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准妈妈遭遇“镜像综合征”
原标题: 当准妈妈遭遇“镜像综合征”
友亦 制图
怀孕是每位女性一生中甜蜜而忐忑的时光。然而,作为特殊的生理时期,怀孕也会遭遇各种健康困扰,镜像综合征便是其中之一。什么是镜像综合征?顾名思义,镜像犹如镜子的两面,你对着我、我对着你,分不清镜中是你还是我。在产科学中,镜像综合征一般被定义为胎儿水肿或者积水造成母体水肿的临床综合表现。这一疾病虽然发病率低,但对母体和胎儿都可能带来生命威胁。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彭婷副主任医师、朱好主治医师。
医案
一次惊险的生产之旅
25岁的郑女士来到医院时,全身已肿胀,超声提示腹中胎儿也水肿。镜像综合征,教科书里的名词,顿时出现在医生脑海中。查看病史后医生发现,郑女士建大卡时被查出贫血症状,她和丈夫的血型极易发生ABO溶血,综合以上病症,专家建议她尽快去消化科、内分泌科就诊,并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中孕期时,B超筛查发现郑女士单胎颈项软组织增厚,医生建议尽快进行羊水穿刺,排除染色体疾病和危险。可遗憾的是,这些及时规范有效的建议,被郑女士忽视了。
郑女士中孕期出现下肢水肿,常常活动时就会发生气短,休息后才能得到缓解;水肿的情况到了孕晚期更加严重,下肢、腹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每日都可能出现2至3次宫缩。郑女士再次来就诊时,专家立即启动动态监测并开展系列检查。在检验科、超声科的协助下,结果出来了:孕妇出现高血压、多个蛋白尿,这是重度子痫前期症状;由于蛋白流失,孕妇出现低蛋白血症,持续贫血仍然存在,胎儿出现宫内生长受限。专家全面细致评估后,揭示了母体和胎儿之间三个共同点:水肿、体腔积液、全身状况差。最终,专家高度怀疑郑女士患上了罕见的“镜像综合征”。
孕32周,无论是终止妊娠还是继续治疗,对专家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动态胎心监护显示基线变异差,胎儿有宫内缺氧症状,由于胎儿、胎盘都有水肿现象,专家紧急制定了抢救策略——迅速终止妊娠。实施剖宫产术中发现,胎儿肤色已呈灰白,胎儿取出的一刻,所有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镜像综合征为何发生
惊险的镜像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回事?专家介绍,镜像综合征又称Ballantyne’s综合征。百余年前,产科学家Bal-lantyne首次描述了这类妊娠期特有的症状:以胎儿、胎盘严重水肿,相继出现母体水肿,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类似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表现为特征的疾病。镜像综合征会导致母胎死亡率的严重升高,但临床上因对镜像综合征认识有限,极易出现漏诊、误诊。
镜像综合征有多凶险?一般来说,患病的母体主要会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其发生率分别可达80%-100%、57%-78%、20%-56%; 约有56%的病例发生胎死宫内,严重的母体并发症还包括肺水肿。母体症状一般在终止妊娠后4.8至13.5天消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彭婷介绍,目前产科学界存在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水肿的胎盘脱落,进入母体血液的滋养层细胞碎片增加,导致母体全身性炎症反应; 另一种假说认为,水肿的胎盘增加了可溶性fms 样酪氨酸激酶的合成,导致母体子痫前期样改变。
胎儿、胎盘怎么会水肿?具体致病原因多种多样。朱好解释,非免疫性水肿有一些明确原因,心血管系统异常(结构异常、心律失常、血管异常)约占40%,胸部异常约占10%,胎儿贫血约占10%至27%,感染性疾病约占8%,其余还包括胃肠道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异常等。根据文献报道,胎儿非免疫性水肿,死亡率达50%至98%,合并心脏畸形的胎儿死亡率为100%。
评估病情是关键
对于镜像综合征的防治,专家表示,早发现、早干预尤其关键。镜像综合征可在分娩前的任意时间发病,有的甚至会延续至产后。孕妇会出现体重快速增长、外周水肿逐渐加重、进行性呼吸急促等症状,有的出现类似于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母体的血细胞比容常常较低(血液稀释),而不是偏高(血液浓缩),羊水容量常常增加(羊水过多)而不是减少(羊水过少)。
针对镜像综合征的治疗,关键在于评估病情:通过对家族史、感染性病因、胎儿超声、超声心动图、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脐静脉搏动等监测,同时结合各项血液生化指标、血型抗体筛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定具体治疗措施。一般来说,治疗主要分为两种途径:终止妊娠、宫内干预。宫内干预属于胎儿医学领域,也即妊娠期间通过对胎儿的治疗来改善病情。
虽然镜像综合征发病率极低,但其危害性不容小觑,为此孕妇也应多留个心眼。孕妇对产前诊断应予以充分重视,超声筛查、大排畸等,可以筛查出大部分的结构畸形;中孕期血清学筛查、无创DNA检查,可筛查出染色体异常;羊水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对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如果筛查没有问题,镜像综合征的发生可能并不大;如果筛查出现问题,则应多加留心,以防万一。
此外,孕期对体重的管理与监测,值得引起重视。朱好表示,整个孕期的增长应控制在20-25斤,中孕期(13周)起至足月每周体重增加约0.7斤,如果每周突然增加1斤以上或每月增加5.4斤以上,代表可能存在隐性水肿。不过专家也明确,孕妇无需太过紧张,不少人在孕晚期会出现脚腕部水肿,可能是水钠潴留引起,如果水肿超过膝盖以上部位,应尽快前往专科医生处,排查其他疾病可能,实现早诊断、早预防。
孕妇体重的学问
孕妇怀孕后,必须适当增加营养,但合理控制体重对孕妇同样重要。孕妇体重过重,会增加许多危险的并发症,如慢性高血压、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肾盂肾炎、血栓症、过期妊娠以及胎儿过大、难产等。专家推荐,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该超过12公斤(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10%,均为正常体重)。如果孕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超过10%,孕期增加14至15公斤属于正常;孕期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应控制在增加7至8公斤以内。
从怀孕的进程来看,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比较缓慢,孕妇的机体还处于生理调整过程;到了中孕期,孕妇早孕反应停止、食欲增加、胎儿生长发育加快、母体血容量增加、孕妇子宫和乳房增长,同时有脂肪储存,增重加快;孕晚期主要是胎儿、胎盘、羊水的增加。根据不同的怀孕进程,最理想的体重增长是孕早期增加2公斤,中期、晚期各增加5公斤,前后共增加12公斤。如果孕期增加20公斤以上,或孕妇体重超过80公斤,都是危险的信号。
名医档案
彭婷 副主任医师,产科临床博士。擅长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妇科常见多发病及病理产科的诊断和治疗。2011年前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妇产科进修,同年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青年科研基金资助;2013年获得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每周四下午。
朱好 医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