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27589,.铭记历史“老兵手印”活动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启动,.2015-07-13 08:41:31 ,.王越,.王越,.middle

铭记历史“老兵手印”活动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启动

  7月10日,“共同铭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老兵手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山东枣庄举行。图为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在仪式结束后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

  7月10日,“共同铭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老兵手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山东枣庄举行。图为抗战老兵在现场留下手印。

  据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汤梦磊枣庄报道,“历史,在当事人的记忆中,在文献的记录中,也在后人的评判中。因此,铭记,不只是内心,更多的是行动。”在7月10日于山东枣庄举行的“共同铭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老兵手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如是说。

  当天,在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声中,活动启动仪式在枣庄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拉开帷幕。这一跨越两岸、贯穿亚欧的纪念活动由欧洲时报传媒集团、中国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枣庄市政府共同主办,希望通过两岸老兵携手向世界讲述二战东方主战场的故事,让世界民众了解中国军民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此前,活动的欧洲启动仪式已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

  华侨华人应发出历史真实声音

  在10日的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到四位国共双方的抗战老兵。其中,93岁的胡安胜曾在鲁南军区对日作战,参加过大小44次战斗,负伤7次。他对抗战最深的记忆是历经多次攻击取得了峄县战役的胜利。93岁的杨清平是敌后武工队员,曾凭超常的听力多次为部队传递重要情报。85岁的郑玉和12岁便应征入伍,先后辗转枣庄、滕县、兖州地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游击战。89岁的李寿民19岁即加入为配合世界反法西斯而秘密训练的国民革命军青年军独立团,曾战斗在安徽陆安第十战区。此外,参加活动的还有老兵后人,抗战历史的传承人、守护人,专家学者,主办方代表等。

  “抗战老兵是民族的脊梁。”枣庄市副市长霍媛媛在发表讲话时说。她介绍了枣庄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特殊地位——台儿庄战役彪炳史册,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广为流传,八路军115师进入山东的第一个根据地也建在这里。

  《海峡两岸》制片人高辉在讲话中提到,在巴黎“共同铭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法国反法西斯老战士贝熙业的图片展同时展出,引起了中法各界人士的关注。贝熙业曾在抗战期间无私援助中国民众,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称为“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

  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则谈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他说:“英国学者约翰·基根的《二战史》被誉为‘无与伦比’,然而,在这部50万字的煌煌巨著中,中国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只有寥寥5行字,还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张晓贝表示,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一种历史扭曲,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全世界的华侨华人,都应该把发出历史真实的声音作为共同责任。

  这也是“共同铭记”系列活动的主旨。活动现场,四位抗战老兵留下了他们的手印。这些手印与主办方从北京、台湾采集的老兵手印一起被捐赠给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并将作为展品展出。8月,“老兵手印”代表团将赴巴黎进行“手印”互赠、纪念馆收藏、座谈、展览、参观等一系列活动。

嘉宾敬献的花篮摆放在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前。

  海峡两岸应共同纪念辛酸历史

  发生在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参加过此次战役的老兵大多随国民党移居到了台湾。本次活动的出发点是海峡两岸同胞互相尊重牺牲、互相认同贡献,携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舞台上共话历史、共创未来。因此,主办方邀请到台湾文创学会会长、台湾大学《文创论坛》主持人王义勇,带来从台湾采集的老兵手印。启动仪式结束后,王义勇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民众应该共同纪念抗战这段辛酸的记忆。

  “我们要抢救这段历史。”王义勇说。据他介绍,目前台湾抗战老兵的数量在100至200人左右,年龄大多在90岁以上。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老兵已离开人世,因此留下他们的抗战记忆尤为重要。在台湾,每年都会有关于抗战的纪念活动。

  活动当天,出席仪式的部分人士还参观了李宗仁史料馆、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并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敬献花篮。

  链接:“共同铭记”系列活动主办方简介

  ·欧洲时报传媒集团设在巴黎,旗下《欧洲时报》创刊于1983年,发行覆盖欧洲,在英、德、奥、意、西设有分社或分部。欧洲时报社已发展成为包括中文日报、周报、周刊、中法英三语种网站、视频和各类移动终端、法文出版社、旅行社、文化中心、中文学校和孔子课堂于一体的大型全媒体传媒文化集团,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

  ·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是中央电视台惟一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栏目,节目宗旨是“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在关注台湾岛内的热点新闻并进行深度报道外,也非常关注两岸各个层面的交流交往。

  ·枣庄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二战名城。这里孕育了先秦哲学家墨子、工匠祖师鲁班、以“自荐”名传后世的毛遂、“凿壁偷光”的西汉丞相匡衡等历史名人。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责任编辑: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