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04578,.海外网评:冲突11天终停火,解决巴以冲突仍需“两国方案”,.2021-05-21 17:29:52 ,.聂舒翼,.牛宁,.middle

海外网评:冲突11天终停火,解决巴以冲突仍需“两国方案”

内文图.jpg

加沙民众庆祝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图片来源:法新社)

在11天的武力冲突之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于20日晚均证实,双方已达成停火协议。当地时间21日2时(北京时间21日7时),巴以双方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双方开始停火。

巴以达成停火协议,无疑有助于缓和当前高度紧张的巴以局势,也有助于缓解当前加沙地带面临的严峻的人道主义困境。过去11天里,加沙地带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加沙的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停火协议的签订将有利于国际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5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对巴以冲突双方实现停火表示欢迎。为防止巴以冲突悲剧再次上演,国际社会应推动巴以双方重启和谈,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中方将适时邀请以巴和平人士来华举办研讨会,也欢迎巴以双方来华举行直接谈判。

十多天的冲突,导致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形势十分严峻,急需国际社会伸出援手。5月10日以来,以色列与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之间爆发严重冲突,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巴以双方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20日晚,冲突已致以方12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巴方有232人死亡、1900余人受伤。从表面来看,此次巴以冲突与过去几十年里以色列同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以色列声称严重削弱了哈马斯武装,哈马斯则也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以至于美联社无奈表示“这又是一轮无果而终的冲突。”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孙德刚认为,无论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还是哈马斯,都不希望局势走向失控。同时,过去几天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持续敦促双方立即停火,美国也对以色列方面施加了压力,这些都最终促成双方很快达成停火协议。

不过,停火并不意味着巴以持续和平的开启。本轮巴以冲突再度暴露出巴以问题的复杂性。本轮巴以冲突的诱因分解来看都不是严重的事情,如果这些事件都是孤立出现,相关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然而,当伊斯兰教斋月和开斋节、以色列2年内四次大选都无法产生稳定内阁、巴勒斯坦大选被取消、以色列扩建犹太定居点等诸多涉及宗教、政治、民族等复杂因素全都凑在一起之后,现实再度告诉世人,一颗火星是如何引爆整个“火药桶”的。

归根结底,巴以持续陷入“冲突-停火-再冲突”的恶性循环,与过去几十年里中东和平进程偏离原有正确轨道,联合国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尤其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权利受到持续侵害,“两国方案”没有落到实处密切相关。常年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分析师优素福·穆纳耶尔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专栏中称,过去几十年里,“正是在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美国的掩护下,以色列利用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作为掩护,持续扩张犹太人定居点(并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孙德刚指出,过去1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美国还是中东阿拉伯国家,都没有将解决巴以问题作为其地区政策的重心,令巴以问题在中东逐渐边缘化,也加大了国际社会推动巴以问题解决的难度。

毫无疑问,这场2014年加沙战争以来巴以之间最严重的武力冲突,将过去多年里日益被边缘化的巴以问题重新拉回了国际舆论的视野,这无疑为推动巴以问题解决提供了契机。孙德刚认为,国际社会可以先从解决巴勒斯坦、特别是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入手,解决巴勒斯坦的发展问题,以发展促和平,不断消解巴以冲突的根源,为巴以和平发展建立一个物质基础,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解决诸如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犹太定居点问题、难民问题等政治层面的更困难的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早些在一次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的讲话中说:“如果说地球上有什么地狱,那就是今天加沙儿童的生活。”战争与冲突不可能为巴勒斯坦这块饱受摧残的土地带来和平,只有以巴领导人负责任地开始认真对话,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解决冲突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让这块“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土地,重新迎来和平与发展。(聂舒翼)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聂舒翼、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