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大跌2.77% 三天重挫逾8%
海外网5月7日电 今日,沪指再度遭遇重挫,沪指收盘跌2.77%,逼近4100点。据统计,最近三个交易日,沪指下跌368点,跌幅8.22%,创下2013年6月以来最大的三日跌幅。另外,今日两市量能极度萎缩,沪指成交额仅5400亿元,与4月20日11476亿相比,跌去了一半,而两市总成交额不足万亿元。
据网易财经消息,面上,周四早上证监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5月6日网传“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上海会议上要求严控两融”为虚假消息。但市场依然处于调整态势。此外,从4月底至今,已有多家券商对两融保证金比例进行上调,不少大市值股票折算率被降至零,通过限制融资规模来防范风险。据悉,目前已有部分股份制银行叫停了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信托公司自身也逐渐暂停开设新的伞形信托产品。除了银行、信托公司在伞形信托业务方面收紧杠杆外,第三方在线配资平台也开始传出收缩杠杆比例及配资资金规模的消息。
由于5日有九家发行新股的企业开始接受投资者申购,而且本周晚些时候还有更多企业计划发行新股,市场已经遭受到短期的流动性压力。分析师预计,最新一轮25家企业的新股发行将冻结超过两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
一些分析师表示,在从去年11月至今暴涨80%之后,市场存在回调的需要。上海长江证券分析师李扬说:“调整是期待已久的。但我认为调整不会结束牛市。”
摩根士丹利将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股观望,摩根士丹利驻香港亚洲和新兴市场策略部负责人Jonathan Garner在5月7日发表研报表示。这是摩根士丹利七年多来首次下调中国股市评级,称称由于股价飙涨、盈利能力降至2009年以来最疲弱水平,中国股市已变得昂贵。
而国泰君安则表示,牛市中的波动,催生更好的买点。年初以来A股牛市行情持续扩张,而进入2月份以后市场进一步呈现“无回调上涨”特征。这促使监管层在近期屡次提示风险,多家券商下调两融抵押保证金折算率。此外,本周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将超过2.5万亿,多种因素交织使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我们认为,政策放松预期下的风险评价改善并未结束。结合市场调研数据,进一步判断当前调整是牛市中期波动,这种波动带来的不是行情的结束,而是更好的买点。
分析师认为,自3月9日以来沪综指累积上涨逾1000点,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在所有板块轮动过后股市赚钱效应明显减弱,获利盘有明显出逃迹象,这也是今天沪综指暴跌的主要原因。
分析师称,近期《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表文章,频频提示股市风险,这也预示监管层对此轮牛市行情应如何演绎的观点与前期相比发生转向,对市场构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