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要警惕“抬轿子、吹喇叭”的人
1977年8月14日,陈云作为上海代表团的代表出席中共十一大,在小组讨论时就党的建设发表了一条意味深长的意见:中央、省、市(包括军队)的主要领导同志,要对抬轿子、吹喇叭和逆风恶浪袭来时随风倒的人,保持警惕。
要刹住“抬轿子、吹喇叭”,就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现象,陈云深恶痛绝。1962年,陈云在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时,针对“大跃进”以来党内的不正常生活深刻指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说话有时免不了说错,一点错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在党内不怕有人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有些‘聪明人’,见面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看到了缺点、错误也不提。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不能成功,肯定是要失败的。”“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再次强调:“目前在我们的党风中,以至在整个社会风气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是非不分。有些同志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而坚持原则的人受孤立。”对于这些不讲原则和稀泥的人,陈云称他们是“拍马屁的”,十分反感。他说:“互相捧场,拍马奉迎,是最可耻的,结果害党害己。”
刹住“抬轿子、吹喇叭”,就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为此,陈云主张全党必须提倡真正同志式的“是则是,非则非”的态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实践中必然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于受自身的局限,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自己的意见不一定是客观的,而别人对我们的缺点、错误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些,处理问题可能要更客观些。”这就要容许别人批评。“我们批评同志,不是批评别的,是批评他的错误。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这是全党应该采取的原则态度,不是得罪人。
同时,认识到错误的同志也要真诚地作自我批评。陈云特别强调:如果共产党不能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见面都是哈哈哈,共产党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了。“只要有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条,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
陈云特别看重下级对上级的批评,“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广大群众和干部对我们的工作提意见。只有根据大家的意见,切实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才能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把工作做好。”因此,“对于干部不要‘抬轿子’,只说他的好处”。下级“对上级要善意地提出批评和建议”。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就要虚心,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因为不够虚心,领导干部往往听不到真实情况和不同意见,“相同的意见谁也敢讲,容易听得到;不同的意见,常常由于领导人不虚心,人家不敢讲,不容易听到”。有鉴于此,陈云以警示的口吻告诫领导干部:在胜利的环境下更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人家对你鼓掌的时候,那可要很小心。一个人在人家鼓掌时,他可以有两种态度,一是小心谨慎,一是昏头昏脑。昏头昏脑就很可能是跌筋斗的候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