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27538,.朱德从护国名将到新中国开国元帅的传奇一生,.2015-07-13 08:36:36 ,.103793,.乔畅、孙晓璇,.middle

朱德从护国名将到新中国开国元帅的传奇一生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他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阶段,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崇敬。

授衔仪式

建国初期,为适应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决定实施军衔制。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元帅授衔典礼。为表彰朱德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毛泽东向他授予元帅命令状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从此,朱德作为十大元帅之首载入共和国的史册。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09年11月,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久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积极参加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云南起义中,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朱德驰骋疆场,骁勇善战,成为战绩显赫的护国名将。

 

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的胜利,没能使中国摆脱黑暗。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使朱德在徘徊和苦闷中看到希望。1922年,朱德放弃滇军少将旅长的高官厚禄,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由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从此,朱德由一名爱国名将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义无反顾地走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的伟大道路。

1930年8月,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他先后与毛泽东、周恩来指挥中央红军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的“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遵义会议上,朱德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途中,他同红军将士生死与共,翻雪山,过草地,经受住艰难困苦的考验。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团结红二、四方面军,最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的会师。毛泽东赞誉他“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940年,朱德从太行前线回到延安,协助毛泽东领导各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战争。为克服陕甘宁边区严重经济困难,朱德提出“屯田军垦”的重要主张,亲自指导开垦南泥湾,推动大生产运动,形成宝贵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人民军队一个光荣传统。1942年,续范亭赋诗《赠朱总司令》一首:“敌后撑持不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在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石家庄战役,这是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攻打国民党军队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时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非常重视,亲临华北前线,进行战斗动员和攻坚准备。我军采取坑道作业、对壕作业、连续爆破、集中兵力和集中各种火力突破一点等攻坚战术,经过六昼夜激战,取得石家庄战役的胜利,创造了野战军攻占坚固设防大城市的成功先例。从此,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1947年11月,朱德欣喜赋诗《攻克石门》一首:“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继续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为巩固新生政权,朱德在开国大典上检阅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后,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图为:朱德在开国大典上检阅部队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仍然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日夜操劳,经常深入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提供许多真知灼见,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重要贡献。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59年,73岁高龄的朱德在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此后连任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他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朱德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从不动摇,立场坚定。他在耄耋之年,亲笔写下“革命到底”的条幅。这是朱德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伟大情怀。他在周恩来病逝、毛泽东病重的严峻时刻,更是以革命者的坚强意志抱病坚持工作,用实际行动实现了“革命到底”的誓言。

责任编辑:乔畅、孙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