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47995,.揭秘跑到中国的“日本间谍”,.2015-10-13 15:23:42 ,.何洁,.何洁,.middle

揭秘跑到中国的“日本间谍”

【专题导读】

【中方扣押日本女间谍间谍为入籍日本中国人】

【揭秘日本间谍频繁到中国究竟刺探什么情报】

【中方扣押日本女性 日媒反击:中国在日8万留学生都是间谍】

中方扣押日本女间谍间谍为入籍日本中国人

j7e4-fxirmrn3351623.jpg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10日报道,一名日本女性在上海因疑似从事间谍活动被捕。日本《每日新闻》11日报道称,据相关人士透露,在上海被扣押的日本女性年龄50岁左右,本人为中国人,后来加入日本国籍,其亲属目前仍在中国居住。《读卖新闻》报道称,该女子在东京新宿区的日语语言学校从事相关工作。有同事称,她“突然就失去联系,听说是得了急病”。

NHK报道称,该名女子自6月起被中方扣押至今,她被扣押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日媒频曝疑似间谍在华被拘报道 日方极力否认

此前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30日报道,两名在中国境内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门逮捕。

据悉,这两名日本间谍今年5月份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浙江省被逮捕,其中1人在中朝边境地区,另一人在浙江省军事基地附近被逮捕。消息称,二人并不长住中国,而是从日本抵达中国后遭到逮捕。

日本外务省海外安全科对此回应称,“不对个案做任何回应”。外务省表示,日本驻中国使领馆人员已经在相关设施看望了这两名日本人。

随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当日就中国有关部门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拘捕2名日本男子一事表示“已听说相关报道,但不便就个别事件发表评论”。他同时强调,日本方面并未做出间谍行为。菅义伟还称“日本政府正在全力了解国人在海外的安危”。

外交部则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有关部门依法逮捕2名在华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籍嫌疑人。有关情况已向日方进行了通报。

数日后,又有日媒报道称,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已因涉间谍行为拘捕了3名日本人。

而在日媒昨日再曝日本间谍在华被拘的前一天,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本月9日的记者会上就2名日本男子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有关部门逮捕一事称,“日本政府并未将民间人士派往外国从事所谓的间谍活动”,再次否定此事与政府有关。

据悉,今年7月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依据中国法律间谍行为,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3名在华被捕日本间谍身份曝光2人承认受委托

日本《产经新闻》10月3日报道称,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政府拘捕的3名日本人身份被曝光,他们分别是一名原籍朝鲜的日本男子、一名私企职员和一名从事日中交流的“友好人士”,其中两人已经承认受日本公安厅委托提供情报,但未承认从事威胁中国政府的活动。

在中国东北的辽宁省丹东市被抓的男性50几岁,家住日本神奈川县。据消息人士称,其父亲是朝鲜人,母亲是日本人。幼年时代一家人来到朝鲜。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朝鲜出现饥荒,食物短缺。其母希望“死之前回到日本”,加上民间团体的支援,他下定决心脱北。2000年以后,他取得日本国籍,开始在神奈川县生活,从事服务业。因为妹妹还在朝鲜生活,从几年前开始他频繁往返中朝边境城市,搜集朝鲜情报,曾经向媒体提供过消息。他的行动引起了中国公安部门的注意,今年5月他被拘捕,9月15日被送检。

另一名在浙江省平阳县被拘的日本男子,是家住爱知县的50几岁男子。他在中国人开的一家人才派遣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原因,频繁来浙江出差。有证言称该男子是一名“军事爱好者”,他因为闯入了浙江东部的一处军事管理区域,并进行拍照,被认定有可能从事间谍活动。今年1月,曾有一名辽宁男子因为在军事设施内拍照,并且向海外的杂志提供照片而被判8年徒刑。

据悉,上述两人已经向中国有关部门承认受日本公安厅委托提供情报。除此之外,还有一名日本男性在中国被拘,该男子是60几岁的东京人,曾经在航空公司工作,退休后在北海道经营一牧场,同时创立了一个日中间人才派遣相关的公益团体。据悉,他在日中的财界和政界均有人脉,还曾经上过《人民日报》,是一名所谓的“日中间友好人士”。但是,有关人士称该男子只是被拘接受调查,很可能被释放。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揭秘日本间谍频繁到中国究竟刺探什么情报

日本官房长官否认对外派遣间谍

日本官房长官否认对外派遣间谍

原标题:都不打仗了,日本间谍到中国来干啥?

相信关心时政的各位看到了一则新闻:两名在中国境内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被中国有关部门逮捕。

政知圈小编看到的消息说,这两名日本间谍今年5月份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浙江省被逮捕,其中1人在中朝边境地区,另一人在浙江省军事基地附近被逮捕。二人并不长住中国,而是从日本抵达中国后遭到逮捕。

关于日本间谍,小编有些印象,当年侵华的时候派了很多,现在都不打仗了,这些间谍来中国又都是干啥呢?

谁派的?

实际上,作为全球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价值最高的热点之一,中国已然成为外国情报机关的首批目标。日本什么机构会想着派人刺探情报?

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使馆里的某些武官,一个是外务省。

拿武官来说,据政知圈小编了解,二战后,日本被逐回国的武官至少已有三名。

而日本外务省为了培养中国问题专家,每年有两三个人分配在中国工作或学习,在中国学习一两年中文后,辗转几个国家,再派往北京、香港、台湾等城市和地区工作,从事研究和搜集中国情报。

2006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曾裁定,两名日本外交官是日本外务省派出的间谍,他们为“国际情报统括官”组织工作,北京高院认定该组织是间谍机构。

除了政府部门,还有一些以企业、社团为名头的机构,也是干这行的。比如,日本最大的民间情报组织--日本贸易振兴会,在本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室共8人,其中室长曾在北京常住3年半,2人正在北京常住,还有几人都学过中文。

据了解,在中国境内,日本的商社和金融机构已发展到近千家,遍布大中城市,从事经济间谍活动。比如日本伊藤忠商社有150多名负责中国事务的人员,分布在驻中国的各办事机构,以及汽车、化学、纤维等营业部门,通过日常的商业活动,搜集中国情报。还有一家商社曾在中国开设12家常驻机构,远远超出商社本身业务需要。

来自公开信息的情报

根据公开报道,一些日本企业驻华人员每天上班后,先要阅读日本总部发来的各项指示和资料,接着便详细阅读调查中国当地的报纸、杂志、书籍,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和情报。

而在日本本土,有一幢大楼专门为广播监听而建,内有8名监听人员全天24小时监听和收录中国中央及地方电台广播节目,并整理、制成卡片,分类存档。日本亚细亚综合开发研究所开设了一种新的服务项目,即向日本商社、金融机关输送各国经济情报信息。

日本有两大畅销书每年更新,一是三菱综合研究所所编的《中国情报》,二是《现代中国名人辞典》。前者包括中国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各种信息数据,后者更详细完备,中国党政要员、区县以上人大、政协、司法、教育、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国企等人名、简历、能力尽在其中。

刺探什么?

这些“中国通”在华究竟刺探什么情报?

小编发现,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包罗万象,只要觉得有价值,就想办法搜罗。简单举几个栗子吧。

政治 2006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逮捕了《中日经济新闻》 杂志的创办人、日本籍男子原博文。 他从1995年开始,为日本外务省搜集 中国情报,提供了大量中国的机密文件复印件,内容从“领导人的健康状态”、“中国的对外政策”,到“中国领导人对解放军的内部讲话”等,不一而足。

军事 1996年,日本北京的武官因窃取军事机密分别被苏联和中国驱逐出境。当时,一名美国武官和一名日本武官到中国海南省,企图搜集中国海军新型潜艇的情报,结果被中国安全机构逮到,从两人身上搜出了有关军事机密的照片和录像带。

时隔六年,日本又有一名驻华武官因私闯中国军事禁区而遭拘捕。据报道,此人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上校武官天野宽雅,是日本驻华使馆的第一武官,于2000年4月到北京述职。2002年10月26日,天野宽雅在宁波军事禁区内被担任警戒的海军官兵逮了个正着。此后,他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被迫离开中国。

此外,还有一些间谍利用更为隐蔽的身份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最有名的就是渗透中国达37年之久的日本间谍、日台经济人协会理事长阿尾博政。他以经济学学者的身份潜入中国。一次,在中国政府官员的介绍下,他被安排到部队去交流。在这里看到很多军事设施和武器。他不动声色,要求和部队人员合影留念,借机拍下了当时中国最尖端的军车,并且还刺探到中国南方某机场最新战斗机型号的情况。据报道,从1982年开始,他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

经济 日本各驻华机构搜集的各种情报,大到政府、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小到各地风土人情、消费观念、市场动态、居民喜好,甚至一个产品的价格,供日本商品打入中国时使用。

比如日本产的魔芋品种老化,而中国的产品在国际上枪手。日本一代表团到四川旅游,要求参观魔芋加工厂,被拒绝。事隔不久,日本一株式会社提出和四川合作经营魔芋加工业,又遭拒绝。后来又改了策略,委派一名中国血统的日本人到四川考察,以“搞魔芋加工”为由,用华人身份骗取某些部门的信任,从而使优良品种、土壤标本和生产工艺被日本人窃取。

通过谁?

除了自己出面,间谍还通过什么人得以掌握情报?

首先,他们到华以后专门雇佣秘书、司机、厨师、保姆等中国办事人员,通过他们了解中国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

其次,他们广交朋友。驻华人员向中国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新闻人员等进行广泛接触,一旦需要,这些中国朋友就会成为重要情报来源。

然后,最重要的是招募本国公民,担任兼职廉价的间谍。日本媒体2006年2月21日报道,一名自称受到日本外务省指使进行对华间谍活动的男子透露,他1999年与身为日本在华遗孤的母亲一起回到日本,日本外务省国际情报局官员随即委托他从事对华间谍活动,而后该男子利用出差等机会,搜集中国情报多达十余次,并悉数交给日本外务省,每次获酬劳10~20万日元。他交给日本外务省的资料包括新华社的内部机密文件---经济决策情报、内部参考和国际内参等。

遭到策反的,还包括一些核心部门的关键岗位人员。据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助理陈辉,2006年6月被宣判泄露国家机密罪名成立。报道称,陈辉任职时一直能接触到机密文件,他将有关中国对日外交政策的国家机密,卖给一名日本外交官。而在他被捕之前一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建华遭国家安全机关逮捕。

社科院负责纪检的领导曾在讲话中公开指出,社科院存在受境外势力渗透问题。

(来源:中华网)

中方扣押日本女性 日媒反击:中国在日8万留学生都是间谍

中方扣押日本女性 疑似从事间谍活动

日媒10月10日报道中方扣押日本女性。该名女性在中国上海市内疑似从事间谍活动被中方扣押。据媒体报道,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是一名日本女性,6月已被扣押。中国5月已扣押2名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在中国的日本人因涉嫌间谍犯罪而相继被捕的情况实属罕见。

中方扣押日本女性

日本共同社10月9日报道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9日的记者会上就2名日本男子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有关部门逮捕一事称,“日本政府并未将民间人士派往外国从事所谓的间谍活动”,再次否定此事与政府有关。此前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30日报道,两名在中国境内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人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门逮捕。

日媒反击:中国在日8万留学生都是间谍

日本右翼媒体《保守速报》不久前也刊登耸动标题称,中国在日本的大约8万名留学生都是中国间谍。

日本《产经新闻》称,大阪警方今年初曾逮捕了一名62岁中国人,他是一家贸易公司的社长,被怀疑定期和中国解放军有联系,窃取可应用于军工的技术情报。这名中国人被以违反“外国人登录法”被逮捕。

日本《朝日周刊》最新一期援引国际时政记者大野和基的文章称,日本官方否认向中国派间谍的说法只会让人笑话。日本政府近年设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以强化对外情报活动。不久前,澳大利亚媒体曾披露,日本政府从2008年起向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ASIS)派遣了众多人员进行间谍培训。ASIS是澳大利亚保密程度最高的情报机构,该机构专门开辟了一个岛屿作为间谍培训基地。报道称,此次中国拘捕日本人的几个地方都是各国进行谍报战的舞台。辽宁省丹东市是朝鲜、美国等展开谍报活动有名的场所。浙江省则有众多“以日本为目标的多个导弹基地”。所以事后辩解称“被拘留的人都是普通人”等,多少有点说不通。

日本NHK电视台称,消息显示,中断3年之久的日中韩三国首脑峰会将会在本月底在韩国首尔恢复举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1日在NHK电视台的讨论节目中表示,日中韩三国首脑峰会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处于最终的调整阶段。但《朝日周刊》认为,由于中国接连抓日本间谍,安倍政权现在可能将面临中日关系上新的难题。

刘江永1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近年频繁派遣间谍到中国,从根本上说与日本政府对华政策的定位有关。自2012年以来,日本推行的一系列对华政策都呈现出一种倾向——“把中国当作假想敌”。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中国的防范心理非常强,一方面他们在严格做本国国民的情报保密工作,开展针对中国人的反间谍活动,另一方面在中国展开间谍活动,获取所需要的情报。

《日本时报》则担心这些日本人在中国可能被判重刑。报道引述日本拓殖大学学者的话称,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将被起诉,如果会被起诉,那么在起诉前日本政府或许能够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促成他们释放。但是一旦他们被起诉,那么就很难干预了。中国在类似事件上均采取了严厉立场,审判结果在日本人看来会十分严厉。报道称,去年11月,中国颁布了《反间谍法》,对间谍罪判处的最高刑是死刑。

(来源:中金资讯)

责任编辑: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