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88559,.哪位开国少将从国民党团长做到共产党纵队司令,.2015-05-31 08:03:15 ,.103858,.邢若宸,.middle

哪位开国少将从国民党团长做到共产党纵队司令

陈锐霆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何立波,原题为:《从国民党团长到华野特纵司令员的陈锐霆》

1947年3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后,组建了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张藩任政治委员,下辖骑兵团、野炮团、榴炮团、特科学校、修理厂、皮革厂等,共3500人。陈锐霆没有参加过红军,没有长征经历,系国民党部队的起义团长,缘何能和许世友、王建安、叶飞、陶勇等战将一样担任华野的纵队司令员?他担任特纵司令员后又取得了哪些战绩,对特纵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从国民党团长到新四军炮兵的“光杆司令”

1906年11月10日,陈锐霆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鳌山卫镇盘龙庄村一个贫农家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准备攻打德军驻守的青岛。听说山的东头来了日本兵,陈锐霆便和五六个小伙伴跑到山顶上去看从未见过的日本大炮。就在这时,日本军队发现了他们,悍然向他们开炮。炮弹大都落在山前,却有一颗炮弹落在山顶上,在离他们不远处爆炸,险些伤着他们。陈锐霆当时虽然才8岁,但却很气愤:中国人为什么要受日本人欺负,有一天我们也有自己的大炮那该多好哇!

虽然家境贫寒,深明大理的父母还是节衣缩食供他读书。10岁时,陈锐霆进入私塾,14岁时读高小,在家乡也算是少有的知识分子了。1924年,陈锐霆考入济南私立正谊中学,一年后升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28年毕业后,陈锐霆被分配到青岛沧口小学当教员。1928年5月3日,驻山东日军为了阻止国民革命军从山东北上,悍然制造了“济南惨案”,陈锐霆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做民族危难。他毅然放弃了在当时令许多人羡慕的教职,投笔从戎,考入河北军政学校学习。目睹了日军凭借大炮威力而在中国大地上横行霸道的现实,陈锐霆萌发了学习炮兵的心愿,坚决要求学习炮兵。1930年,陈锐霆从河北军政学校炮兵队毕业,分配到阎锡山部炮兵第二十八团补充队任中尉队副,1935年再考入南京炮校第二期学习炮兵技术。

毕业后,陈锐霆任国民党商震部第三十二军炮兵团三营营长。在南京炮校学习期间,陈锐霆结识了一些进步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军官,了解了一些红军的情况,对共产党产生了向往之情。他在河北军政学校的老同学王兴钢,对陈锐霆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兴钢的公开职务是商震部所属的三十二军副官处副官,实际上是第三十二军中共地下组织负责人。在王兴钢的影响下,陈锐霆于1937年3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此时,陈锐霆在河北喜峰口参加抗战,其炮营一度阻止了日军的进攻。随后,陈锐霆参加了徐州会战。三十二军一个旅和陈锐霆的炮兵营奉命死守鲁西菏泽城。陈锐霆的炮兵营与日军土肥原师团所属的炮兵部队展开恶战。战斗中,陈锐霆被日军炮兵的弹片击中,幸得皮带铜扣的保护,才幸免遇难。

奉命筹建华野特种兵纵队,陈毅和粟裕面授机宜

不久,陈锐霆真正学有所用,干起了炮兵老本行。1947年1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发起了鲁南战役。1947年1月2日,当敌人还沉浸在元旦的喜庆之中,我军突然向敌人发起了进攻。1月4日清晨,鲁南地区雨雪交加,敌人的汽车、坦克陷进泥里动弹不得,机械化的装备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本来我军可以用炮火将其全部摧毁,但为了缴获这些装备,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下令不再打炮,让步兵近距离杀伤敌人,将这些美式装备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便我军以后装备部队。

陈士榘的命令起了重要作用,战士们不再追杀慌乱的敌兵,对于敌人的装备,只要对我军没有威胁,一律给予看护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许多汽车、火炮、坦克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大量的俘虏也都幸存下来。历时18天的鲁南战役,不仅歼灭了敌军二十六师、五十一师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歼敌5.3万余人,还缴获了坦克24辆,榴弹炮、野炮、山炮104门,汽车474辆,轻重迫击炮113门,轻重机枪1025支,长短枪7000多支。事后,陈士榘受到了陈毅司令员的表扬。陈毅说:“我们这回也可以搞快速纵队了!”

在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李仙洲被俘,押往后方,正巧与陈锐霆相遇。陈锐霆仍然称呼他“钧座”,并将自己的毛衣送给他。此举对李仙洲震动很大,他这才真正相信共产党的俘虏政策。

鲁南战役胜利后,华东全军遵照中央军委命令,进行了统一整编,正式组成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和华野前委,陈毅被任命为军区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担任前委书记,粟裕为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为野战军副政治委员。野战军整编为11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

当华野前委宣布调山东军区参谋处长陈锐霆任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后,陈毅、粟裕两位首长相继和陈锐霆谈话。陈毅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前委决定成立一个特种兵纵队,把除步兵以外的骑兵、炮兵、装甲兵、工兵统一管起来,目前主要是赶紧把美式榴弹炮搞起来,能早一点到前方参战,以适应打大歼灭战的要求。建设特种兵的任务很繁重,前委决定调张藩同志作特纵的政治委员,钟国楚同志作特纵参谋长,刘述周同志作政治部主任。前委分工,粟副司令员管你们,今后有事你们直接向他请示报告。

陈毅谈完后,粟裕就将陈锐霆带到他的住处谈话,粟裕首先询问了鲁南战役缴获的实际情况,陈锐霆一一作了回答。

毛泽东住在一个农家小院,环境很幽静。陈锐霆和高存信随周恩来进屋后,叶剑英走了出来。周恩来把他们向毛泽东作了介绍。毛泽东迎上来与他们一一握手。看到毛主席那么慈祥和平易近人,陈锐霆和高存信刚来时的那种紧张、拘束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了。周恩来走后,毛泽东像拉家常一样和他们交谈起来,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在哪里学的炮兵等等。陈锐霆和高存信都一一作了回答。

接着,毛泽东又向陈锐霆询问豫东战役的情况,向高存信询问华北军区炮兵作战及装备情况。在倾听汇报时,毛泽东神情专注。突然,毛泽东问陈锐霆:“徐州到济南有多远?我军攻济,徐敌增援需要多长时间?”陈锐霆一一作了回答。他后来回忆说:“可见这时毛主席已在考虑济南战役的具体部署了。”

在陈锐霆回答之后,毛泽东很兴奋地给他们讲解了当前解放战争的形势。毛泽东伸出左手攥成拳头,拳心向下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右手比划着拳头说:“解放战争就好比爬山,最吃力的上坡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山顶,我们就要下山了。这就是当前解放战争总的形势。”毛泽东的一席话,把决战前夕的形势一下讲透了。

随后,毛泽东又对他们说:“你们在黄埔学校学过炮兵,现在干的又是炮兵,炮兵很重要啊!一定要把炮兵搞好。今后还要大大发展,建设一支强大的炮兵。”

毛泽东还建议华野组建专门的炮兵部队,由陈锐霆兼任华野炮兵司令员。

毛泽东的指示,给陈锐霆和高存信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他们当即向毛主席表示:“一定要把炮兵工作搞好,让炮兵在今后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时,叶剑英仍在等着谈话。陈锐霆和高存信看了一下表,时间已超过十分钟了。他们觉得不该再多占毛主席的时间,便起身告辞。毛泽东亲切地把他们送出房外,他们再三请毛主席留步,但毛泽东坚持送他们走出院子。一直送到院门口后,毛泽东才与他们亲切握手告别。

这次接见,给陈锐霆和高存信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在他们的眼中,毛主席不仅是一个伟人,一位领袖,同时又是一位长者,一位同志,一位普通的战友。陈锐霆后来回忆说:“毛主席礼贤下士,了不起!”

率特纵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48年夏,高瞻远瞩的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历史已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精心筹划新的方略。在军事上,他思考着要打具有决定意义的大仗。作为大决战的序幕,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准备发动济南战役。在五路大捷后,济南事实上已成为国民党军队坐困的孤城。

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陈锐霆指挥10个炮兵团500余门火炮参加济南战役,开创了我军“利用强大炮火辅以爆破、夺取敌坚固设防和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受到中共中央致电褒奖。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是一个大胜利,是两年解放战争对敌人最严重的打击之一。”中央军委迅速向各野战军发出了济南解放的捷报,从此,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战略序幕。

1948年10月,华野前委召开纵队首长参加的作战会议,传达讨论中央军委、毛主席和华野前委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意图和作战方针,到会的同志异常兴奋,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华野特纵在华野前委“以战养战、以战教战”方针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队大力支持下,边组建、边训练、边作战,迅速发展壮大。到淮海战役发起前,特纵已拥有4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1个骑兵团、1个坦克大队和1所特科学校以及包括警卫营在内的直属机关、分队,初具规模。一年多来,经过多次战役战斗的锻炼,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特纵官兵对于在这次决定性的大战役中执行新的任务,充满胜利信心。

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陈锐霆率特纵参加首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战役开始,黄百韬兵团仓皇西逃,向徐州靠拢。特纵部队不顾疲劳,克服道路不良的困难,“强拉硬拖”,在连续夜间急行军中越过复杂地形,紧紧跟上步兵。黄百韬兵团刚逃到碾庄圩一带,就被我军紧紧包围起来。特纵大部分炮兵部队也跟随步兵集中到碾庄圩地区,支援八纵、六纵、四纵、九纵扫清碾庄圩外围。

16日,华野对碾庄圩发起总攻。由于步兵强渡外壕的器材准备不足,加之炮兵侦察不够周密,未能有效地压制敌前沿暗堡的火力点,攻击没有成功。根据战场情况,陈锐霆对炮兵的部署进行了部分调整,将九二步兵炮以上火炮全部集中使用,以步兵炮、迫击炮和部分山炮行抵近射击,由步兵突击团直接指挥。

11月19日,华野再次发起总攻时,步炮协同密切。经过几小时的激烈战斗,碾庄圩被攻下来了。特纵炮兵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指挥和射击技能,有效地支援了步兵作战。

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黄维兵团被中野部队合围后,总前委令华野特纵炮兵一部,立即赶往双堆集前线配属中野部队围歼黄维兵团。陈毅司令员专门给陈锐霆打来电话,说中野部队挺进大别山时重武器都丢了,总前委决定华野特纵炮兵支援中野部队歼灭黄维兵团。歼灭黄维兵团的作战,是整个战役承前启后的重要纽带,一定要配合中野把这一仗打好。陈锐霆受命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召集特纵第一、第三炮兵团的干部,传达了总前委的命令和陈毅司令员的电话指示,强调配属中野打黄维兵团的意义。

调整后的配属中野打黄维兵团的炮兵,是特纵第三炮团的6个炮兵连。开始时由于步炮协同组织得不够好,攻击没有成功。在开始围攻黄维兵团时,想以急袭手段消灭敌人,炮兵准备工作没做好就投入作战,因而炮兵火力不能有效发挥,招致受挫。在接受了初次围攻黄维兵团的经验教训后,特纵炮兵部队与担任主攻的各纵召开了步炮协同联席会议,决定集中使用炮兵火力,将所属炮兵区分为担任抵近射击的固定炮群和担任对纵深目标射击的机动炮群,并使步炮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协同动作的具体事项。

12月5日,战斗再次打响,炮三团协同步兵,连续攻克了双堆集外围多个据点。

12月14日上午,中野、华野各纵队直逼双堆集黄维的司令部,向其核心阵地发动攻击。最后的攻击开始后,我军集中了大小炮100多门一齐向着敌人的核心工事猛烈开火。英雄的华野“洛阳登城第一营”和中野“襄阳登城第一营”沿着炮火开辟的道路,同时插入敌人的核心阵地。12月15日夜11时左右,黄维兵团残部全部被歼。

黄维兵团全歼后,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总前委决定由华野歼灭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域的杜聿明集团。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和阻击李延年兵团的特纵炮兵部队完成任务后即兼程北上,投入攻歼杜聿明集团的战斗。特纵所属炮兵分别配属华野各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作战,加上各步兵纵队的队属炮兵,我军在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不到5公里的包围圈外,组成了强大的炮兵火力网。

为配合对敌进行政治攻势,华野前委首长决定从12月29日17时起,全线炮兵对被围之敌进行一次新年前的突然炮击;规定每门火炮发射5发,同时开火。一声令下,全线大小火炮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整个包围圈内顿时笼罩在浓烟火海之中。这次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炮火袭击,毙伤敌人3000多,给敌人士气以极大打击。

1949年1月6日,我军向负隅顽抗的杜聿明集团残部发起总攻击。15时30分,特纵向敌人阵地开始了猛烈的炮击,摧毁了敌人前沿的地面工事和制高点火力层,支援步兵勇猛地向敌纵深突击。接着,特纵各个炮兵分队按照作战方案,积极主动地支援步兵攻占散落在包围圈中的据点。到1月10日上午10时,我军已攻克了陈官庄周围90多个据点,摧毁了大量的地堡,敌人大部被歼灭,陈官庄被我占领,只有极少数残敌逃到陈官庄西面的刘集。下午2点30分,特纵又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刘集残敌,步兵继之发起攻击,全歼守敌。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当淮海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华野前委决定组建华野战地接收司令部,任命陈锐霆担任司令员,统一组织打扫战场,维持战地纪律,一面战斗,一面接收、清点战利品。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特纵立即全力投入了接收缴获的武器、弹药、车辆及其它物资器材的工作。战役结束后仅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全部接收任务。

1949年4月的紫石英号事件中,陈锐霆的特纵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三野的统一指挥下,陈锐霆具体指挥我炮兵部队与英国军舰展开炮战。解放军的阵阵火炮如同流星雨般,繁密的洒进长江水面。我炮兵部队击中“紫石英”号护卫舰、“伴侣”号驱逐舰,重创敌舰队旗舰“伦敦”号巡洋舰以及“黑天鹅”号护卫驱逐舰。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中将也被震倒,制服全被弹片划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显得非常狼狈。经过激战,马登中将武力解决“紫石英号”事件的企图彻底破产。大英帝国舰队丢尽颜面。19世纪不列颠海军屡次逼迫中国人签订城下之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建国后,陈锐霆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兼南京炮校校长。1952年后,陈锐霆任军委炮兵参谋长,到朝鲜战场见习。1955年9月,陈锐霆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

在1958年的金门炮战中,陈锐霆在福建前线参与组织指挥了炮击金门。1959年,他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军委炮兵副司令员。1965年,在“各军、兵种各自管自己的国防工业”的指示下,陈锐霆调任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5年,经毛泽东批准,陈锐霆任军委炮兵顾问。他还是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常委。1988年,陈锐霆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2010年6月13日,陈锐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责任编辑:邢若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