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35697,.台媒:大陆在建两款“最先进”核潜艇 两年后下水,.2016-10-24 13:09:59 ,.204250,.李鹏宇,.middle

台媒:大陆在建两款“最先进”核潜艇 两年后下水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台媒称,大陆正在建造最先进的潜艇,型号为095的隋级和096的唐级,这两款潜艇建成后,将对美国构成很大威胁。

据台湾“中央社”10月22日报道称,香港军事专家梁国梁22向“中央社”记者证实,这两种新型潜艇正在建造中,相信两年后将可下水。

他说,隋级为攻击型核潜艇,唐级为战略核潜艇,它们可以对美国构成很大威胁,原因是这两款潜艇的技术指标很高。

梁国梁表示,简单而言,隋级潜艇的技术指标至少要比肩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唐级的则比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有所超越。

据分析,其技术指标高,体现在大功率反应堆技术、超大直径耐压壳体制造技术、声呐监测技术和潜艇静音技术。

此外,射程1.5万公里的巨浪-3潜射型洲际导弹已开发成功,为隋、唐级潜艇的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梁国梁说,这两种潜艇正在辽宁葫芦岛渤海造船厂建造,这里的新厂房可同时建造两艘核潜艇,每两年可生产两到三艘。

据分析,隋、唐级可算是大陆四代级潜艇,其中唐级的建造目标是在未来30年内保证其技术仍在世界前端。

报道称,具体性能而言,隋级潜艇将一破传统,改用单壳体设计,而单壳体湿表面积少、航行阻力小、噪音低。该潜艇还将装配第四代大功率反应堆,采用喷水式推进技术,水下最大航速可达35节。

据说,从上述指标看,隋级是专为猎杀核动力航空母舰、核潜艇而设计的“水下猎手”。

在武器方面,隋级潜艇的前端有6具533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可装备大陆目前最先进的鱼-11鱼雷。据说,鱼-11相当先进,采用尾流归向导引发动攻击。

隋级潜艇还有8具导弹垂直发射管,可以发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以反制敌方反潜力量的攻击。

唐级战略核潜艇也采用单壳体设计,采用12米超大直径耐压壳体,比隋级大两级(即2米)。

唐级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而此前的夏级和晋级只有12个,它可装备16枚巨浪-3或巨浪-3A潜射洲际导弹。

巨浪-3采用东风-41洲际导弹的2.78米直径药柱,可能就是潜射型的东风-41,比美国威力强大的“三叉戟”-2导弹的2.2米直径大。

所以,两者同样是13米长、同样是多弹头,巨浪-3射程比“三叉戟”-2更远,据称可达到1.5万公里,是现今世界射程最远的潜射洲际导弹,如果这种导弹在大陆近海发射,完全可以打击到美国本土的目标。

梁国梁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先前公开宣布其研制的直径3米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试验成功,有可能用在研制中的巨浪-3A上,那么巨浪-3A的威力将会更强。

2013年10月27日,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劈波斩浪(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走近中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

祖国美丽的海岸线上,峰峦叠嶂中潜藏着一支神秘的部队——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核潜艇官兵在大洋深处追逐中国梦、强军梦,铸就共和国海上核盾牌。图为准备下潜的核潜艇。新华社发(乔天富 摄)

基地官兵开展海上核安全救护演练。新华社发(王松岐 摄)

战略导弹核潜艇劈波斩浪(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核潜艇与常规潜艇大洋练兵。新华社发(龙运河 摄)

1988年,战略导弹核潜艇发射运载火箭取得成功。新华社发(龙运河 摄)

威武的核潜艇官兵。新华社发(乔天富 摄)

基地官兵进行核沾染洗消训练。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基地官兵进行核沾染洗消训练。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核潜艇官兵的水下“快”餐。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中国核潜艇挂国旗高调通过马六甲海峡

港媒称,解放军南海舰队潜舰编队日前通过马六甲海峡,该编队包括攻击核潜艇409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和远洋打捞救生船“永兴岛号”。

据香港《明报》网站6月27日报道,印尼海军发言人苏吉托上校称,这可能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一部分。他说:“印尼海军的一些军舰和巡逻机24日目睹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通过了班达亚齐水域。只要中国海军是无害通过,当然没问题。”

印尼媒体称,这或许是对最近中国和印尼在纳土纳群岛海域发生摩擦的回应。

苏吉托上校表示,中国海军并未接近纳土纳群岛,“只要不违反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任何国家的军舰都有权利在纳土纳群岛海域无害通过。”

美军杀手核潜艇半小时灭敌200座城市

如果要问目前人类武库中有哪种武器可算是“顶级大杀器”?答案非美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莫属。本组图就此为您简析。图为俄亥俄级核潜艇标准照。

俄亥俄级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通用电船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发并制造,首艇俄亥俄号于1981年服役。该级是美军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共建造18艘,全部在役。俄亥俄级全长170米,全宽13米,吃水10.8米,水下满载排水量1.87万吨;艇上搭载有一台S8G PWR压水堆,采用单轴单个7叶螺旋桨推进,水下最大航速25节。

每艘俄亥俄级核潜艇都配备有24个“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对称于中心线平行布置,共搭载有24枚“三叉戟II”D5潜射核导弹,每枚最多可载12个分导核弹头,条约限制为8个,共计192个分导核弹头。图为俄亥俄级潜艇开启全部发射筒的壮观场面。

“三叉戟II”D5是“三叉戟II”系列潜射弹道导弹的最新型号,其最大射程可达1.1万千米,可携带8个W76分导核弹头(单个当量可达10万吨TNT),按美军宣传数据,其圆概率误差(打击精度)可控制在90米内。图为“三叉戟II”D5潜射弹道导弹出水点火瞬间。

图为“三叉戟II”D5弹道导弹结构示意图,该型导弹由洛马公司研发,采用三级固体燃料推进,于1990年投入服役,每枚导弹造价约3700万美元。

根据美军公开资料显示,按理论计算,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发射的24枚“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可在半小时内毁灭敌方200至300座中大型城市,因此该级核潜艇被外媒评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图为美军巡逻机拍摄的“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的分导弹头连续命中靶场资料图,需要指出的是,实战情况下,分导弹头的落点不会如此密集。

本图详细列举了俄亥俄级的详细技术参数。

这张对比图形象展示了俄亥俄级核潜艇与俄军核潜艇的尺寸对比,尽管俄军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满载水下排水量(4.6万吨)和艇长(175米)都要强于俄亥俄级,但比拼搭载导弹数量,俄亥俄级还是略胜一筹(台风级最多可搭载20枚潜射弹道导弹)。

图为2012年公开的俄亥俄级“佛罗里达”号核潜艇的驾驶舱资料图,和世界现役各国的核潜艇一样,俄亥俄级的操舵也采用了类似飞机的驾驶杆。

图为俄亥俄级核潜艇的作战指挥中心。

图为美海军高官视察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居住区,为缓解长时间的航行疲劳,俄亥俄级采用了2组人员定期轮换制,分别代号“蓝队”和“金队”。

按原计划,俄亥俄级包括首艇在内的早期4艘核潜艇将于2002年退役,但美海军后来提出了将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的项目,而原定退役的4艘核潜艇刚好成为了该项目的试验平台。经过改装后,俄亥俄号拆除了22个“三叉戟”II发射筒,换装了新型垂发导弹系统(VLS),每个配有7枚战斧巡航导弹,共计154枚。

换装了“战斧”巡航导弹后,实际是增强了俄亥俄级的作战灵活度,可不再执行单一的战略核威慑任务,转而投入到常规局部战争中。理论上讲,一艘搭载154枚“战斧”导弹的核潜艇的威慑力,并不亚于战略导弹核潜艇。图为俄亥俄级SSGN搭载的新型七联装VLS,右上图为新VLS与原有的“三叉戟”II导弹发射筒对比。

图为俄亥俄级SSGN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想象图。现实中,完成SSGN改装后的“佛罗里达”号核潜艇已于2011年3月首次投入实战,参与了美军空袭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行动,发射了多枚“战斧”巡航导弹。

经过SSGN改装后,4艘俄亥俄级在增加常规打击能力的同时,还增加了搭载“海豹”特战队(最多66人)的渗透作战能力。实际未经过SSGN改装的俄亥俄级也能执行类似任务。图为“路易斯安那”号(SSBN-743)与“海豹”蛙人潜艇协同作战艺术图。

执行“海豹”特种渗透任务时,俄亥俄级通常会在指挥围壳后部增设两个蛙人潜艇(SDV)掩蔽舱。

图为“海豹”特战队员操作SDV蛙人潜艇从俄亥俄级核潜艇上出动。

图为1981年11月通用电船造船厂,俄亥俄号(SSBN-726)服役前夕资料图,旁边可见正在建造中的同级艇“佐治亚”号,艇身上还有“祝好运”(GOOD LUCK)的标语。

图为某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在船坞内维护的资料图,可见后方导弹发射筒已全部开启。

看完了现实中的俄亥俄级,我们再来看俄亥俄级在娱乐作品中的表现。这类题材首推1995年上映的《红潮风暴》,本片由著名导演托尼·斯科特(代表作《壮志凌云》)执导,丹泽尔·华盛顿和吉恩·哈克曼主演,剧情围绕俄亥俄级“阿拉巴马”号核潜艇的艇长和大副在使用核武器上存在矛盾展开。

图为影片中,“阿拉巴马”号出航前,艇长在暴雨中向艇员们发布动员令。一旁可见俄亥俄级巨大的围壳舵。

俄公园有战略核潜艇?可带16枚核导弹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著名的二战胜利公园内,有一个独特的纪念碑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本期的主角,“喀山”号(K-403)核潜艇的指挥围壳。 图为保存在公园内的指挥围壳,左侧为该艇配备的53型533毫米重型鱼雷,右侧为水雷。

“喀山”号为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667A型(北约代号杨基级,Yankee Class,简称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Y级是苏联研发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也是苏联海军历史上服役数量最多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共建成服役了34艘。 图为苏联Y级I型弹道导弹核潜艇航拍图。

Y级核潜艇全长132米,全宽11.6米,吃水8米,水下排水量9300吨,搭载有2座VM-4压水堆,采用双轴推进方式,水下最大航速27节。图为Y级核潜艇多视线图。

Y级核潜艇的主武器为16枚SS-N-6潜射弹道导弹,还配备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图为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SS-N-6潜射弹道导弹想象图。

作为Y级核潜艇的主武器,R-27(北约代号SS-N-6)潜射弹道导弹采用液体燃料推进,惯性制导,最大射程2400千米,可搭载1个1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图为SS-N-6弹道导弹示意图。

图为正在进行地面检测的SS-N-6导弹资料图,小图为后期分导弹头改进型。

图为北约反潜巡逻机拍摄的苏联Y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资料图。

“喀山”号核潜艇于1971年8月服役,直到2005年才退役,后于2010年被拆解,只留下了这个指挥围壳作为纪念。图为“喀山号”的指挥围壳正面照,正上方可见俄罗斯海军的双头鹰徽标。

图为船坞中的Y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喀山号”指挥围壳特写照,可见一侧巨大的围壳舵。

图为如同小型飞机的主翼般大小的大型围壳舵。

图为“喀山”号艇徽。

位于指挥围壳一侧的耐压舱门。

从尾部拍摄的“喀山”号指挥围壳。

图为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彩照。

图为Y级K-420号核潜艇模型。

图为Y级K-420号核潜艇模型。

图为Y级K-420号核潜艇模型后视图。

责任编辑: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