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宜兰县苏澳镇白米社区:一双木屐走出一条乡村复兴路
在木屐馆,游客与一双巨型木屐合影。
当地居民设计的袖珍木屐,可以作为钥匙扣随身携带。
白米社区邀请老手工艺人,利用后山上的林木资源,教授村民木屐制作技艺。图为老手工艺人在制作木屐。
木屐馆工作人员在展示木屐制作技艺,用锉刀打磨鞋底,保证鞋底的舒适度。
东南网3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记者 刘深魁 文/图)
核心提示:
台湾宜兰县苏澳镇白米社区曾经处处是矿石厂、水泥厂,污水横流、烟尘弥漫,社区环境恶劣,居民纷纷外迁。如今,这里结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创意,培育出木屐全产业链,成功从岛内污染最严重的小区,蜕变为生态环境舒适、人文环境优美的“木屐之乡”,成为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经典案例。
环境,从治污开始
“咔嗒、咔嗒”的木屐声,从白米社区的街头巷尾传来,只见游客们一个个脚踩五颜六色的木屐,穿梭在幽深静谧的石板路间,尽情地观赏,拍照留念。
眼前的白米社区山清水秀、游人如织,可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以前的光景绝非如此。20多年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村民甚至自嘲为“垃圾里”。
白米社区地处白米溪冲积河谷,整个地形呈现出“瓮”的形状,因此旧称“白米瓮”。这个“白米”并非指“大米”,而是指当地盛产石灰矿产。矿产给当地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却对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危害。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句话成了小区的真实写照。几十年里,当地开了十多家矿石加工厂,使这里成了全台落尘量最大的矿业区,居民开始外迁,社区由此没落。
1993年,为了找回社区的生机,村民牵头成立“白米社区发展协会”,从环境监控入手,向污染宣战。但由于大量居民搬离社区,协会缺少足够的人手与污染企业交涉,社区营造困难重重。
“经过商议,我们决定调整社区营造的方向,采取‘先改造小区、再要求厂方’的策略。”白米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林瑞木介绍说,第一步社区居民先对当地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减少水泥制造和采矿业对环境的污染;接着,复兴旧时“白米瓮”的木屐产业,作为社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第三步,说服矿石业者加入绿色产业计划,一同经营木屐产业,逐步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重生,从木屐做起
一个木屐产业,能复活一个村落吗?
“白米瓮,做柴屐;偷剉柴,山林捉。”在白米社区采访,经常会听到这句自日据时代流传至今的俚语,说的是当时日本人管制台湾林木甚严,木匠无法取得制造木屐所需的足量木材,便冒着被抓的风险上山砍柴。
一句俚语,道出了白米社区悠久的产业源流,也让白米社区发展协会看到了在地资源的优势所在。
“居民先从历史资料中挖掘产业线索,后来发现后山出产一种名叫‘江某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很适合做木屐,于是决定利用这项资源进行产业开发。”白米木屐合作社理事长邹金玉说,社区邀请陈信雄、李政吉等老手工艺人,利用后山上的林木资源,教授村民木屐制作技艺,重振木屐产业。
1998年,木屐合作社推出《白米社区产业文化推展辅导计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木屐工艺传承、进行产销制度规划,开发木屐舞培训、乡土导览活动等。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家庭加入产业辅导计划,参与彩绘木屐生产研习班,并发挥居民创意制作出巨型木屐、彩绘木屐、鸳鸯木屐、袖珍木屐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产品,一下子打开了游客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随着木屐花样越来越多,如何向游客进行集中展示和推广,成了社区营造的重点。不久,“白米木屐馆”应运而生,成为全台首座木屐博物馆。“展馆一是展示在地文化和木屐产业发展历程;二是提供场所让艺人传习木屐制作工艺;三是展示、售卖木屐产品,吸引游客参与进行DIY创作、亲子互动等。”说起木屐馆扮演的角色,白米社区发展协会导览组长萧玉珠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生产、制作、销售木屐,白米社区面貌如今焕然一新,不仅吸引来了人潮,也催生了钱潮。
“木屐馆是白米社区的观光招牌,每年吸引10多万人次的游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萧玉珠介绍说,木屐馆为游客提供了四类旅游套餐行程,价格在每人150元至600元(新台币,下同)之间,内容包括木屐体验活动、DIY工艺制作、社区生态解说等,仅此一项年营收达上千万元。另外,产品销售方面,木屐馆一年卖出超过5万双大小木屐,这笔收入除了回馈给居民,还有一部分纳入公共服务基金,用于推动社区营造。
产业,让年轻人回流
35岁的曾柏凯在白米木屐馆担任电烧工艺师,负责在木屐上电烧艺术图案,并教授孩子们如何DIY。攻读商业设计的他,曾在大都市打拼多年,听说家乡的木屐馆可以发挥专长,便辞去工作返乡,如今日子过得自在而满足。
像曾柏凯这样加入“回流大军”的年轻人,在白米社区还有很多。木屐让白米社区开始发光,以前到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木屐产业带来的生机,开始陆续回流。有的选择在木屐馆或社区任职,有的开起木屐工作坊,还有的留下来开设公司,做文创、旅游导览等工作。
目前,在白米社区,多样化的产品让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让社区产业的基础更加稳固。以数字为例,70%以上的居民都在从事与木屐有关的行业,100多户家庭和商铺加入木屐合作社。仅木屐馆就为本地青年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让年轻人愿意扎根故乡。
年轻人回流,也让木屐玩出了更多新花样。在年轻人的倡导下,以“木屐新花样”为主题的“苏澳镇白米文化祭”,每年都在社区上演,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参与。其间,社区举办特展,展示新式木屐及文创商品;组织木屐舞表演、木屐竞赛及园游会,扩大游客参与度;与青年设计师合作,开发木屐系列伴手礼等。
“我们期盼,透过文化祭的创意与创新,让更多年轻人回流,发现木屐村之美。”邹金玉说。
年轻人愿意回流,社区越来越有活力。林瑞木表示,20多年来白米社区围绕木屐讲故事,成功让木屐艺术化、生活化、精致化,既复兴了木屐产业,也带动了旅游、餐饮、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创造了可观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外迁的人群逐渐回流,原本没落的社区复活了。
采访手记>>>
产业培育是社区营造的核心
台湾的乡村社区营造始于20年前。时至今日,台湾的乡村社区营造运动仍旧方兴未艾,产生的效益有产业的、有文化的、有生态的,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其最有意义的部分是“活化产业”和“造人”。因为有了产业的带动,有了居民的参与,社区营造才能成功。
所谓“活化产业”是指,因地制宜地培育在地产业,从而带动村落的复兴。“造人”则是培养居民的参与意识和集体意识,建立“人与土地”及“人与产业”的感情连接,从而调动全体民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是木屐让白米社区脱胎换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流。在我看来,培育产业就是社区营造的核心所在。”在采访中,白米社区工作人员不止一次说道,产业弱化是白米社区凋敝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唯有复兴了在地经济,才有可能创作出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才能留住年轻人,社区营造才有可持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