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46702,.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2016-12-07 09:56:16 ,.贾兆恒,.贾兆恒,.middle

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战国时期,战乱纷起,各国征战不断,可谓是战火连天。而在这乱世中,有四名大将,他们的存在使得自己的国家免受伤害,每一次的战争都以胜利告终,这样的大将无愧为战神之称。

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战神 廉颇才 第三 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唐德宗时将廉颇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廉颇为临城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战神 廉颇才 第三 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白起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故《战国策》中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战神 廉颇才 第三 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李牧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

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苏洵说:“洎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前一句说得有道理,如果不杀李牧,秦赵还得比一下高低。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述赞》中说:“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战神 廉颇才 第三 战国4大不败战神 廉颇才排到第三

    (以上图片、内容均来自于光明网 历史频道)

责任编辑:贾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