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云南代表委员热议云南2015发展新思路
【编者按】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来自云南的代表委员陆续抵京。围绕新常态下云南2015年如何发展,代表委员纷纷献计献策,人民日报海外版特邀请部分代表委员谈谈他们的思路。
适应新常态 营造新优势
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趋势下,如何适应新常态、营造新优势、推动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大课题。
就我们红河州来讲,要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跨越式发展,我认为,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一是要向打基础要实力。大力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个开蒙建弥”滇南中心城市通轨道、南部北部通航空、区域内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构建区域内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强化水利、能源、通信及产业支撑体系,以此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二是要向调结构要助力。要在确保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产方面要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持续加快北部百万亩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二产方面要围绕“高端化、终端化、轻型化、特色化、园区化,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要求,突出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解决好工业内部结构的问题;三产方面要积极培育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类型的新业态,扩大以城市棚户区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为平台的城乡内需,强势推进红河旅游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三是要向促改革要动力。重点抓好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四是要向扩开放要活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云南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充分发挥红河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融入和服务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为全国各地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构筑通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努力发挥面向东南亚国家开放的通道作用、沿边开放开发的示范作用和对东南亚开放的平台作用。五是要向惠民生要潜力。全面落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实施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下大力气打好扶贫攻坚战,按照“两增两减一保护”的原则,解决好制约贫困地区特别是南部山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议国家将我州涉及7县市的红河谷片区列为“整区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同时建议国家对我州中越边境5公里范围内开放开发给予差别化的政策待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 杨福生)
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
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要求,让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温暖、备受鼓舞。
云南省临沧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90多公里,境内有沧源、耿马、双江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共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248万总人口数的40.6%。多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临沧属于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多为依靠国家和上级补助,自身无力投入。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成为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们临沧还没有一条通往省会昆明的高速路。
当前,国家应充分考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铁路、高速路、机场和大型灌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云南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们临沧毗邻缅甸,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耿马、镇康、沧源三个边境县,孟定、南伞、永和三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边民互市通道。其因独特的区位,是国家重要的沿边开放地区和通往印度洋陆上通道的战略要塞。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及桥头堡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缅甸皎漂、密支那经济合作区的实施,临沧市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前沿窗口功能独特,具备成为对外通往缅甸直达印度洋的核心战略节点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条件。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培养的投入力度。(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马县民宗局 秦丽云)
夯实教育基础 加快边疆发展
沧源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集县,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3.5%,是天然的温室和“大氧吧”,是旅游观光、养生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代表鲍红艺说,沧源距离北京约3000多公里,我们是坐班车、转飞机才来到首都北京。交通瓶颈制约是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因素之一,所以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将云南省玉溪(新平)至普洱(镇沅)至临沧(临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加快项目审批和实施建设。
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能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鲍红艺深感荣幸和自豪。两年来,在平时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要依靠教育。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我,更多关注的是教育问题。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化学校建设’等政策,极大改善和提高了边疆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仍然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鲍红艺深有感触。
鲍红艺代表认为,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要求,让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温暖、备受鼓舞。
鲍红艺代表还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殷切希望,她说:“一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教学点多、分散,造成了山区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应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从国家层面,制定有力措施,如以班师比核定教学点教师、增设学生生活指导、医务人员、校园安保等人员编制,把优秀教师留在贫困山区教学和引进师资力量到边境民族地区。二是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但在云南,就以我们佤族为例,大部分都是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条件还很差,需要在通校公路、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扶持,同时,应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纳入‘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三是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居住分散,部分教师常年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地方教书,收入低、消费高,教师生活水平仍较低,应加大对落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艰苦岗位补贴政策的督查力度,并在职称晋升比例和晋升条件、退休等方面给予适当放宽。同时,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和实施城镇园丁小区工程,改善城乡教师住房条件。四是边疆孩子成长环境亟待关注,应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体美设备及心理辅导教师的配备,提高农村学生文化生活水平,让孩子们能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尤其应从各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辅导,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记者 马铱潞 郭雪艺 来自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代表鲍红艺)
大力发展富民生态的旅游产业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距缅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现有国家级一类口岸猴桥口岸,以及滇滩、自治等16条边境通道,是中国陆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节点,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极边第一城”。
近年来,腾冲县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试点县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中国人的心灵故乡——腾冲城市品牌定位,将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来自腾冲县的人大代表、艾思奇纪念馆馆长寸茂鸿介绍说,腾冲先后打造了中国魅力名镇和顺,建立了滇西抗战纪念馆,推出了银杏村、大园子、和睦村等一批特色村寨,鼓励群众发展民居、农家乐等,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旅游带来的实惠。和顺古镇就是一个受益于旅游发展的典型例子。2005年和顺镇开始发展旅游业,近十年时间的发展,不但全镇范围的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打保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一直以来,国家对我们边疆地区给予大力支持,作为一名来自边疆的人大代表,我认为在当前全国旅游业提质升级的新时期,腾冲要继续保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文化与旅游联姻上下工夫。当前,全国很多地方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较少,而腾冲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间手工艺,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开发一些具有腾冲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二是继续在生态建设上下工夫。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否良好,不仅游客感受明显,与当地的群众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有好的生态,人的心情都会相对较好。我们在和一些游客交谈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游客到腾冲感受最深的也是腾冲的生态,所以,腾冲想要继续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走下去,还得继续在生态环境上下工夫;三是在改善交通上下工夫。虽然腾冲旅游资源丰富,但始终地处边远,交通条件始终制约着腾冲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腾冲在交通方面下了较大工夫,2009年腾冲机场通航,2013年高速公路通车,但交通成本还是相对较高,提高了游客到腾冲的成本。所以腾冲还得在交通上下功工夫。” 寸茂鸿代表感慨道。(记者 马铱潞 郭雪艺 来自腾冲县的人大代表、艾思奇纪念馆馆长寸茂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