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谈岛内媚日“去中”:播撒仇恨必被仇恨吞噬
图为台南市长赖清德在2011年陪同日本官员参拜八田与一铜像。(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海外网4月26日电 国台办26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针对岛内出现的“媚日”、“去中国化”现象并存的问题,作出相关回应。
有记者提问发言人,我们有留意到最近台湾内部出现了“媚日”和“去中”这样并存的情况,比如郑成功祭典降格,以及八田与一铜像被砍头等问题,在岛内引发了连串的风波,特别是台南市长赖清德更是亲自向日方写信做说明,请问发言人对这种一边“媚日”,一边“去中”的状况如何评价?谢谢。
马晓光表示,长期以来“台独”分裂势力以“皇民史观”、“台独史观”误导台湾民众,扭曲价值观念,造成严重的社会对立。借用台湾媒体的一句话来评论,“播撒仇恨者必将被仇恨所吞噬。”
相关新闻:蔡当局首次降级郑成功祭典规格 被指“去中国化”
海外网4月24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郑成功祭典每年4月29日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举行,往年都由台当局派“内政部长”主祭。而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长叶泽山表示,已接到台台“内政部”通知,今年改由台南市长赖清德主持祭典。这一决定打破长达54年的“中枢主祭”惯例,地方文化界人士认为祭典位阶降级。
台湾少数民族称遭迫害 祭典内容缩水
据报道,从1946年起,每年由台“官方”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举办郑成功祭典,当时是由台南市政府主办。1962年台湾省议会提议由“中枢”派要员主持祭典,以示隆重。1963年,台“行政院会”决议,由台当局派员主祭,50多年来都是由“内政部长”主祭。
今年是郑成功开台356周年,循例将于4月29日上午9时在延平郡王祠举办“郑成功中枢祭典”,但台“内政部长”叶俊荣已决定不主持祭典,改由台南市长赖清德主祭,因此不再是“中枢祭典”。
此前,去年8月,蔡英文曾以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对台湾少数民族道歉时称“荷兰及郑成功政权对平埔族群屠杀和经济剥削”,台湾各地少数民族团体也称台当局“应该正视郑成功迫害台少数民族的历史”,并有台少数民族“立委”在台“立法院”质询要求叶俊荣不要再祭拜郑成功。
台南市政府从2000年起每年配合郑成功祭典举办郑成功文化节活动,过去每年的郑成功文化节活动都相当盛大,甚至邀请与郑成功历史背景有关的地方派人参与,如郑成功出生地的日本平户市、故乡福建泉州南安及金门,还曾打造一艘复古台湾船“成功号”出海航行,象征郑成功精神。
今年台南市政府虽也配合郑成功祭典举办文化节,但内容明显没有往年那么丰富,从4月29日到30日,只在延平郡王祠、郑成功文化物馆、赤崁楼等地,举办相关活动。
办郑成功祭典 台民间热情不减
相对于台官方今年对郑成功祭典及郑成功文化节明显降温,台民间对郑成功的信仰及相关纪念活动热情不减。台南市郑成功祖庙举办铁马护驾全台绕境祈安赐福活动,在台南大街小巷有“台南迓成功”的嘉年华踩街游行,台南市街道也竖起牌楼、张灯结彩欢迎各地奉祀郑成功庙宇回祖庙进香。
位于台南市忠义路的郑成功祖庙是各地奉祀郑成功的“娘家”,每年配合4月29日郑成功祭典,都有来自海峡两岸、东南亚、美国等各地祭拜郑成功的庙宇神轿回祖庙祭祖。今年,为庆祝郑成功开台356周年,郑成功祖庙特地募资到福建厦门,按照古法打造一艘完全靠风帆动力的木船,已提前从厦门启航到台南安平港,体验先民冒险渡海赴台的艰辛。这艘木船25日会到安平港,上岸后,将停放在郑成功祖庙前。28日各地神轿会到祖庙会香,神像入庙安座、宴王。
4月29日,在延平郡王祠祭典后,各地郑成功庙宇神轿一起在台南市大街小巷踩街游行。30日上午,将在郑成功庙举办“迈向成功之路”青年文创论坛。
台学者:台当局“妖魔化”郑成功
针对今年4月29日举行的郑成功祭典,蔡当局将取消长达54年的“中枢主祭”惯例,“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历史学者戚嘉林博士23日表示,此乃绿营出自“大战略”的作法,意在切断两岸的历史认同、共同记忆,通过把原本正面形象的郑成功“妖魔化”,先从细腻的部分开始,像切香肠一样步步进逼。
戚嘉林强调,台“内政部”官员不应采取扭曲历史、概括承受的方式,尤其“不能用某一族群来否定另一族群的历史,配合当下的政治生态”,不应该只为一时的政治利益,不惜撕裂台湾各族群的和谐、造成道德混淆。
戚嘉林表示,1661年郑成功率军登陆台湾时,并未如现今“绿委”所言,“平埔族人口耳相传,郑成功大军烧杀掳掠,为杀害台少数民族祖先的凶手”,而是与台少数民族宣示友好,“再三下令军民屯垦,不许混圈土民及百姓现耕田地”,郑成功并厚宴各社长老,赠予袍帽靴带,所以“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
戚嘉林认为,以往郑成功祭典由“中枢”主祭,乃是基于推崇普世的“忠义”、“气节”价值,而且郑成功集闽南文化、中原文化于一身,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气息,纪念郑成功即是“彰显闽南文化”,况且多元与平行式的肯定并不相悖。戚嘉林指出,汉人、台少数民族已通婚300年,何苦为“去中”而否定汉人祖先的历史,刻意挑起族群仇恨?
戚嘉林还提到,绿营深究当年族群间恩怨的同时,为何不批判日据时期“理蕃政策”下,日本人用“国家机器”对台湾少数民族展开的八年屠杀?其史观出于政治意图的“选择性”由此可见一斑。(海外网 姜舒译)
相关新闻:日殖民者铜像被砍头 赖清德称不影响“台日友好”
海外网4月18日电 据台媒报道,对于被视为“台日友好象征”的日籍水利工程师八田与一铜像16日遭“斩首”,台南市长赖清德17日晚通过台南市政府新闻处称,“台、日”友好、稳定的关系不是任何“亲中仇日”的情绪性行为能够破坏的,也会让“台日合作”更加巩固。
八田与一铜像被破坏 赖清德立即指示破案修复
据报道,台南市政府表示,位于乌山头八田与一纪念园区的八田与一铜像遭到破坏,赖清德市长第一时间成立项目小组,指示务必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迅速完成修复铜像,让每年5月8日定期举办的八田与一追思会顺利进行;第二是请警方成立项目小组,迅速破案。
台南市政府称,台南市警察局在接获市长责成成立项目小组全力侦办后,警局鉴识中心随即针对铜像周围详细采证勘验,并采获相关迹证,项目小组地毯式查访游客、周边居民并调阅路口及相关监视录像影像,抽丝剥茧于16日晚即已锁定重嫌,17日上午警局便派项目小组北上约谈嫌犯李承龙,并于中午顺利将涉嫌人带回台南侦办。台南市政府表示,“警方的办案效率令人肯定。”
赖清德则称,“数十年来,台、日所形成的这份友好、稳定的关系,不是任何‘亲中仇日’的情绪性行为能够破坏的;反而会让更多人了解八田与一的贡献,也会让‘台日合作’更加巩固。”赖清德还表示,有信心完成铜像修复,如期在5月8号顺利举行八田与一追思纪念活动。
绿营被批“双重标准”:砍蒋介石铜像怎么不见警察破案?
日籍水利工程师八田与一在台湾日据时期规划兴建乌山头水库及嘉南大圳,因而被称为“乌山头水库之父”,在水库内的八田与一塑像,向来被视为“台日友好象征”。而据台湾“中央社”17日报道,一般日本民众对八田与一并不熟悉,日本媒体报道此事后,有网友解释,八田与一在台湾连教科书都有介绍。
16日早上6时许,一名台“农田水利会”会务委员发现乌山头水库内八田与一铜像被“斩首”。随后,前台北市议员李承龙17日下午在脸书上表示,“不瞒大家说是我做的。” 随后台北市警察局中正一分局证实,李承龙确实在下午1时许到中正一分局自首。
对此,台湾网友留言表示,“之前砍蒋介石铜像的,怎么不见警察去破案”?而八田与一铜像被砍后,绿营急忙进行调查修复,更被网友批为“双重标准”。
对于八田与一铜像被砍、绿营忙修复一事,台湾《旺报》17日发表评论表示,从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以来,台当局有意无意地抬高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的贡献,八田与一的神格化就在这样背景下被刻意突出。日本建设台湾是基于殖民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却被台湾当权者刻意地美化了。台湾资深媒体人戚嘉林16日则在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指出,历史真相是,嘉南大圳是为日本谋福利,当时台米大肆输出日本,输日量最多时超过总产量的一半。日据时代日人在台努力发展农业的目的,其实是为日本本土的日本国民谋福利,而非为台人谋福利。评论呼吁,台湾人不要被人压榨欺侮还要歌颂别人,甚至极力片面美化颂扬日据时期农业建设的成就,让日本人看不起,也愧对自己。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对此表示,主张“台独”的赖清德漠视孙中山先生铜像遭破坏,大动作要求警方查办殖民者八田与一铜像遭破坏事件,似乎并不奇怪。最奇怪的,就是主张“台独”的赖清德在自己的政党完全执政后,却不赶快要求自己的党团修改“一中”的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似乎透过扭曲历史,美化八田与一的功劳,才是赖清德敢走的“台独”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