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悲伤北极熊将搬新家
心疼!世界最悲伤北极熊被关在笼子里 将在英国野生动物园获得新家
【世界最悲伤北极熊】亚洲动物基金会说,南约克郡唐卡斯特的约克郡野生动物园表示愿意从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接走北极熊“皮萨”。
英媒称,某动物保护慈善机构说,一只因被中国一家购物中心关在狭小笼子里而被冠名“世界最悲伤的”的北极熊将在英国一家野生动物园获得新家。
据英国《卫报》网站9月19日报道,亚洲动物基金会说,南约克郡唐卡斯特的约克郡野生动物园表示愿意从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接走北极熊“皮萨”。
报道称,为了关闭这家海洋世界,亚洲动物基金会收集了50多万个签名。该基金会积极努力,争取结束动物在亚洲受到的残暴对待。
原标题:世界最悲伤北极熊将搬新家 盘点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图)
心疼!世界最悲伤北极熊被关在笼子里 将在英国野生动物园获得新家
今年年初,它播放了这只北极熊的短片,新闻登上了全球媒体头条,“皮萨”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最悲伤的北级熊”。
亚洲动物基金会保护动物主任戴夫·尼尔说:“现在,对北佳极地海洋世界来说,好消息是他们有机会改正错误了。”
“感谢约克郡野生动物园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提议,现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结局了,而他们承受的负面报道也可望变成正面新闻故事。”
“通过与他们对话,我了解到他们知道自己在动物设施和日常看护方面犯了错误。”
“作为一家与动物看管员打交道、尽可能地为动物提供最佳环境的机构,我们必须要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皮萨’最终能够在约克郡野生动物园安家。”
心疼!世界最悲伤北极熊被关在笼子里 将在英国野生动物园获得新家
“在那里,他不仅能够享受良好的设施,还能成为北极熊群体的一分子。”
报道称,这家慈善机构说这个提议的前提条件是北佳极地海洋世界同意不用其他动物代替“皮萨”,而且不为这只熊支付任何费用。
如果接受提议,就要涉及转移这只北极熊的运输费用问题,约克郡野生动物园和北佳极地海洋世界双方应达成协议,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转移。
报道称,如果“皮萨”迁至约克郡野生动物园,他将住进一个专门为北极熊设计建造的地方,面积达10英亩,还有两个湖。
原标题:世界最悲伤北极熊将搬新家 盘点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图)
1.大熊猫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传说中,过去大熊猫是白色的,在一次动物葬礼上,为表达哀思,它们把煤灰涂在胳膊上,相互拥抱后,形成了延至后背的黑色,擦眼泪又染黑了眼眶…….这当然是杜撰,但大熊猫与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处在灭绝的边缘。原因无非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病力弱。
目前总数仅仅1000只,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物种”。作为中国的“国宝”和“友谊使者”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选为自己的会徽标志。
2.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把这个美人之名放到了金丝猴身上(请看金丝猴的学名)。
金丝猴为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在这个仰鼻猴属中,还有一支中国以外的金丝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这是一种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内侧浅黄的长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发现,曾失踪半个世纪,到1989年才又发现,仅有200只,栖息于越南北部。
三种金丝猴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的“濒危”级,川金丝猴为“易危”级(越南金丝猴为极危机)。它们都面临盗猎、伐木、毁林开荒、生境退缩的威胁,可谓“树倒猢狲散”!
原标题:世界最悲伤北极熊将搬新家 盘点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图)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声纳系统发达,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是任何现代潜艇所望尘莫及的,当群体被冲散后,它们利用高频率的声纳可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白鳍豚是法国动物学家米勒于1918年在洞庭湖采到首只标本命名的,实际上中国人早就记叙过它,如汉代的《尔雅》、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蒲松龄更在《聊斋》中有白秋练与暮生的爱情故事,白秋练就是白鳍豚的化身。白鳍豚已是一种注定要灭绝于我们手中的美丽传奇的动物,它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
目前人工饲养仅有一只,名为“淇淇”。长江的围湖造田、有害渔具、修闸建坝、繁忙的航运、渔业及严重的污染都在威胁其生存。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也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4.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 .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
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朱鹮得以幸存,是由于洋县深山里有适应其存在的自然条件,一是湿地觅食条件,二食高树营巢条件;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坟山而没有滥砍山林,为这种奇异之鸟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机会。而朱鹮的高度濒危,则与过度猎杀、森林锐减及广泛施用农药化肥有关。
据一个迷信的传说,朱鹮的“鹮”字从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种要绝种的鸟,因为它由“四”字和“哀”字组成,“死哀之鸟”怎能不绝?但洋县人民不信邪,为保护朱鹮,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朱鹮觅食地,不施用农药化肥、不捕捉泥鳅、蛙类,任由朱鹮来去。新世纪初,朱鹮在中国的数量已达248只,可以说已经摆脱了灭绝、甚至高度濒危的厄运。IUCN红皮书“濒危”级。
5.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华南虎雄性约重149—225千克,雌性约重90—120千克,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渊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人工饲养下的50只呈严重近亲,退化现象十分明显。
我们连作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气”“龙腾虎跃”象征的这种大猫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好我们自己吗?虎的消失,将预示人类灵魂的失落。虎有几种奇异色形,如产于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产于中国河北省东陵的黑虎(已于19世纪末灭绝)及产于中国福建的蓝虎(灭绝)。
华南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别,中国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