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偷搜身乘客 究竟能不能对乘客搜身?
今日,有网友爆料乘坐公交有人手机被偷搜身乘客,而此做法引发了车上乘客的争议。
据悉,事情发生在上午11点左右,在兰州110路公交车上,一女性说自己手机在车上丢了,到五里铺站该女性不让全车乘客下车,并要求全车的人一个一个搜身!尔后警察蜀黍已经到现场处理了。
有网友留言称“又是110,上次在110路上,一女士一上车钱包即被偷,犹豫好长时间才报警,司机关闭车门全车人愣是等了很长时间没等到警察蜀黍,好多人从窗户下了。最后车开走了不知怎么处理了。”
扩展阅读
公交丢手机钱包能不能要求对所有乘客搜身?一道多年难题
公交丟手机、钱包后,出现“搜身”非常普遍
这则“女孩在武汉公交车上丢手机,对20名乘客搜身检查”的事件发生在12月13日。报道刚一出街,12月14日早上,广州又发生一起“女生在公交车上丢失手机,全车人搜身”。这类事情到底有多频繁?在搜索引擎进行非常粗略的检索,就可以发现,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类似的事件被报道,往年也一样出现得非常多,十多年前就有一些非常相似的例子。考虑到这还仅仅是被报道出来的,由于题材相似而没有被报道的还有很多,许多网友都声称亲身经历过类似事件。
这个现象之所以在国内如此普遍,原因很好理解:公交车上人多拥挤,而社会发展不平衡则导致贼多。在公交车上丢失手机、钱包,大概是全国发生的最为频繁的治安案件之一。而且大多数民众也明白,一旦在公交车上丢了手机、钱包,如果当场不能抓住小偷,再找回来的机会就相当渺茫——在你发现之前,小偷往往早就下车了,就算小偷没下车,你也认不得谁是小偷。
所以,发现自己在公交车上丢了手机或钱包后,会要求司机关闭车门、乘客不许下车、然后报警的失主,只是少数。因为很可能这样做也找不着,但却不得不面对耽误其他乘客时间、搜身侵犯其他乘客隐私的指责。之所以“搜身”的情况还如此普遍,只能归咎于“在公交上被盗”的基数实在太大,而许多失主不能轻易承担这种损失。
那么报警之后,警察一般会怎么做?
而每次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警察的做法非常不同
翻阅关于类似案件的报道,可以发现,不同警察的做法差别可以相当大。我们大致可以总结7种不同的态度,从对失主要求的响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开进派出所一一搜身;b、在未征得乘客同意情况下让失主搜身;c、在征得乘客同意情况下让失主搜身;d、警察自己检查,但近似于敷衍;e、劝说乘客配合失主搜查,但拒绝失主让自己搜查的要求;f、劝说失主不要现场搜身检查,乘客主动展示物品也不去看;g、直接跟失主说不能随意搜查,把失主带走做笔录。
就以12月13日发生在武汉和12月14日发生在广州的这两起事件来说:武汉女孩要求搜全车乘客的身上和包,民警先是劝说乘客配合,有一半乘客答应,但另外一半乘客坚决拒绝,当女孩坚持要求搜查另外一半乘客时,遭到民警拒绝;而广州警方到达,了解情况后,“在车门处对乘客逐一搜查,查一个放行一个”,不过据数名网友反映,警察搜查很松,“比过地铁安检还松,怎么查得到小偷呢?”,“警察只是要求各个乘客拿出手机看一看,有带包的打开包看一眼。”
2008年广州的一起事件,据乘客介绍,“警方让公交车干脆直接驶进林和街派出所”。公交车上的乘客按顺序下车,一一接受搜身检查,这次检查似乎很严格,很多人对于搜身一事抱怨频频。但折腾得人仰马翻,最后还是没能找到丢失的钱包。
另外,还有网友回忆了一个在北京发生的一起公交丢钱包事件,“警察来了,说没有哪个法律规定丢东西就要耽误所有的人乘车、也不能随意搜查,而且也不能肯定就是在车上丢的。把那个自称丢东西的带走做笔录,让司机立即照常行驶。”
法律人士如何看待手机被偷搜身乘客这类事件,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在不少关于此类事件的报道中,也配发了法律人士的看法,也有相当大的不一致:
东南早报法律顾问林哓阳律师认为,警察对乘客逐一检查,这种行为是一种办案侦查手段,按照法律,警察有权对嫌疑人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搜查排除嫌疑,如果乘客不配合搜查,只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会导致小偷更加嚣张。
沈阳知名律师马希图认为,除非司机和失主已经锁定嫌疑人了,否则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乘客正常下车。但法律强调任何公民都应当在犯罪行为发生的时候,有报警和协助侦破案件的义务,所以对其他乘客而言,也应当积极配合调查。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严国亚律师表示,“民警可以进行搜查,但前提是民警要根据案情的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取得搜查许可,之后才能进行搜查。”
湖北九通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冯佳启律师认为,公交车上乘客属于不特定怀疑对象,民警只能劝说乘客配合,不能强制所有乘客接受搜身,乘客拒绝被搜身也没有问题。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于律师表示,警方对当事人搜身,必须要掌握初步证据才行。而针对事件,警方并没有合理合法的证据证明车上乘客有偷窃嫌疑,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指证,所以如果对全体乘客搜身明显不合适。
总结就是,法律人士否定了失主有权利对其他乘客进行搜身,但对警察是不是可以进行检查,在程序、线索方面的要求上,以及对乘客是否可以不配合上,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