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硬币、晾脚丫,乘飞机岂能这般任性
据报道,6月27日,在一趟从上海浦东至广州的航班中,一名80岁老年乘客为祈求飞行平安往发动机里扔硬币导致航班延误,近150名旅客滞留。据了解,邱某向发动机附近抛撒硬币、后续没有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属于“扰乱单位秩序”,可处治安拘留5到10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不过,虽然邱某的行为造成了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但机务人员找到了全部9枚硬币,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
老人这一无知之举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网友评论截图(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如此看来,邱某的行是由于其缺乏必要的航空知识所引起的,常识的欠缺看似无关紧要,但在关键时刻却关乎生死。诸如有的旅客不知道紧急出口开启的条件,更不知道紧急出口开启后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还有很多旅客以“只想透透气”为由擅自开启翼上紧急出口,无视乘客规则,不顾其他旅客生命安全,如此行为的确令人堪忧。
为什么此类事件多次发生,全然没有杜绝之意?近年来国家民航业快速发展,旅行人数比以前上涨了很多,有些旅客可能是以前乘坐飞机的次数不是很多,缺乏一个最基本的对飞机的安全常识和对民航法的规则基本认知。虽然乘客数量不断增长,但乘客的认知水平、公共安全意识、个人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种反差导致了一些危害乘客安全行为的频频发生。
除了乘客缺乏基本常识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之外,还有许多“奇葩”行为也反映出乘客低下的素质水平。据海外网报道,近日,有香港女网民在脸书上发文,称自己在搭乘廉航时遇到韩国籍大妈的不礼貌对待。她在机上熟睡时,突然被后座的一位韩国大妈拍醒,并被要求换到其他位置,原来只是大妈图一时舒服,想抬高双脚搭在前座顶部。
这位女网民上传了多张大妈“晾脚”的照片,并气愤地写道,“重点不是晾脚,重点是没礼貌还要命令人而且觉得自己没有错”,并指责大妈的行为“自私且没教养”。
香港网友发出的韩国大妈晾脚图(图片来源:海外网)
香港网友发出的韩国大妈晾脚图(图片来源:海外网)
其实,对于民航上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并不少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旅行理念和出行方式的改变对民航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选择乘坐民用航空器出行的乘客越来越多,而由此引发的不文明乘机事件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各种不文明乘机行为轮番在机场内和飞机客舱中上演,有些乘客因雷雨天气的航班延误打骂地勤服务人员;有些乘客不听从空乘人员的安全警告,飞行过程中开启应急舱门;有些旅客因对空乘人员服务不满意而往空乘人员身上泼开水。诸如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时,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不文明行为的背后是个人素质的缺失。花钱享受自己应得的服务固然合乎情理,但是不断扩大自身的“舒适区”,在公共场合不加约束自身行为,只顾自己之便而毫无公共意识则是无所顾忌暴露自己低下的素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下经济向好发展,国民素质和基本的常识理应同步提升,而非是在不断强大的经济实力下反而衍生出更多蛮横的行为。(整理/梁凯燕)
(综合海外网、新华社等报道)
【相关阅读】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关于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运输安全的通告》中明确的界定了11种为属于不文明乘机行为,并且严禁在机场内或飞机上实施,这11种行为包括:
1、在候机楼内,强行堵塞、强占、冲撞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
2、违反进入停机坪、跑道和滑行道的规定;
3、强行抢(占)、非法拦截航空器;
4、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界设施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5、在航空器内,强行冲击试图进入航空器驾驶舱;
6、对机组人员实施人身伤害或威胁,辱骂此类攻击;
7、偷窃、存心损坏或者私自移动救生物品等航空设施设备或强行打开应急舱门;
8、妨碍机组人员履行职责;
9、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不按规定使用可能影响导航系统正常功能的电子设备;
10、在客舱中抢占离开座位、行李舱(架);
11、在客舱中吸烟(含电子香烟)、使用火种。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