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73028,.【专家解读】中英人文交流为“民相亲”搭建平台,.2015-10-21 06:37:25 ,.103972,.宋胜男、栾雨石,.middle

【专家解读】中英人文交流为“民相亲”搭建平台

——习近平访英系列解读(六)

IMG_9057.JP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做客海外网(谢明 摄)

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习近平主席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元首十年来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面向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活动,英国首相卡梅伦称英国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将进入“黄金时代”。

10月20日下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做客由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视频访谈节目,与我们共同探讨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深层意义以及影响。

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白金汉宫接受了英国女王的盛情迎接,并得到了伦敦最隆重的礼遇:英方超规格鸣放103响礼炮,与女王共进私人午餐,访问期间英国王成员全程陪同,在英国议会进行演讲。英方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彰显了非同一般的两国关系以及英方对于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谈及中英关系走向,崔洪建指出,两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英国长期非常重视对华关系。然而,中英关系的发展充满曲折,也有过一些矛盾和分歧,而近几年中英关系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英民间文化交流为“民相亲”搭建了平台,英国也是欧洲国家中接受最多中国留学生的国家。崔洪建肯定了英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形象地将英国比喻成一个“好客的主人”,习主席出访就像我们出去串门一样,因为有着不错的关系才会去经常走动。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城市包括伦敦和曼彻斯特,选择这两个城市作为访问目的地自然出自其深层的考量。崔洪建结合自己在工作期间造访这两座城市的经历进行了形象解读。首先,习主席在伦敦出席女王主持的国事访问系列活动。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一个拥挤繁华的大都市却很好地保留了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复杂的人口构成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当然,习主席选在曼彻斯特进行访问不仅仅是因为足球,他将在曼彻斯特出席多个有关经贸及人文交流的活动。针对以曼彻斯特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的衰落,英国想要通过吸引投资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重新打造高端制造业。而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目的地,自然希望中国能加大对于相关产业的资金支持,促进英国北方工业城市的产业调整和升级。

“文化的交流就是内心的交流”。尽管价值观念不尽相同,社会制度各异,中英两国相隔虽远却始终被彼此的文化所吸引。文化的交流对于深化中英两国人民相互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两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贸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崔洪建所长与笔者在访谈之余饶有兴趣地交流了各自在英国的工作和学习经历,无不为古老而优雅的英伦文化所倾倒,而对于英国人民对了解中国社会现状以及悠久中国文化的渴望也印象深刻。

2015年注定是中英关系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人文交流将会成为中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将在这“黄金时代”推向另一个高潮。(文/栾雨石)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以下为视频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海外网视频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孙晓璇。应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在夫人彭丽媛的陪同下,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的访英之旅,无疑会让中英关系进入全新的“黄金时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今日做客海外网演播室,为我们大家解读习近平主席对英国国事访问的深层意义及影响。

崔洪建:海外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感谢您做客海外网的演播室。根据目前所披露的日程安排,习大大和夫人彭丽媛,要乘坐黄金马车入住白金汉宫体验英式皇家的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细节,无不彰显我们中英关系的非同一般,另外也从侧面反映出英国对于习大大访问的重视程度吗,您能不能给我们海外网网友讲一下中英关系最近的走向?

崔洪建:如果我们说得远一点,中英关系历史非常悠久,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英国是有关联的。而且现在大家都知道,英国是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而且英国长期非常重视对华关系。

然而,中英关系充满曲折,中间有过一些矛盾和分歧。前两年中英关系方面,有一些英国方面故意挑战我们的核心关切,导致两国政治关系出现问题。但是这两年中英关系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比如说发展非常快,主要体现在咱们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很多,而且领域很宽阔。同时双方政治互信都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知道中英之间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人、企业之间交流多,民众之间越来越频繁,英国是在欧洲接受最多中国留学生的国家。当然一个方面因为语言的原因,加之英国文化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为习主席访问打下良好的基础。习主席出访像我们出去串门一样,总得有一个好客的主人或者有一个不错的关系,我们才会去经常去走动。

主持人:这次习主席访英还有哪些看点是我们大家比较期待的呢?

崔洪建:因为这次习主席国事访问内容非常丰富,日程也很紧凑,所以有很多的看点。这个高规格礼遇不仅体现在英国王室层面,我们知道英国王室这次基本是倾巢而出,很多王室成员都要全程陪同习主席的这次出访。我们知道女王—一个89岁老太太,为了习主席访问也是“蛮拼的”,据说为了更好接待习主席夫妇,白金汉宫还曾经翻修过,而且女王本人亲自过问各种招待的细节。习主席在白金汉宫会有两场宴会,一场午宴一场晚宴,我觉得这些方面都表现英国王室对习主席访问的高度重视。

再一个亮点,就是双方政府之间会有一些频繁的互动,这个互动包括在政治层面,我相信双方会有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会发布。在这个文件里面会谈到很多合作的方面,而且要谈到合作肯能遇到的困难,讨论怎么样去克服困难,为今后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现在媒体都用黄金比喻中英关系,我们要看看黄金的成色怎么样,我相信最终政治文件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我们这个黄金时代到底怎么打造,而且打造出来的黄金成色怎么样,价值怎么样。

再一个呢,毫无疑问,我们很多中国网友关注就是经贸合作,因为领导出访每次都会有比较重视的经贸合同甚至大单出现,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看点。之前我们说到欧洲,说到经贸什么的,大家想的更多是德国,因为德国的东西是看得见的,比如说汽车、制作业,生产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大家奇怪我们和英国会有什么样的大单呢,这个就是大家比较期待的,看看英国能够拿出什么货真价实的东西和我们合作。

还有一个看点可以关注一下,因为这次习主席访问是国事访问,这是习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去和英国社会和人民进行全方位交流和接触一个重要的机会,所以除了政治层面,除了经贸合作以外,其实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习主席还会通过到访一些英国学校,在那儿出席一些人文和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活动,这对于两国社会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始终一直说一句话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如果民众之间有距离感,有生疏感,两个国家以后很难真正走得近。

主持人:刚才老师提到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的国家,我们也知道今年3月份,英国是在西方国家当中率先宣布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并且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我们中英伙伴关系的内涵将在习主席出访英国国事访问当中进一步深化。说伴随此次习主席出访,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将会在哪些层次得到提升?

崔洪建:其实这次习主席,以罕见的“点穴式”访问方式,单独出访英国,本身就是对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个积极的肯定。因为我们知道中英实际上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也是比较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而且实际上在此前十年的发展中,尽管有曲折,但双方基本的合作仍然保持一个增长的势头。所以这一次,比如说有些媒体包括英国方面用“黄金十年”来形容第二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十年,的确是有具体的内容,我们不仅是说说而已。

以前我们的确有问题有一些曲折,但是我们这次因为环境变了,像你刚才谈到亚投行的事情,表现出英国,包括现在英国政治和英国社会都在经历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可能以前在英国人心目中,中国和西方不一样,中国和英国不一样,以前很难想象中英两国走得这么近,因为以前大家说中英更多看的是差异和分歧,但是大家现在发现,我们其实有很多的利益在一起,比如说亚投行,以后搞得好就是中英共同的利益。

这次说要为新的十年寻找一个新的定位,确立新的目标,然后有新的规划,这是我们对这次习主席出访能够给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带来实实在在具体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习主席访问英国将会去两个城市,一个伦敦一个是曼彻斯特,不知道您有没有去过这两个城市?

崔洪建:由于工作原因,我本人经常去欧洲包括英国,包括这两个城市。

主持人:您对这两个城市有什么印象?

崔洪建:说实话我对英国城市的印象和欧洲大陆多少有些不同,我们知道欧洲大陆那些城市基本相似,但是我觉得英国很多方面和欧洲大陆不太一样的。比如说我去伦敦,伦敦我觉得是在欧洲城市里面最能给我曾经帝国气象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伦敦第一个给你感觉就是比较拥挤,繁华。第二个印象就是它有很多记录或者说记载英国历史的一些文物,或者说建筑者和地名,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关于丘吉尔的很多东西,甚至还有包括英国的文化,我们知道有福尔摩斯,他所住的贝克街街很有名也变成伦敦一个景点。再一个它那儿能看到各种各样肤色的人群,我们知道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几大州的这么一个帝国,所以它那儿的人种比较混杂。

而曼彻斯特作为英国曾经的北方工业中心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地,那个地方因为以前曾经很繁荣,它的纺织业、它的制造业曾经是整个西方世界的中心。但是后来我因为英国的产业调整和转移,这些产业逐渐向外转移,所以现在曼彻斯特可能感觉更像一个比较安静的一个城市,因为你听不见厂房的喧嚣了,也看不见忙碌的工人了。这一次英国方面特意给习主席安排曼彻斯特,实际上是有深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不仅仅是因为那儿有足球,更多的含义是因为现在正是针对以曼彻斯特为代表的这些老工业基地的衰落,英国现在想要重振它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方面领先的地位,所以英国政府最近出台一个计划,叫北方工业集群振兴计划,就是以曼彻斯特为中心,希望通过投资,比如说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对老旧工业设施的改造,来重新打造高端制造业。

我相信在英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下,它这个计划还很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所以这次英方特意安排习主席去曼彻斯特看一看走一走,我相信是有一个含义就是希望中国方面能够对英国的振兴计划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因为现在我们在扩大对外投资,英国现在已经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如果对北方工业城市的改造的确是有前景的,有利可图的,为什么不去呢?

当然一方面,习主席的到访,这两个城市会尽力展现自己文化魅力的一面,另外一面,他们还要向习主席展现,他们未来在中英经贸合作中重要的地位。

主持人:说到习主席访英,不得不提一句,上个月大事儿,习主席在9月22到25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两次国事访问离的这么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在全球贸易战略布局当中是有什么样的想法的呢?

崔洪建:的确,这两件大事儿相隔不足一个月,我们知道英美之间有某种特殊关系,其实在很多英国人看来,美国是他自己生下来的一个孩子,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历史是怎么来的。

而且实际上到现在为止,英美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无论是政治、安全还是经济方面等等,大家就会想说,这两个访问离的这么近,都是重要西方大国,这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想当然首先中英、中美关系是两对双边关系,我们都要同时推进对美国和英国的合作,当然在客观上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说贸易问题,因为贸易问题或者说经贸合作,这是中美、中英关系中都非常重要的部分。比如说习主席去了美国,会跟美国人谈贸易规则、贸易合作,同样中国和美国也在进行双边贸易关系谈判,谈判一旦达成以后,会对两国社会和民众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那作为英国来说,我们知道英国长期以来历史就是贸易立国,可以说英国在贸易问题和合作问题上,在西方国家中开放度是最高的,这也是中方对英国方面非常占少的一点。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和欧盟在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我们知道英国是欧盟成员国,按照欧盟的规则英国没有权利单独和中国进行贸易或者投资谈判的,只能由欧盟来代表。但是我们实际上也希望英国在谈判中发挥一个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像我刚才说的,它有一个自由开放的传统,它可能比其他欧洲大陆国家在对待中国的贸易投资方面开放的多,我们也希望英国能够影响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而且英国和别的国家步态一样,它还非常支持中国和欧盟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我们知道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双边投资谈判作用领域不一样,而且也正是因为英国积极态度,所以中方和欧盟之间达成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一个自由协定谈判是有期待的。

所以我觉得中美、中英这种关系上的互动,的的确确会影响现在正在进行的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安排,或者中欧自由贸易安排的进展。而且因为我们知道美国和欧盟是西方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所以一旦中国和这两个经济体之间在投资、贸易方面达成一些更自由化、便利化的安排,我相信对激活整个世界贸易格局,对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是会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去年李克强总理访英也签署了中英合作三十多项,金额高达300多亿美元,当然这次习主席访英我们同样期待会有同样辉煌的成果,您给我们大家聊一聊,这次会有什么经贸大单出现呢?

崔洪建:我觉得这一次我们在经贸这一块可以看几个方面有看头,第一个是双方要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因为我们知道这两年中英之间贸易增长很快,英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中英双边贸易已经突破了800亿美元,而且现在英方还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就是要在2025年以前,让中国从目前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变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所以双方要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

那怎么做呢?一方面双方都要对对方开放市场,不仅英国对中国开放市场,中国也应该在有利的前提下进一步对英国开放市场。第二双方要开拓新的领域,这个新的领域从贸易中来,但是以后会向产业合作方面转型升级,比如说大家关注的能源里面的核电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里面的高铁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可以体现中英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的优势互补。我们知道像能源领域的核电项目,因为我们这么多年,中国方面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制造、设计和运营核电站的经验和技术,所以这个方面目前英国方面因为它有它的能源布局,希望能够发展以核电为代表的一些清洁能源,替代对北海油气的依赖,它所需的正好是我们所有的,这样的核电项目达成是可以期待的,而且金额很巨大。再一个关于高铁,我们知道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用铁路的国家,因为铁路当时出现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象征,但是这么多年,它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处于一个相对老化的状态,现在英国要更新升级,那怎么办呢?中国方面,我相信这么多年,我们在高铁方面的技术、管理经验也是足够了,所以这也是成了我们的优势项目。这正好是英方所需我们所有,是一个结合。

还有一点就是反过来,英方有优势,也是我们急需的,大家谈的很多的金融领域的合作。我们知道英国是,尤其是伦敦金融城,这次习主席在那儿有重要的活动,伦敦金融城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国有长期的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运作管理的经验,它这方面很娴熟,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进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我们要面向世界的金融体系国际化的问题。在这些方面,英国的经验、技术、金融产品都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现在我们看这些新的领域,实际上都是双方各有所需,而且都能一拍即合的。

主持人:今天和崔老师也是聊了这么多习主席访英的深远的意义以及影响,我个人也是收获很多,受益匪浅的,我相信海外网网友也是如此,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海外网。

崔洪建:谢谢。(完)


责任编辑:宋胜男、栾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