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跨国团伙拐卖中国儿童 弄残至马来西亚行乞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新媒称,马来西亚媒体揭发跨国犯罪团伙在中国拐带孩童后,将他们弄残、毁容并囚禁多年,再带到马来西亚各景点行乞。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18日援引马来西亚《星报》独家报道,团伙让行乞者持旅游签证入境马来西亚后,就到各个旅游景点行乞。他们大部份“收入”都上缴团伙头目。
《星报》记者跟踪两名行乞者两天后,发现约30名残疾兼毁容的行乞者聚集在吉隆坡茨厂街一家廉价酒店。一名头目数小时出现,并向众人收取现金后离开,行乞者则回房休息。
报道称,记者在一名会说华语的餐馆员工协助下,访问了两名行乞者。其中33岁的行乞者秀元(音译)说,他出生时四肢健全,但年幼时遭拐带后,犯罪团伙将他弄残并囚禁多年,只有带他出国乞讨。他透露,只有头目信任的“高级”行乞者才能出国。
来自郑州的行乞者杜风(音译、30岁)说,周末游客较多时,他们每天的收入可高达3000令吉(约合4800元人民币)。“收入的多寡取决于我们的残疾程度,越严重就越能引起游客同情。”他表示:“马来西亚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经常来这里,一待就是一个月。”
漫画:乞 新华社发 杨树山 作
西媒:中国“网上收养”激增 专家警告藏拐卖儿童隐患
参考消息网10月4日报道西媒称,“我已经结婚17年了,但还没有孩子。我们也试过通过官方渠道收养,但福利院的孩子要么身体有缺陷,要么患病。即便如此,在我们前面排队等待的申请者还有200多人。我丈夫在网上找到收养孩子的信息,我们试着联系了对方,并在一些论坛和社交网络上留下了我们的资料,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结果。大部分提供信息的都是骗子。”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0月2日报道,说这番话的人是薛(音)女士,今年38岁,来自重庆。她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在几个月内收养一名女童。由于等待收养子女的中国父母越来越多,通过官方渠道的收养变得愈发困难,于是通过互联网收养孩子的做法应运而生。
西安交通大学的人口问题专家姜全保指出,通过互联网收养孩子的现象始于差不多十年前,但增长迅猛。姜全保说:“由于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所以通过这一渠道收养子女的现象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报道称,独生子女政策和社会的快速老龄化推动了收养需求的增长。但这方面依旧供小于求,相关手续不仅繁冗,而且昂贵。中国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全国共有孤儿50.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孤儿仅有9.2万人。这一年全国办理家庭收养登记2.2万件。
互联网收养逐渐填补了供需之间的空白。有意收养的父母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各种论坛,上面有提供收养信息的广告。在海南打工的一位余(音)姓女性在一则广告中声称,她打算将两个孩子中的一个送养,这是个“身体完全健康”的一岁男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通过网络的收养行为“十分危险,无法确保被收养儿童的最基本权益”。对收养申请人的资格不加以审核,儿童的权益被置于法律的边缘,而且经常涉及巨额款项的支付。
专门处理打击贩卖人口案件的律师张志伟(音)表示,互联网收养的背后隐藏着大量贩卖未成年人案件。许多犯罪分子利用这一渠道“出手”被拐卖儿童。
报道称,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拐卖儿童问题。当局2013年发布了一项反对拐卖人口的行动计划,媒体经常公布警方破获拐卖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的情况。不止一起案例证明,互联网充当了拐卖儿童的工具。
资料图片:吉林省孤儿学校小学部教师田瑛琦在为学生上课。新华社记者 张楠摄
男子被拐27年认出 5岁时在放学路上被拐
被拐27年认出 5岁时在放学路上被拐
男子被拐27年认出家人,“就是他了,不用比对DNA,我一看就知道!”刘波的亲生父亲刘跃贵擦着眼泪说到。这一幕场景感动网友。刘跃贵说,27年来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儿子的脚步,他相信儿子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9月22日,久别家乡的张彦国(刘波)终于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老家,见到了自己梦里见过无数次的爸妈。
27年前的四川雁江区堪嘉镇,5岁的刘波和7岁的刘军走在幼儿园放学的路上,这时一个“叔叔”走过来说他和他们的爸爸认识,要带他们去找爸爸。走了一段路后,“叔叔”拿钱给刘军让他去买东西,信以为真的刘军便离开了。等他转过身来时,弟弟已经被那个“叔叔”抱走了。刘军边哭边追,追了50米左右,就看不见弟弟了。刘军赶紧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弟弟被人拐走了。
如今,一家人终于团聚,抱着弟弟痛苦的刘军激动得站都站不稳了,“弟弟,你终于回来了!我内疚了整整27年,每天都在想你,想你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当时就是因为我的疏忽你才会被拐。”
“你的养父母照顾了你27年,你也一定要孝敬他们。”刘跃贵夫妻俩边和刘波吃着饭边叮嘱着刘波。刘波告诉记者,他的养父母已经67岁了,他此次寻亲没有告诉他们,以后会找机会告诉养父母:“虽然我找到了亲生父母,但他们也是我的父母。”
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分局打拐民警黄荣成表示,双方DNA比对结果相似度高达99.999999%,支持刘跃贵是张彦国的生物学父亲。
深圳一名6岁女童疑被拐走 犯罪嫌疑人在东莞落网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官方微博消息,9月17日18时许,深圳市光明警方接到李某波报案称其女儿李某佳(6岁,四川人)走失。接报后警方立即组织警力走访调查,并发动群众寻找。19日,警方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并将李某佳寻回。
经初查,李某佳疑似于17日上午8时许在长圳旧村B区某出租屋楼下被一名黑衣男子带走。光明警方在市局有关单位和东莞警方的支持下,于9月19日上午9时许,在东莞市石排镇石排村富华新村某旅馆将犯罪嫌疑人罗某弟(男,27岁,广西人)抓获,并将李某佳寻回。
目前,李某佳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犯罪嫌疑人罗某弟因涉嫌拐卖儿童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广西特大跨国拐卖婴儿案 不明国籍女主犯被执行死刑
中新社防城港8月16日电 (李敏军 吴凰汇 赵日友)经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16日依法对“6·8”特大跨国拐卖婴儿案外籍女主犯黄清恒执行死刑。当天,法院安排越语翻译人员为黄清恒翻译刑事裁定书内容。
16日10时许,防城港市中级法院审判长宣读最高法刑事裁定书,黄清恒全程低头,面无表情。看守所民警透露,黄清恒在看押期间表现良好,但最放心不下自己的三个女儿,曾多次提出要与女儿会面。
自称1982年2月2日出生的黄清恒,住在越南一村庄,国籍不明。法院判决书指出,自2010年起,黄清恒在得知广东揭阳等地少数家庭有收养婴儿的愿望后,产生了从越南组织婴儿到广东省揭阳市出卖,或组织越南籍孕妇到中国待产,分娩后再将婴儿卖出的犯意。
2010年期间,黄清恒经与黄曼丽共谋,两人开始共同实施拐卖婴儿的犯罪行为。2011年,黄清恒、黄曼丽与阮氏军相识后又与其共谋达成拐卖婴幼儿的合意,并逐渐发展20余人形成一个拐卖儿童的犯罪团伙,共同参与犯罪,开始从越南经广西东兴市向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等地接送、中转、贩卖儿童,或组织越南籍孕妇到中国待产,产后再将婴儿卖出。
从2010年至案发,该团伙共出卖儿童20余名,其中,中国警方解救出11名涉案儿童,被解救的婴儿有10名是越南籍,最小的出生只有10天左右,最大的7个月左右,多数患有肺炎等疾病。被解救的越南籍婴儿已由中方正式移交给越方。
2014年5月16日,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拐卖儿童罪,一审判处被告人黄清恒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黄清恒不服,提出上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于2015年1月26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黄清恒为牟取非法利益,伙同他人联系、中转、贩卖多名婴儿,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并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黄清恒拐卖婴幼儿16起22人,其中12名婴儿下落不明,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依法惩处。
据此,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被告人黄清恒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的刑事判决。(完)
外媒:中国女子被指拐骗菲律宾人赴华打黑工 遭菲追缉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外媒称,菲律宾移民局的探员已在追缉一名涉嫌为菲律宾一个贩卖人口集团工作的中国女子。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28日报道,该名女子的身份已被保密,以避免影响此次行动,她被指把一名菲律宾女子带到中国非法打工,然后把该菲律宾女子遗弃在当地。
报道称,该菲律宾女子在北京被捕并被拘留了2个月,她最近被遣返回菲。她向菲律宾移民局回顾了她的遭遇,这使移民局展开追缉行动。
移民局长莫仁地说,根据受害人提供的资料,她和嫌犯于去年10月15日前往中国。
可是,在她们抵达中国后,该嫌犯在没有为她申请签证续期及工作签证的情况下,把她留在中国并且自己返回了马尼拉。
因此,她其后因非法居留被中国当局拘留。
报道称,她在获释后向菲律宾驻北京大使馆求助,大使馆为她提供了旅游证件,以便用于返回菲律宾。
莫仁地说,该名中国女子被怀疑是马尼拉市一个贩卖人口集团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