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33709,.90后黑客骗走网站300万,.2015-02-16 08:30:13 ,.204168,.杨之光、王栋,.middle

90后黑客骗走网站300万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网上购物,只需动动手指即可买到心仪的礼品,不出门即可送货到家。可与此同时,各类新型的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4名90后黑客就悄然移走了某网站的300余万元。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网络诈骗案件,公安部门在年前特别发布了网购提醒。

1元作10万元消费

近期,本市某彩票代理网站发现,后台被人恶意转账,损失140万余元,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侦查发现,该公司移动端网络支付数据被黑客篡改。随着调查的深入,公安部门发现遭遇黑客袭击的还有某知名电影票代理网站,被骗取价值160余万元的电影票,以及某知名游戏网站,被骗取近万元游戏币。

徐汇公安分局网安支队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黑客在彩票代理网站注册账户,充值1元后,利用黑客手段,将其账户金额篡改成10万元,随后少部分用于购买彩票,其余大部分提现套取现金。在电影票代理网站,黑客同样通过篡改票价数据,以每次1分钱价格兑换电影票,再以低价出售牟利。

经过侦查,警方最终锁定黑客身份,并于近日将犯罪嫌疑人贾某、李某等4人抓获。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获悉,4人均为90后,通过网络熟悉黑客软件的操作后分批实施了犯罪。

据警方介绍,传统的电脑网页支付,由于发展较早,企业采取的防范升级已经较为完善。相比之下,移动端支付仍存在一定的漏洞,这也是本市首次发现类似的新型诈骗。

目前,公安部门已向本市相关网站进行了案件通报,要求相关企业要注重网站系统安全等级提升,加强短期内大额交易审核力度,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警。案件同时将上报公安部。

不盲目扫二维码

前不久,喜欢网购的朱女士在某网店看中了一件品牌毛衣。拍下衣服后,店主就通过网络和她联系, 说她订购的羊毛衫目前没货,就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汪女士扫码后重新挑选一款。这一扫不得了,隐藏在二维码中的木马病毒导致手机中招,网银中18万全部被盗走。

如今二维码已覆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些消费者希望通过“扫一扫”得到实惠,没想到反而陷入了骗子设下的陷阱。警方提醒,要养成良好的二维码使用习惯,在扫描二维码前一定要确认该码是否出自官方和正规的网站,对于一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盲目扫描。

警方建议,下载手机APP应用安全软件,查杀、屏蔽二维码病毒侵入手机。同时,可以考虑为网银设置每日最高交易限额,并开通绑定手机提醒功能,尽量避免资金被盗。

不轻易进网站

市民黄某上网购买机票时,通过搜索登陆某航空公司网站,购买低折扣机票被骗人民币116.6万。本案中,犯罪嫌疑人挂售低折扣机票引被害人“上钩”,利用搭建的钓鱼网站假冒该航空公司网站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在登陆一些网站,特别是消费类网站时,不要搜索到就轻易点击进入,要熟记常用网址自己输入地址栏进入或收藏常用网站网页从收藏夹直接进入,也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广告链接。

不随意蹭网

要提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做盲目的“蹭网族”,无法确认WIFI安全性的情况下不要进行网上银行交易。黑客常常会在公共场所提供一个与商家名字类似的WIFI热点,且无需密码验证登陆,一旦连入个人信息就可能会被黑客截取,进而可能导致钱财损失。

警方提醒,机场、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公共场所提供WIFI热点均需通过短信获取上网验证码才能登陆上网,一般公共场所提供WIFI热点也需使用密码登陆,而非法WIFI热点一般可直接登陆,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同时,在公共场所上网时尽量不要使用网银支付或上网购物,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失。

责任编辑:杨之光、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