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中国女留学生自杀身亡 曾被抑郁症折磨数年
海外网2月4日电 据《每日邮报》《太阳报》等媒体报道,2月2日,英国加迪夫大学一名中国女学生自杀身亡,年仅20岁。这位学生名叫Daisy Ho,来自香港,在加迪夫大学的教育社会学专业读二年级。
在最美好的岁月陷入抑郁 做出最痛苦的选择
临终前夜,Daisy在facebook上给朋友留言,说自己想自杀。然而她所联系的这位朋友,却远在6000英里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
“还有5分钟就是午夜了,如果随后的5小时里我没有和你联系,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Daisy在留言中写道。
没过多久,她又再次留言告诉他在美国的这位朋友:“我不想活了,我不想再呼吸,我好痛苦。”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几小时后,有人在她所住的学生公寓里发现了她的遗体。警方在她的笔记本电脑上找到了她所发的两条留言。
南威尔士验尸官Philip Spinney在经过对现场及遗体的检查后,做出了Daisy死于自杀的结论:“这是一起令人非常难过的案例,她发表在网络上的信息暗示了自己的自杀倾向。医院曾对她做过病情评估,并提出给予她帮助,但被Daisy拒绝。”
据了解,Daisy已经被抑郁症折磨数年。她的一位同学Gregory Lloyd称,Daisy曾说过“感到自己被社会排斥,人生很失败”。
布里斯托大学连闻噩耗 5个月内4名学生自杀
就在Daisy离世前3天,布里斯托大学神经学专业的23岁学生Lara Nosiru从该城市的克里夫顿吊索桥纵身跳下,与世界永别,此时距离她完成大学学业只剩下几个月。
而她已经是布里斯托大学自2016年9月以来自杀的第4人,在Lara之前,她的同校校友Daniel Green(18岁),Kim Long(18岁)与Miranda Williams(19岁)在开学后不久先后选择轻生,有些甚至是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生命便戛然而止。而且这4人全都是英国本土学生。
面对接二连三的悲剧,布大称已经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还与其他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并且每年投入100万英镑用于给学生提供各类帮助,但这并没能挽救前述学生走向不归路。
英国统计局表示,从2007年起,英国学生的自杀率就在不断提高,每年都有上百起青少年自杀案件。
数据表明:
36%自杀的青少年有身体健康问题,如:粉刺和哮喘等;
29%面临考试压力,其中4位在考试当天或隔天自杀;
28%丧失亲人;
22%面对恐吓的威胁。
研究同时发现,23%自杀的青少年曾利用网络查找自杀的方式或在网上发表自杀的想法。
面对这一数字与事实,许多中国留学生也成为被关注对象。出国年纪降低,社会历练、生活能力等各方面均未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出国,如果身心无法得到安慰,是很容易成为自杀高危人士。
刚到异国他乡,语言障碍,各种租房,办卡,办网都是锻炼和经历,其中遇到的困难也只有留学生自己知晓。如果没有家人和朋友的安慰,许多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会无法抵抗高压力,因此而患有抑郁症,更有可能自杀。
留学生的压力,大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学业压力大
学业压力一方面来自语言,上课听不懂课的学生大有人在。许多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由于语言问题,学习习惯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在刚开始的阶段会非常不自信。特别是文科专业,上课以专题报告和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中国学生比起美国学生来说普遍沉默。一些在应试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此时却感到难以应付,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
不想辜负父母的投资
虽然留学生经常被贴上“富二代”标签,但是大部分在外留学的同学,带着父母的血汗钱,挤在狭小的空间。留学生带着父母已经给自己投资这么多钱,必须变得更优秀的心态,很容易给自己的压力过大,即使父母说不用在意钱,但是一些心思重的留学党也难免希望父母的投资可以值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结果,等到那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的时候,可能就面临崩溃的可能。
生活圈子小 有压力也找不到宣泄口
很多留学生,一方面因为语言的问题,可能无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也许因为性格内向,和本国的留学生也很难结识到很多朋友,不像在国内,有家人和从小到大结识的朋友可以倾诉,在美国,更多事情可能就自己默默承受,久而久之,对身心的压力积累也会越来越大。
周围同龄人的压力 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现在的时代都不是曾经80年代,要出去餐馆洗盘子打工赚取生活费了,大部分留学党出国,家人也都已经储备好这部分资金,所以生活费和学费基本上自己都不用太担心。但相比于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些留学生可能要自己奋斗苦读才可能获得同样的职位或是社会地位,这也难免遭致一些心理上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原来在国内成绩好,各方面都很优秀,到了国外学校之后,发现,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想要迎头赶上,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留学生该如何疏导自己
那么,留学生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呢?
首先,健康体魄是健康心理的强力支撑。适度的锻炼能够刺激人体内产生愉悦感的荷尔蒙,长期坚持还可以增强抗压能力。锻炼身体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改善睡眠,而失眠和抑郁症则是互相交织的恶性循环。
其次,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缓解学业焦虑,习惯在“截止日”(deadline)前拖延到最后的学生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惊慌症状,而有效管理时间和工作量则能规避这个风险。
另外,重视自己的心理建设,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求助也是很重要的,多和亲友袒露心声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向学校寻求帮助。
或者,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远足,领略大自然的美景,驱散心里的阴霾。
有很多小伙伴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虽然是不想让爸妈和亲人朋友担心,但是,有父母亲人的安慰,会让你很好地度过难关。所以,没事儿常和家人朋友联系一下,保持沟通,别把自己关在心灵的小黑屋里面。
不过,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当前的心理压力,请一定要向专业人士求助。一般大学都会免费提供心理咨询的相关服务,可以根据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要求进行预约。
留学在外,会遇到各种困难,但绝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更不能放弃生命。当自己无法承受的时候,别硬扛。求助,并不丢人。
同时也希望留学生的父母们,能够多体谅、多花些时间关心孩子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而不是仅仅用钱补偿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的角色!(假装在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