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暂住证仍有效 取消还需一段时间
海外网2月16日电 15日,公安部发布消息,《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由中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何时替代现在的暂住证引发网友关注。
对此,海外网记者连线北京市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据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取消暂住证”只是出现在国务院的征求意见稿中,目前还未下发到相关部门,并且距离具体实施还需较长一段时间。目前的暂住证还有效用。
随后记者从北京市便民服务中心获悉,目前暂住证及居住证办理相关信息还是沿用以前,仍未更新。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政策变化的信息,但尚未收到更新通知。
暂住证制度是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城市想出来的人口管理办法,由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在1984年首创,后被不少地区借鉴。暂住证制度虽然让外来务工人员有了“暂时的”合法居住权利和身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让“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别泾渭分明。
当前,我国仅有一些城市取消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如今将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是一种进步,更是“城市外来人员”的福音。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对居住证制度改革充满信心,“暂住证改居住证,体现了社会公平,突现了社会进步”。他在微博上写道:“期待居住证含金量不断提高,与户籍证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取消户籍证,让国民在城与城之间,城与乡之间自由流动。”
据了解,《意见》包含7大主要任务,100多项具体措施,涉及国家安全、队伍管理、社会治安、户籍制度改革、规范权力运行等多个方面。方案明确提出,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方便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吕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