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06354,.台媒吃川味: 泡菜酸爽脆 冻粑甜细绵,.2018-07-27 13:26:00 ,.204369,.汪梦唐,.middle

台媒吃川味: 泡菜酸爽脆 冻粑甜细绵

海外网7月27日 说起中国菜,那就不得不说八大菜系,而其中川菜又别具特色。近日,台湾《经济日报》和《联合报》便来到了四川眉山,品尝了一番川味。

丹棱冻粑 国家级美食

眉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家乡,丹棱县有一种传统特色小吃“丹棱冻粑”,即使在四川其他地区都很少看到,却是丹棱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食。

丹棱冻粑的口感有点像台湾的发糕,吃起来香甜细绵,甜而不腻、香而不粘,可以当点心吃,也可当主食,可口又美味。

当地人说,“冻粑”是丹棱人十分喜爱的特色小吃,据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蒸冻粑”,是当地重要习俗之一,也是逢年过节亲友间互赠的礼物。

丹棱冻粑以丹稜县当地优质大米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入缸发酵、用玉米苞叶包裹、上蒸笼蒸制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其特点是色泽纯正、味糯滋润、清香爽滑,是老少皆宜的食品,据说吃了可以延年益寿。之所以称作“冻粑”,是因为当地人主要都是在冬季制作,等待其冻住而得名。

丹棱冻粑制作时,需要一定的发酵过程和条件;要先将糯米或大米蒸熟,磨成浆后,按一定比例掺和,用木盆盛着放在室外冻。这冻也挺有讲究,不结冰的天气,放室外日冻夜冻,结冰的天气要收放室内。冻过了头不行,冻的时间不够也不行,一直要冻得米粒成绒状,米浆起了气泡儿,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过去丹棱人做冻粑的时间,必须是腊月岁末,因为冬天的天气才适合做冻粑。

随着科技进步和保存条件改善,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和保存冻粑,聪明的丹棱地人还开发出多种口味,将冻粑美食推广到大陆各地,并已成为大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泡菜酸爽脆 堪称一绝

提到眉山,一定联想到宋代大文豪苏轼,他酷爱美食,据说“酸、爽、脆、嫩”的眉山泡菜是其最爱,每餐必备,还会亲手醃制。经过后人的发扬光大后,眉山特产“东坡泡菜”,远近驰名,是游客到访眉山带回家的最佳伴手礼。

泡菜在眉山俗称「酸菜」,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泡菜。眉山人做泡菜、吃泡菜的历史悠久,相传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第一寿星彭祖。据说晚年的彭祖,注重养生术研究,完善膳食术,其中包括制作菹菜(酸菜)。自彭祖之后,泡菜开始在中原及蜀地流传。

眉山泡菜被喜爱泡菜的苏轼带往各地,助推其声名远播。相传,苏轼曾对好友刘贡父说,他与弟弟苏辙年青求学时,生活十分清苦,每天几乎吃的是“三白饭”。刘贡父问他何谓“三白”?苏轼回答说,“三白”就是一碗白饭、一碟盐、一碗白萝卜。据后人考证,那碗白萝卜就是一碗泡菜。

眉山人把这种泡萝卜称为“跳水泡菜”。苏轼的“三白饭”对刘贡父触动很大,他也学会了泡酸菜,而且还开玩笑地请苏轼到他家去吃“三白饭”。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而一直流传到今日。

眉山人有多重视和喜爱泡菜呢?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眉山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妆之一。在当时眉州(现眉山市)地区,每有新人嫁娶,父母总要置办新坛大瓮,披红挂绿,作为嫁妆之物,寓意一对新人从今往后,衣食无忧,足见泡菜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地位。为纪念苏轼,当地人将源产眉山、味道独特鲜美的泡菜命名为“东坡泡菜”。“东坡泡菜”色泽红润光亮,麻、辣、酸、鲜、甜、香,质地脆嫩,咸淡适口,回味悠长。聪明的眉山人,抓住泡菜商机,将眉山泡菜文化发扬光大并推向各地市场,把小泡菜发展成为大产业,也成就“泡菜之乡”的美名。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任编辑:汪梦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