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导弹威胁美国?纯属炒作
军事实力乃国之重器,而作为核能量载体的弹道导弹则堪称“重中之重”。就在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取消访华,并登上正在南海巡航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后,《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引述五角大楼不具名官员的话报道称,4月19日,中国进行了可分导的新型“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试验。一时间,“东风-41”这一战略“神器”,再次成为外媒关注和炒作的焦点。
按照外媒说法,迄今为止“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进行7次试射。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美国媒体明确表示,“美国侦察卫星和地面监测工具发现两个与运载火箭分离的分导核弹头在飞行”,这一表述相当不同寻常。以往美国媒体报道“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时,曾提到“多个物体”和“多个诱饵”等字样,但从未明确提到具体数量与核弹头。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这可能意味着“东风-41”已经接近实战部署阶段,并可能即将在今年年内正式服役。
针对“东风-41”的性能和部署情况,外媒曾做过大量报道和判断,其中以美国保守派网站“华盛顿自由灯塔”最为积极。该网站认为,“东风-41”是一种公路机动的重型洲际导弹,射程为11000-12000公里,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任何一处目标,可挂载10个分导核弹头。德国媒体认为,中国有可能组建3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分别部署于河南、甘肃和东北。美国核武专家分析认为,“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可能装备6或12套发射装置,每套发射装置可能装备2枚导弹。按此计算,每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部队可能配备12至24枚导弹;如果部署3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话,那么“东风-41”导弹的数量将可能增至36-72枚,而核弹头数量也将增至360-720个。
不过,有关外媒对中国洲际核导弹的猜测、技术分析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在核大国中,中国核弹头的数量公认较低。美媒刻意炒作“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挂载10个分导核弹头,不仅是故意夸大中国核武库规模,也是为坐实“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这背后更是暗含多种战略意图。
事实上,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战略导弹并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仅以“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为例,该型导弹弹长18.26米,弹径1.67米,发射重量35.4吨,携带装3个弹头的分导式多弹头,每个弹头威力为17.5万吨TNT当量,射程在9800千米至13000千米,命中精度在185-450米。此外,美军还在研制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远程战略轰炸机,并为该机研制新型核巡航导弹。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可靠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情况下,仍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亚太反导系统建设,从而抵消中国弹道导弹的威慑能力。近年美国已在日本部署了2部X波段雷达。随着朝核问题的升温,美国还计划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尽管美国官方在多种场合表示该系统要对付的是朝鲜而不是中国,但“萨德”系统覆盖范围特别是其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远远超出半岛防卫需求。
客观而言,“萨德”反导系统不仅可以对中国弹道导弹活动形成严密监视和及时预警,而且将大大降低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为此,美国一手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制造地区局势紧张,为加速推进在亚太军事部署寻找“遮羞布”;另一手就是营造“中国导弹威胁”的环境和氛围,为构建“美日韩”亚太反导同盟铺路,而这将严重冲击本已脆弱的地区安全格局,并可能导致爆发核冲突的风险加剧。
这绝非危言耸听,国际军事专家普遍认为“东风-41”洲际战略导弹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然而,原本不多的“东风-41”洲际导弹,如果遭遇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中国的核反击能力将受到严重制约,这将极大增强美军对抗中国的信心,降低其发动战争的成本。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增加导弹上的核弹头数量就是为了应对美国发展核武和反导方面的进展,从而保持和维护我国核威慑能力的稳定性,恢复地区的战略平衡。
总而言之,中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为敌,但中国同时也清楚,国防建设必须以应对最高危机为方向。中国奉行最低核威慑战略,但同时也强调威慑的有效性。中国的威慑力量,不仅能慑人于干戈之前,更能灭敌于烽烟之后。(张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