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古铸新 铜雕艺展耀狮城
朱炳仁大师铜雕艺术展走进新加坡
海外网10月17日电 (萧敏 贺玉荣)10月14日下午,中国著名熔铜艺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炳仁先生的"熔古创新一一朱炳仁铜雕艺术展"开幕仪式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吸引了众多爱好铜雕艺术和文化的狮城朋友们前来观赏。朱炳仁大师也在现场举行了主题讲座《铜与生活》,跟大家分享铜器的渊源和铜雕艺术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铜器的益处。
中国文化中心的二楼展厅里,朱炳仁大师的众多铜雕艺术让众多参观者赞叹不已。最显眼的就是名为“稻可道,非常稻“的金稻,金灿灿,沉甸甸,一副丰收景象,栩栩如生,不近看很难相信这是用铜铸造的。同时展出的还有芭蕉叶下独题诗、七彩铜铸兵马俑、云霞铜瓶、云光山色、青松多寿、金荷彩韵等,以及山水铜印系列。这些铜雕艺术品既带着铜质天然的厚重与内涵,又高低错落、清丽脱俗,彰显着现代艺术的高雅和神韵。
“我对新加坡有着特殊的感情。2015年11月,我曾作为当年为台湾架设同源铜桥的金桥使者,来新加坡见证了暌违66年的“习马会”两岸领导人见面的历史时刻,并出席了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主持的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揭幕仪式,并为此创作了一副高4.5米,宽8米的巨型铜壁画《春和清妍》。这幅图是用中国传统水墨方式,在大理石底板上用独有的熔铜艺术铸就的一片迎接春天的梅花,目前还挂在交流中心的大堂上。” 朱炳仁大师谈到,“再次来狮城举办铜雕艺术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铜文化渊远流长,我们希望能把中华铜文化发扬光大,让精美健康的铜器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为世界更多的人所喜爱。”
近年来,朱炳仁携儿子朱军岷一起开始倡导“让铜走进生活”,创作和设计了许多新颖别致的铜碗铜筷铜壶铜锁铜生肖等生活工艺品,让铜器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外,他们还通过与中国故宫、国家博物馆、颐和园等机构合作创制精美而别致的文创产品,作为上等礼品礼赠各国贵宾。
朱炳仁先生在新加坡举办的“熔古铸新”铜雕艺术展,就像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必将让狮城观众在感受铜雕艺术之美的过程中,沟通情感,增进中新友谊。此展览将持续到10月29日。
朱炳仁大师简介
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的朱炳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唯一传承人,”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也是现代熔铜艺术创始人。出生在绍兴铜艺世家,朱炳仁7岁随父迁往杭州,自幼酷爱诗书画印。朱炳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对铜雕技艺进行挖掘和创新。他创作的紫金铜壁画,结束了古今中外铜刻艺术中没有铜壁画的历史。他曾获60余项国家专利、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以及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等诸多荣誉。近20年来他创建了百余座铜建筑,如峨眉山金顶、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杭州彩色铜雕雷锋塔、台湾同源桥等,G20杭州峰会和金砖厦门主会场铜装饰均出自他的团队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