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16628,.网络领军人物马云为何不是当年的高考状元?,.2015-06-09 09:24:53 ,.204127,.王书央,.middle

网络领军人物马云为何不是当年的高考状元?

6月7日8日9日一连三天为全国高考之日(見新华网2015年6月9日),再过一些时候,高考状元将陆续披于报端,成为各路媒体的焦点新闻。

人们争议各地高考状元,一个现象同时会伴生:不少县乡乃至村、企业等组织会按“惯例”向高考状元们发放奖金;同时,各地媒体也会集中版面报道高考状元的事迹。

然而,在期盼高考状元横空出世之际,中科院发出一篇被媒体称为震惊调查: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更有甚者,该院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基本没有相关关系。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前些天特别提醒家长:千万别要求孩子样样都考100分,千万别强求他们上清华北大,假若孩子只考上一般的大学,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就是成功的。

不论中科院的报告,还是钟南山的“忠告”,其实马云就是这样一个曲型。媒体云,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生命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奇迹,他数学成绩是1分。后来,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数学成绩也只是19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当年高考生,而今却成了全球为之注目的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他创造了阿里巴巴集团。已成全球最大的草根创业者平台。个中见证了马云自学成才的奇迹,也再次说明,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决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假若只追求高考状元。而没有真正在实践广场发奋努力,作出成绩,既对社会对国家毫无贡献,也是对高考状元的嘲讽。

首次高考成绩数学只有1分的马云之所以在后来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军人物,印证一个道理。实践者最聪明。高居者最愚蠢。假若马云不是数十年坚持,他的艰苦探索和不折不挠的实验,就难有今天敢与盖茨比高低的马云,就难有威震全球的阿里巴巴。因此,对于青年人而言,很重要的是坚持在一线锻炼学习创新。这也是中央一再强调的自主创新的道理吧。

话又说回来。坚持实践自主创新是成功人士经常性话题。为何社会都热衷去追求高考状元呢?分析个中,一个原因是,多年来社会得了一种症,这就是“浮躁病”。认为一旦贵为状元,就是学而优则仕,就是家肥屋润之时。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上就决定了人一生的成败大势,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更加放大了高考对于人生的价值。殊不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高考状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舆论负面影响下,小小年纪滋长飘飘然情绪,不再追求新知识,更没想到把知识变成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之工具,相反,患得患失追名逐利整天在脑中盘旋。这样,就有可能落后,甚至思想岀轨干出坑害国家社会的坏事来。近年来,一些高校名校高材生不断出事不是证明吗?

坚持在艰苦环境自学成材,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掌握知识的另一个作用是容易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容易与广大公众沟通思想感情,较好地吸取公众的智慧。

数十年的马云就是这么过来的。高考尽管他没有取得骇人成绩,而社会实践这所大学却令他有取之不尽学之不完的知识,加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气候熏陶,促使他成长壮大。(冯创志)

责任编辑:王书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