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39905,.泰国政治纷争的最后仲裁人——泰王普密蓬,.2016-10-25 13:58:27 ,.204236,.满晓彤,.middle

泰国政治纷争的最后仲裁人——泰王普密蓬

编者按:据外媒报道,泰国王宫13日发表声明称,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去世,享年88岁。普密蓬是却克里(曼谷王朝)的第9位国王,1946年6月登基,在位70余年,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本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2010年第11期,原标题为:历经19次军事政变的泰国国王普密蓬。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他是泰国人心目中悲天悯人的“神”,城市、乡村、千家万户,人们对着他的肖像顶礼膜拜;他是泰国人慈祥、万能的“父亲”,每当遭遇痛苦、不平,人们会自然地想起他,人们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热爱他,但我就是发自肺腑地爱他!”他就是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

近几年,泰国的政治陷入了一种怪圈,“街头政治”成了家常便饭。但是,街头上以及总理府内的泰国人都清楚,无论多么激烈的争斗,只要军队介入,瞬时就会偃旗息鼓;即便事态恶化到流血冲突的地步,当国王普密蓬一露面,再激愤的民情也会被抚平。

现年83岁的普密蓬国王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也是权威最高的君主。他自1946年登基以来,已经历过20任总理和48届内阁 ,而他亲身经历的19次军事政变已成世界之最。这个令人咋舌的记录是空前的,很有可能也是绝后的。

2010年6月9日,泰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登基60周年“钻石庆典”。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泰国就已经进入了欢庆的气氛。从1月的“泰王杯”高尔夫球赛、5月春耕节上的皇家农耕仪式,到12月即将举行的国王生日音乐会,各种庆祝活动从年初贯穿到年尾。

血雨腥风的历练

1927年12月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诞生了一个叫普密蓬?阿杜德的男婴,这名字在泰语中有“无与伦比的能力”之意。孩子的父亲泰国王子玛希敦?纳宋卡当时正在哈佛医学院念书。不幸的是,这位年轻的王子体质羸弱,在普密蓬两岁时便猝然离世。普密蓬和哥哥、姐姐跟着母亲诗纳卡琳,移居瑞士洛桑。在那里,他们一家人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孩子们每天骑自行车去上课。年轻的王室成员们也逐渐学会了自立、遵守纪律以及帮助生活困难的人们。普密蓬?阿杜德普密蓬?阿杜德普密蓬·阿杜德普密蓬·阿杜德

上世纪20年代末,泰国遭遇了经济危机,泰王拉玛七世(普密蓬的伯父)出于节省开支的初衷,解雇了大量宫中劳力。这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再加上当时糟糕的经济形势,最终导致了1932年夏天的革命,成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府。新政府给了国王两个选择:把权力交给议会继续作国王(君主立宪)或者直接退位。拉玛七世选择了保留王位,并1935年3月2日宣布退位。在他没有任何子嗣的情况下,继承权落到了侄子阿南塔?玛希敦头上。然而,1946年6月9日,21岁的阿南塔神秘地被枪杀于曼谷大王宫的卧室中。被人发现时,他没戴眼镜,背躺在床上,前额和后脑都有弹孔,所以不可能是自杀或是官方解释的那样:在擦洗手枪时走火而被杀,死亡真相至今仍是个巨大的谜团。就在那一天,年仅19岁的普密蓬临危受命,继承了哥哥的王位。

1950年5月5日,普密蓬正式加冕,成为曼谷王朝的拉玛九世,这个王朝已统治泰国200多年。当年6月,普密蓬赴洛桑继续学习,但放弃了过去所学的工程学专业,改学社会学专业。他选修了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律学等专业课程,为将来亲政后更好地治理国家做准备。除此以外,普密蓬国王选修了语言学,英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等多种外语。1951年12月才回国。

可以说,普密蓬是在腥风血雨中走上王位的。当时泰国国内经济、政治形势一片混乱,政府内部腐败蔓延,军人则随时企图发动政变夺权。在普密蓬即位刚一年(1947年),泰国军方就发动政变赶走了总理,二战中附逆日本侵略者而一度失势的军界强人、陆军元帅披汶?颂堪再度得势。年轻的普密蓬国王生平第一次遭逢政变,并在后来59年的时间里又相继遭遇18次政变(其中13次取得成功)。

动荡中充当子民的庇护神

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君主制国家中,泰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国家。在这个同时深受宗教信仰和君主统治影响的国家里,国王作为国人的精神和政治领袖,具有极高的权威,对政治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这一点,英、日等君主制国家的王室均有所不及。英国的女王和日本的天皇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泰国则不然。泰国国王是国家完整统一的代表,拥有批准法案的权力。如果国王认为法案不合适,可以拒绝批准。除非有国会上下两院80%的人同意通过,否则任何一届政府要想撇下国王通过某个法案都是非常困难的。

国王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各种政治力量在权力角逐中都对其不敢小视,因此,他们在政治斗争中都试图依靠、利用甚至操纵国王,但是普密蓬并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

上世纪70年代初,陆军元帅他侬和他的亲家巴博司令形成了一个军人独裁的家族政权。1972年12月,军政府抛出了一个新的临时宪法,规定立法议会完全由军政府任命,其中2/3的成员应来自军队和警察。这一维护独裁统治的临时宪法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抗议。为避免宪法被篡改,1973年10月初,曼谷学生和知识界人士发动了“争取通过永久宪法运动”,13名散发宣传单的学生被捕的消息激起了群众更大的愤慨,抗议示威迅速扩大。10月13日,25万人在曼谷民主纪念碑前集会,形成泰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反政府示威。

面对政府军警和示威群众的紧张对峙,普密蓬决定干预局势。他通过电视和电台警告政府,要避免使用武力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他恳切呼吁:“我仅鉴请各方面人士,应该以理智遏制暴力,使国家迅速恢复常态……”但军事当局不顾国王的劝告,还是向示威的群众开了枪,造成7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普密蓬下令王室卫队打开宫门,让被攻击的学生进入宫中避难,并为他们提供膳食和医疗服务。

当巴博命令军队进行更大规模的镇压时,陆军副司令吉?西瓦拉拒绝服从命令。面对这一僵持状态,普密蓬立即召他侬总理及其内阁成员进宫,要求他侬和巴博为了民族利益和国家稳定辞去总理和副总理职务,最终这两个臭名昭著的军事独裁者被迫流亡国外。国王任命了亲王室的法政大学校长讪耶?探玛塞为总理,组成临时内阁政府,从而结束了26年的军人政治时期。

80年代,在陆军司令炳?廷素拉暖将军的统治下,泰国出现了少有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的局面。尽管如此,也没有完全避免泰国政治中的痼疾——军人政变。

陆军司令炳本应于1980年9月底满60岁时正式退役,但鉴于他的崇高威望和卓著政绩,炳的支持者陆军第一师师长阿铁等主张炳延长一年陆军司令的任期。这引起了炳的另一些支持者少壮派军官组织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会打乱权力的正常移交,也会影响军队的形象。而主张延长的人则认为,炳政府还不够稳定,陆军司令一职的交替应谨慎从事。这一主张得到国王的赞成,结果炳的军职延长了一年。然而,到了1981年初,炳总理的陆军司令任期问题再次被提出,支持者主张再延长一年的任期。这一次,少壮派军官组织不能再容忍了,加之他们对炳的某些亲信不满,于是决定起事。

1981年3月1日晚,少壮派领袖马农等人赶到炳的住处并将其武装封锁,试图强迫说服炳发动自我政变,并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炳总理表示了拒绝。与此同时,陆军副司令讪?集巴滴马在电台宣告军事政变成功,并接管了政府各部门。

普密蓬得知炳总理被扣押后极为愤怒,认为炳是一位富有牺牲精神的实干家,应予以保护,于是立即命令政变集团释放炳,以便国王召见。炳总理趁机十分巧妙地躲开了监视,拜见了国王,并偕同王室成员一起前往炳的权力基地呵叻,即由阿铁领导的第二军区。国王利用该军区的电台表示支持炳总理。在国王这个强大后盾的支持下,炳和阿铁指挥军队向首都的叛军发起反攻,同时在电台号召全国人民忠于国王和政府。两天后,政变集团被粉碎,政变的主要领导人潜逃国外,被捕的42名少壮派军官组织成员被赦免。国王再一次以自己的威望干预了政治,又一次成功地使国家免遭了灾难。

1992年5月,泰国再次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政府的活动, 人数最多时近10万,这也是20年来泰国历时最长的一次政治危机。激烈的流血冲突中,40人被打死,600多人受伤,3000多人被捕,还有多人失踪。5月19日晚,国王召冲突双方领袖素金达和占隆进宫,要求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通过谈判解决危机。电视台直播了整个会面过程,素金达和占隆伏在普密蓬的脚下,聆听教诲和斥责:“你们只想要战胜对方,却不知谁是胜者。因为你们两人都是失败者,人民败给了人民,所产生的损失是全国性的,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想一想,怎么做才能使国家发展……和好吧……”不久之后,政府宣布释放反对派领袖占隆,素金达也宣布辞去总理职务。这是泰国军人淡出政治舞台前的最后一场演出。

60年风雨飘摇中,普密蓬国王一直以立场公正的“最终仲裁者”形象面对社会变革给泰国带来的苦难和进步,并多次在紧要关头出面化险为夷,使泰国人民在国王的庇护下躲过了一次次的劫难。在人民心中,普密蓬国王就是他们的庇护神,危难时刻总会挺身而出。

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

在其他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王室正在走“平民化”的下坡路时,普密蓬国王在泰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却与日俱增,这与他勤政爱民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在位60年,普密蓬国王经常深入偏远农村调查情况,慰问群众;在曼谷王宫创办牛奶厂,种植试验田;在普吉府开辟示范林区和水稻试验田,开展中小型农业科研实验;设立皇家发展研究中心,推动可持续发展;设立远程卫星教育电视台,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每年,他都要从政府拨给王室的经费中拿出很大部分用于兴修水利、建电站。

1950年,普密蓬亲自捐款350万铢用于研制卡介苗,用以防治当时严重威胁泰国人民生命的肺结核病。当霍乱流行时,泰国急需大量生理盐水,因进口产品价钱昂贵而国产生理盐水质量不佳,曾一度使病人过敏并导致休克。普密蓬知道后,亲自指导和研制生产提炼生理盐水的机器设备,使国产生理盐水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为了送医上门,给江河两岸的贫苦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国王倡议并捐资成立皇家医疗卫生队,派遣到泰国红十字会的驳船上,进行沿河服务。

1955年,普密蓬国王一家到泰国东北部出巡,那里是泰国最落后的地方。回到曼谷以后,国王被问及为什么要在这个地区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他的回答铿锵有力:“农民才是泰国的脊梁。”

普密蓬国王在农业方面的贡献不仅为国内民众称赞,国际社会更是好评如潮。2009年5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赴泰国,在华欣王宫为普密蓬国王颁发了全球第一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终生成就奖”。欧洲专利局为普密蓬国王早年发明的人工降雨法申请了专利,他发明的降雨法目前已在法国、奥地利、瑞士、英国和德国等国获得认可并投入使用。

平民王后同情穷人

除了政治的影响力,泰国王室的正面形象也是英日两国的王室无法比拟的。泰国宪法规定,人们不能对国王有任何不敬,说王室的坏话是触犯法律,对王室内部的任何报道都必须是正面的。在泰国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国王、王后的大照片,以及印有王室徽章的黄色旗帜;看电影前要放一个1分钟的短片,观众需要全体起立,向银幕上的普密蓬国王致意;泰国的电视台和电台每天播放《颂圣歌》(歌颂国王的歌曲)。

在泰国人心中,普密蓬国王就是他们的“神”,而诗丽吉王后就是 “在佛像背面贴金叶”,即默默无闻地行善的人。他们的浪漫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1948年,诗丽吉跟着时任泰国驻法大使的父亲住在巴黎,学习钢琴。一天传来消息说,年轻的国王普密蓬要到巴黎买车,父亲要负责接待。这消息让正值豆蔻年华的诗丽吉充满了期待。不巧的是,普密蓬因汽车拋锚迟到了很长时间。那次相见,普密蓬留给诗丽吉的印象是“一张由于疲倦和饥饿而显得不十分愉快的脸”,而诗丽吉“晃着脚,拉着脸,等候拜见国王”的样子也让普密蓬印象深刻。不知为什么,普密蓬那次没买到满意的车,此后诗丽吉一家开始频繁接待来买车的普密蓬,而普密蓬在巴黎逗留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

当时,泰国王室成员要普密蓬尽早决定王后人选,他们列出了一长串贵族女子名单,但没有一位女子能打动普密蓬的心。

1948年10月,21岁的普密蓬,在日内瓦超速驾车发生意外,致使右眼失明,他不得不放弃了飙车爱好,并常年配戴眼镜。一名侍从透露,当普密蓬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只想到两个人:一位是母亲,另一位就是诗丽吉。这证实了他对诗丽吉的感情,也明确了王后人选。1950年4月28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国王夫妇婚后育有3女1子。

与国王一样,诗丽吉王后也对穷人怀有深深的同情。从新婚燕尔开始,她就随国王到泰国最贫穷的东北部视察,她是泰国首位到东北部的王后。这只是以后几百次出行中的第一次,在半个世纪里,诗丽吉踏遍了泰国70多个府。

一次她在看望一名结核病人时,碰巧病人咳血。当她探身聆听病人的倾诉时,吓得侍从惊慌失措。“我知道我必须小心,”诗丽吉在事后说,“但他说话很轻,不靠近,我就不能听到他想说什么。”诗丽吉对侍从下谕令要将病人送往医院,又悄悄给了病人一些钱。

为表达对诗丽吉王后的感激之情,泰国人从1976年开始把她的生日定为母亲节。1977年9月22日下午,正当诗丽吉在泰南也拉府为当地优秀教师颁奖时,迎驾人群中突然发生爆炸,人们吓得四处逃散,但很快,跑开的民众却又跑了回来,要为王后舍身护驾。这一幕令诗丽吉王后永生难忘。

多才多艺,造诣皆深

时至今日,国王及其王室成员的地位在泰国仍是至高无上的,普密蓬高超的政治智慧、多才多艺及乐善好施的品格,奠定了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截至上世纪末,普密蓬国王不仅是当代君主中,也是全世界人当中拥有名誉学位最多的人,他从全球各大学获得的名誉学位多达136个。这其中也包括奥地利音乐学院颁发的音乐博士学位。

普密蓬的音乐造诣颇深,他很早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0岁那年,他就用省下的零花钱买来单簧管,开始学习吹奏。长大后,普密蓬在同样喜欢音乐的王兄阿南塔国王的鼓励下,开始练习创作。他最早的一首曲子名叫《烛光》,写于1946年。在接下来的20年里,国王的音乐才能日臻完善,共创作了43首作品,平均一年两首作品。这些作品包括爱国歌曲、进行曲、大学的校歌、爱情歌曲,以及爵士乐。

为了保存泰国的音乐文化,国王发起并亲自组织指导编辑标准的古代泰国音乐的教科书。他甚至还在泰国皇宫里开设了一个音乐电台,自己当DJ,数十年来一直向普通大众播出泰国各个时期的音乐。普密蓬对爵士乐有特别的爱好,远在他身体状况变坏以前,每到周末,电台都会播放国王乐队演奏的曲子。而凡是到泰国访问的著名音乐家,无一例外会接到国王的表演邀请。1986年2月24日,泰国国家文化委员会授予普密蓬国王“最高艺术家”的称号,不仅因为他本身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而且也因为他一直是所有其他泰国艺术家长期的支持者和最高的鼓励者。

除了拥有极高的音乐才华,普密蓬国王的绘画和摄影水准堪与专业人士媲美。他还热爱帆船运动,驾着风帆横渡泰国湾,还曾亲自代表泰国参加1967年的国际快艇赛,赢得金牌。普密蓬说,在帆船比赛中,选手必须全神贯注和集中所有的力量,因为首先是在与自然力比赛,其次是按运动技术的要求比赛,最后才是与其他想赢得胜利的选手们比赛。正如他后来所说:“赢得一场比赛,就是战胜自我”。正是这一点,给了普密蓬国王良好的训练,以胜任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赋予他的光荣使命。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责任编辑:满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