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60945,.“旅游养老”热 来了,.2015-02-27 17:16:23 ,.204010,.庞晟,.middle

“旅游养老”热 来了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不少退休老人都有个愿望: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顺便养老。如今,这个愿望将变成现实,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边旅游度假边颐养身心的方式受到青睐,越来越多的外地老人来到扬州旅游养老。记者胡俭丁云

现场

来扬旅游养老的人越来越多

昨日,一群大爷大妈在富达宾馆内载歌载舞,他们刚刚游玩了瘦西湖、东关街,回到宾馆就唱了起来、乐了起来。

这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异地循环养老。老人们离开现在居住的城市,到全国指定的外地养老院养老,享受特色养生、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系列服务。与普通的异地养老不同,老人们不需要在异地买房,不会舟车劳顿,最短几天、最长几个月,老人可住在“家”里,悠闲享受生活。从浙江到上海,从苏锡常到扬州,一个个“循环旅游养老带”正逐渐形成。

据东方惠乐养老中心扬州办事处负责人陈芳介绍,参加异地循环养老,扬州老人每年可在全国不同城市的连锁养老机构中享受养老服务,也将吸引其他城市的老人来扬州,体验扬州之美。去年,接待养老中心组织的外来旅客10000人次,扬州外出旅游养老人次也达到8000人。来扬老人主要来自黑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年龄60岁至92岁。

“现在我们这里住了40多位外地人。”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中近1/3来自外地,最远的来自吉林、内蒙古;不仅有来自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也有来自二线城市的。扬州成了不少老人向往的城市。

特点

旅游养老注重“精神养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老人自己或子女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异地养老消费能力,加上各地养老机构规模、服务水平及设施都有了显著提高,未来旅游养老将成为时尚。

以前不少封闭式养老机构“一张床、三顿饭、除了睡觉没事干”的重复枯燥的节奏,无法顾及老人内心。与传统的“关门养老”模式相比,旅游养老更注意精神养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诉求。

扬州市福利中心在成功建设和运行全国养老服务体系试点项目——颐和养老康复中心的基础上,开展了“候鸟式”养老模式探索实践工作,曾有来自北京的27名老人参加了异地养老活动。

扬州市福利中心有关人员介绍,通过亲情迎老人,住宿、餐饮、活动各项养老服务负责人以子女的身份与老人进行互动交流,让老人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活动期间,老人们游古运河、赏瘦西湖、品个园何园、观新城面貌、览东关风情,一幅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彩画卷在远道而来的老人眼前展开。

前景

扬州具备旅游养老天然优势

专家表示,常规旅游节奏快、运动量大、体力要求高,并不适合老年人。把旅游和养老结合起来,改变了常规旅游的快节奏,阶段性的旅游养老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对中国旅游的发展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异地养老旅游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对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有力补充,有着良好的前景。”

陈芳说,异地养老、输出养老还将缓解大城市养老压力。这是个朝阳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市旅游及休闲产业全面提升,还会助推保健品、生态农业、医疗卫生产业及房地产业加快发展。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表示,只要老人有经济能力,自己愿意,身体也允许,“循环养老”不仅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能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方式。但是,现阶段作为社会养老的主流形式为时过早。

“循环养老”,让老年人动起来,在旅游、休闲的过程中养老。让老年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养老,能否适应也是大家关注的共同问题。专家认为,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一旦在体制机制、要素资源上实现共享互通,就能发展异地养老产业。而扬州具备这种天然的优势,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抢占这个市场的份额。

建议

一问异地就医能报销吗?

相关人士指出,发展养老产业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基础上,不同地区的医保、社保还要互通互认。

离开自己的家到另一地方小住,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长期以来,异地就医无法医保报销,已成为许多老人的心病。据报道,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今后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初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二问异地养老安全能保障吗?

“由于健康原因,老年人需要多方面关照,安全问题尤其重要,需要引起养老院的特别重视。”专家提醒,对于异地养老旅游,相关机构要承担一定责任,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老年人突发疾病如何处理、老年人因自身原因获意外伤害如何处理等,都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完善相关规定和措施。目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异地养老旅游期间购买相应的保险,为保障权益,老年游客也应该和养老院签订合同。

故事

这样的生活不孤单讲述人老李,来自上海,通过旅游养老平台来扬

上午10点,与老伙伴们聊天;中午,大家一起吃饭;下午2点,彩排舞蹈节目;每隔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外出旅游散心。“现在,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点也不感到孤单。”

“我这把年纪去报名旅游团没人敢要。”80多岁的老李是上海人,退休前是老师。她说,由于政策规定,旅行社已不接待高龄游客,天天闷在家里实在难受。通过旅游养老的平台,她经常和一帮老龄好友来扬州旅游养老,结伴游览。

“一边旅游,一边享受养生、保健等服务,这种生活真的让我们老年人长了见识,大家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再也没有当年的失落感,我还积极参加养老中心组织的活动。”她笑着说:“如今老伴们见了面都说我年轻了,只有70多岁。”

扬州是另一个“家”讲述人老杨夫妇,来自北京,每年春天来扬住一个多月

“如今跟旅行社跑不动了,就想着到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既养老又旅游。”80多岁的老杨夫妇是北京人,每年春天都会来扬州住一个多月时间。他们计划今年再来扬州住上一个多月。他们说,美景、美食、文明,每次来这里,就会感到特别快乐。回去之后还想再来,我们还将向身边的人宣传,来扬旅游养老。”

他们说,一线城市的老年公寓不仅费用高,而且床位紧张,想住进去要排好长时间的队。扬州是“中国十大最佳养老城市”之一,宜居指数、空气指数、医疗指数、交通指数等都很不错。

“在这里,边品美景边养老,很舒服。”他们说,“扬州就像我们另一个‘家’。你说这么快乐地生活能不幸福吗?”

链接

异地养老旅游

异地养老旅游

异地养老的概念最早源自海南的推销房地产,长三角最早的异地养老产业则萌芽于浙江湖州市的南浔镇。当时,部分上海市民算了这样一笔账:南浔距上海近,房价适中,环境优美,最重要的是可以拿着上海的退休金、过着南浔的生活。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部分老人较早就兴起了异地甚至异国养老的风潮。

责任编辑:庞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