点击领取。

发红包、抢红包,成了当下人们热衷的一种社交和娱乐方式。春节期间,发红包、抢红包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拜年问候方式。而今年的春节红包大战将上演"三国杀",小伙伴们看来要拆红包拆到手软了。不过,红包背后可能藏着防不胜防的陷阱,记得要当心啊!

抢红包提醒功能纷纷出炉

今年抢红包不用再像以往那样机不离手,因为抢红包也能有提醒了。昨天,阿里钱盾推出新版本APP,最亮眼的功能就是帮你抢红包,包含“红包快手”和“红包早知道”。

“红包快手”功能具备3大特色:一个都不漏,覆盖微信、支付宝、QQ、钉钉多个平台;一键就可抢,点击“去抢”直接进群,红包手到擒来;一秒都不等,实时收到红包消息通知。

=============分页符=============

发红包、抢红包,成了当下人们热衷的一种社交和娱乐方式。春节期间,发红包、抢红包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拜年问候方式。而今年的春节红包大战将上演"三国杀",小伙伴们看来要拆红包拆到手软了。不过,红包背后可能藏着防不胜防的陷阱,记得要当心啊!

每天8万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侵害

近日,猎网平台发布了《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猎网平台共收到全国用户有效理赔申请的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举报总金额为1.27亿余元,人均损失5106元,该数据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近1.5倍。报告中关于网络诈骗信息传播途径的数据统计显示,社交工具是网络诈骗信息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占比59.3%,其次分别是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引擎和分类信息网站。

腾讯发布的《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则显示,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就有8万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

这种短信同样也是陷阱

腾讯近日发布的《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大约有60万人次连接了存在安全风险的Wi-Fi。不法分子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从而盗取用户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包括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和密码。也有不法分子使用恶意二维码伪装成活动福利,在公共场所引导用户扫描。其实这些二维码背后很可能就是手机木马,一扫描手机就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各种网银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将会被木马盗取,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专家表示,如今,犯罪分子无须花费时间去诱骗受害人转钱,而是通过伪基站发送各种木马钓鱼短信,比如假冒10086、银行、学校,甚至假冒“小三”给用户发送短信,随短信附上一条“木马链接”。在用户点击之后,手机木马随即植入用户手机,盗取用户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不法分子用这些信息登录电商平台购物,并用手机木马拦截银行短信验证码实现盗刷,最后卖掉物品来套现。整个过程中,用户几乎毫无感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