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
据外媒消息称,近日俄罗斯某州大高楼上一名女子在挑战蹦极跳时出现意外,整个人在下跳过程中直接狠狠摔向地面,更可怕的是头部直接着地,直至目前仍生命垂危。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蹦极是很多年轻人喜爱挑战的刺激项目之一,这名不幸的女孩名叫妮娅,年仅十九岁,而她挑战的蹦极的大楼高达三十多米,当其满怀信心的从顶楼蹦下去时意外发生了,绳索在中途突然失控,导致其重重撞向坚硬的地面。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担心的一幕终于发生了!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4日报道,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19岁的女子妮娅(Ksenia)在108英尺(约合33米)蹦极跳的过程中不幸撞到地面,当场昏迷,现仍处于重症监护中。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该女孩所采用的蹦极跳形式被称为“跳绳”,始于美国。这种蹦极并未使用传统意义上的蹦极弹力绳,而是用尼龙绳来减速。战斗民族的日常不可能总是万无一失。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
英国一名女子在西班牙格拉纳达玩蹦极时,疑因绳索放的过长,令她撞向一座石桥惨死。
23岁的英国女子迪阿布雷目前正在伦敦修读时装设计,她于近日到西班牙亲人家中度假,并于前日下午在亲友等人陪同下,到塔布拉特河附近一条高约80米的铁桥玩蹦极。 在玩过第一次后,意犹未尽的迪阿布雷想再玩几次,但在第2跳时撞到下方的旧石桥,当场死亡。
遇难女子和她的父亲
目睹至亲死去,一众亲友伤心欲绝。迪阿布雷的父亲表示,女儿是个“甜美,会关怀别人,活泼及专注的好女孩”。当局初步调查后怀疑,是由于绳索长度计算错误,导致悲剧发生。而负责蹦极的公司,则未有响应事件。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
去蹦极图的是个乐趣,但是每年都有那么几起意外,很多人那么一蹦,蹦到极乐世界去了。
但是这种情况可以尽量避免,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凡是有心、脑病史的人不能玩。
蹦极 网络图
图片源自网络
深度近视者要慎重,因为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9.8米/秒方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深度近视的标准是600度以上,不仅不可以蹦极,也不可以献血。知识网空间鉴定,深度近视算是一种残疾,所以请各位脱了眼镜伸一只手能见十指的同志,千万别尝试,否则以后脱了眼镜伸手不见五指那可麻烦了。还有就是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
图片源自网络
着装要尽量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女士最好别穿裙子,除非您有意要上演玛丽莲梦露空中版。再或者,您不是来蹦极的,您是来参加鸟人大赛,拿裙子当降落伞,试飞的。
网络图
跳出后要注意控制身体,不要让脖子或胳膊被弹索卷到,否则,我认为您不是来蹦极是来上吊自尽的,然后蹦极的公司或保险公司赔给您家人几百万,然后您的家人从中抽出一小部分,每年烧几百万冥币给您。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
蹦极者进入体检登记处,在这里签订一份“自愿参加”的保证书,所有意外事故,主办方将不负任何责任。然后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工作人员会分别将你的身高、体眼、心率、血压、心理及精神健康状况根据你的自述--登记后,你才可获知是否可以参加此次活动。如果您临时怯场,近乡情怯的话,请偷偷屏住呼吸,没有资格,朋友也不会往你脸上贴胆小鬼的标签。
蹦极
如获准参加蹦极,工作人员会在你的左手背上标上你的标准体重,并同时通知塔台,塔台上的教练们将再次为你测核体重,然后教你如何蹦极,如何在空中作一些漂亮的动作,最后,他们还将负责为蹦极者安装保险绳索。漂亮动作都有些高难度,如果做不来,别为难自己,比如说翻跟斗,这样很容易发生卷索自尽的情况。
图片源自网络
按规定凡是无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精神心理方面病史的成年人,不分男女都能参加。参与者唯一的装备就是一条将要绑缚在双脚踝部的绳索。这种强弹力橡胶拉绳直径参数共分为三种:6公分、7.6公分和10公分。其最大抗拉力分别为4吨、4.5吨和7.5吨。这三种绳子的平均长度约为10米,最大弹性拉长约为40米。每根绳索的使用寿命都有严格规定:使用500次后必须换。您最好调查一下,您跳的是不是第五百零一次,不过如果您刚好是第五百次,跳下去之前,先向耶稣祷告一番。阿门。
俄19岁姑娘从30米高大楼蹦极不幸撞地 头部着地生命垂危
说起蹦极的来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500年前后,西太平洋瓦努阿图部落的一位土族妇女为逃避丈夫的虐待,爬上了高高的可可树,用一种当地具有弹性的蔓藤牢牢绑住脚踝,她威胁丈夫说要从树上跳下来,随后爬上来的愚蠢丈夫也说要跟着跳下去。于是,柔嫩的蔓藤救了女人的命,而暴虐的丈夫则命丧黄泉。
蹦极资料图
该部落为了纪念这位勇敢聪明的妇女,把用藤绑住从高处跳下发展为一种风俗习惯。他们依山建起一座由树桩和蔓藤捆扎而成的20-30米的高塔,年轻的男子从上面俯冲而下,象征他们的成熟,成为了他们的成年礼,并向他们信奉的图腾祈愿部落的平安和丰收。1970年美国《地理杂志》记者卡尔·穆勒到瓦努阿图采访,亲自参加缚藤跳跃,从23米高的竹塔上跃下,成为该部落以外第一个参加蹦极有历史记载的人。
蹦极的来源
这种形式后来传到英国,被作为皇宫贵族的一种表演,表演者须穿燕尾服,头戴礼帽。首次使用橡皮绳蹦极是在美国。蹦极跳的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新西兰,是新西兰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反弹跳跃协会,并在1988年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高空悬跳,从此大力推广这一运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建立了蹦极跳运动基地,例如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1997年5月18日,蹦极跳首次传入中国,落户北京十渡。蹦极运动发展到现在,已有多种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桥梁蹦极:在桥梁上伸出一个跳台,或在悬崖绝壁上伸出一个跳台;塔式蹦极:主要是在广场上建造一个斜塔,然后在塔上伸出一个跳台;火箭蹦极:顾名思义,将人像火箭一样向上弹起,然后上下弹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