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运奇葩趣事:火车上卖WiFi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因此每一年的春运都注定着不平凡,国际在线特意盘点了今年春运的一些奇葩趣事。
男孩火车上卖WiFi半小时赚5百元
近日,一名19岁的男孩,用一款名叫“免费WIFI”的产品,将火车变成“网吧”,自己则当起了“网管员”。据了解,“免费WIFI”可以随时踢走蹭网者,还可以对每款入网的设备进行限速,标注好时间,小男孩利用这一功能,设定了20k/s 、50k/s以及 100k/s的网速,并且标价分别为10元/小时、15元/小时、20元/小时。这样限制网速、控制时间的做法还真有点网吧系统管理上网的意思。
女子买到火票后高兴到发癫
近日,在广州火车站,一女子用围巾包住头,在售票处的空挡处倒地发癫双脚狂踢。原来是因为女子连夜排队终买到了火车票,高兴到发癫。所幸民警及时赶到,将“颠地姐”带到休息室休息。警察叔叔说估计是排了通宵的队,精神上有些失控。
青岛可免费邮寄孩子回家 需设6位数密码
今年9岁正在读小小学三年级的锦锦,独自一人登上了从青岛发往上海的长途班车,锦锦也成为今年春运青岛长途站邮寄出的首位儿童,锦锦的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在青岛打工,要到腊月二十八才能放假回老家日照,如果把孩子留在青岛,孩子会没有人照顾,于是就想到了这个邮寄儿童这个业务。目前从车站方面得到信息,锦锦已经顺利的回到了老家日照。
据工作人员介绍,每逢寒暑假,年龄在5~12周岁的儿童被“邮寄回家”的数量激增,因为对于无人陪伴儿童的数量都有相应的限制,还有不少家长抢不到名额。选择“邮寄儿童”这项业务的多是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的家长。有些家长是因为孩子考完试后放假在家,但是自己工作忙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便打算把孩子送往父母身边度过假期,还有些家长要将孩子送回家过年。这些孩子其中一部分由大人陪同,还有一部分是只身一人乘机远方。
“邮寄儿童”请家长为孩子做好准备
确保小孩包里带上了这些东西:
1、儿童的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户口本、护照、出生证等。
2、行程记录本,应该包含行程的日期、航班号、出发到达时间和预订者的定位记录号,还有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家庭、工作和手机号码。
2、零食和购买食品的零花钱,大部分的航空公司会向单独乘坐航班的儿童提供免费的食品,譬如薯片、乳酪脆饼等。但是如果遇上长时间的延误则可能会导致肚子饿,所以让孩子带上一些旅行用的现金,还有带上口香糖,以帮助坐飞机的时候减轻气压对耳膜的影响。
3、娱乐消遣的东西,让孩子把书籍、小玩具和电子设备,如DVD播放机和iPod带上。
4、一天行程内值得带上的必需品,带上一套用来更换的衣服,以防止万一托运的行李遗失了,还有随身携带的薄运动服或者运动衫
5、一台手机或者一张电话卡,当双方能保持联系的情况下,小孩子会更放心,同样,家长也是一样。
成都男子因买不到火车票骑马回丈母娘家
近日,一年轻男子骑马上路的趣图在微博、微信上悄然蹿红,其骑马穿越塞车国道、闯入加油站买水、与私家车追逐的“幽默事迹”,令广大网友留下深刻印象,并戏称此男子为“马上哥”。短短数天时间里,“马上哥”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为进一步了解“马上回家”事件的前因后果,记者昨日联系到了“马上哥”。
据了解,“马上哥”真名叫姚少双,是2013中国马术节四川省俱乐部马术绕桶赛冠军。在说到“马上回家”的初衷时,“马上哥”表示,他结婚以来第一次回丈母娘家,却因买不到车票而苦恼。前段时间,“马上体”火爆网络,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马上回家”这一方式,顺便给老婆和丈母娘制造一个惊喜。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突发奇想的“马上回家”竟然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网购火车票频出"神姓名"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有网友用动漫人名、菜名在网上购买火车票,铁路部门认为此行为恶意浪费资源,网上购票的票面不再打印姓名。
2012年初,铁路部门推出网上购票不久,不少火车迷发现,只要是网上购买火车票的儿童票,在姓名一栏可以采取“私人定制”的方式,任意取个性化的名字。于是,从2012年年初到现在,他陆续在网上购买了约30张各种姓名的火车票。“苏小昀”说,取名字其实很拼创意,他会综合有意思的站名,取一个意味深长或是好玩的名字,或是取些自己喜欢的偶像名;如果是首发或是末班车次,就会标明这些内容,来留作纪念。比如,他购买“林东”站到“林西”站的车票时,乘客名字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从“水源”站到“丰水村”,乘车人是“送水工人”……当然,他的车票姓名中也不乏“特殊人物”,比如“南京西”站到“南京”站,乘客是“南京苏市长”,以及他喜欢的“樱木花道”和“哆啦A梦”等。
女教师抢票失败 带女儿辗转六省八个城市回家
春节临近,多少人还在为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发愁,深圳一名女教师孙女士却将上演自导自演的“妈妈去哪儿”。因买不到回沈阳的火车票,她突发奇想,决心带着7岁女儿,辗转东部沿海六省八城市,一边旅游,一边回家。
“最初的时候我确定了八个城市,厦门、温州、宁波、南京、上海、青岛、烟台和大连,计划用八天的时间。后来发现时间太赶了,于是放弃了温州、宁波和南京。”孙女士说,既然要带女儿去体验,就该多准备点时间,于是时间延长到12天。这样,可以对沿途经过的城市多一些了解,“我和老公今年各自回家过年,我和女儿两人出行。为安全起见,我订票的原则是不赶夜车,只订白天的票”。
下一步便是订票了。1月8日和9日,孙女士很轻松地从12306网站订好了六张高铁票和一张船票。根据孙女士制定的行程图,1月16日春运当天,孙女士将带着女儿从深圳北站出发,坐高铁四小时抵达厦门,游玩两天;1月28日坐高铁从厦门北至杭州东,游玩两天;1月20日坐高铁从杭州东至上海,游玩3天;1月23日坐高铁从上海至青岛,游玩2天;1月25日坐高铁从青岛至烟台,游玩1天;1月26日从烟台坐船至大连,游玩1天;1月27日,坐高铁从大连至沈阳,到家。
孙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深圳至沈阳只有一趟普通列车,硬卧票价在600元左右,而她购买的六张高铁票和一张船票共计花费1337.5元,“票价贵了不少,但能去这么多城市,值了。沿途我打算带女儿一起住青年旅社,一起体验生活。我把我的计划称为‘妈妈去哪儿’。”
大学生徒步400公里回家过年
2013年寒假,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学生黎皇、刘倦、吴佑诚、刘荣和湖南商学院的郭玉叶相约,选择用一种与众不同的徒步方式回家,希望在大学毕业之前“疯狂一把”,纪念即将逝去的校园时光。
12日上午,黎皇一行五人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出发,一路走过湘潭、衡山、耒阳、永兴等市县,每天步行几十公里,花十天时间完成了这次旅行。
队员刘倦表示这一路走过来比较顺利,“天气很好,也没遇到之前担心的安全问题”。虽然有两位队员出现脚部拉伤的情况,大家脚上也都磨出了水泡,但还是互相鼓励坚持走完了全程。
除了赶路,黎皇等人还用手机拍下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这次旅途不但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也增加了自信”。尽管队员之间偶有争执,但都很快就和好了,“感情反而比之前更融洽”。队长黎皇更是对四位女队员颇多照顾,虽然他腿部拉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每到一个住宿点之前,仍然坚持只身前去探路。
一路上不少同学和热心网友也给予了很多帮助。刘倦表示,这十天他们多是在同学、路上认识的乡亲家解决住宿问题。在出发的第二天,刘倦临时给自己的室友打电话想借宿,对方不仅很爽快地答应下来,还和亲人一起为他们做好丰盛的晚饭跟早餐,“在大学期间能够拥有这样的朋友,让我觉得特别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