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再现抢购日本天价米:国产品牌在干嘛
在日本天价大米事件中,“一目惚”大米的东北生产企业被指涉嫌炒作。
价格高昂的日本大米
海外网3月24日电 两会期间,一则中国人赴日本抢购马桶盖的消息被媒体热报,没过几天,有媒体进一步爆料:“中国人买回来的马桶盖实为杭州生产”。如出一辙的是,中国人赴日抢购大米的新闻在发酵数日后,也上演了类似一幕。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人300元每千克购买的日本天价米实际产自东北盘锦,叫“一目惚”,当地售价最低仅6元/kg。
盘锦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表示,确实以订单方式为日本种植一种名为“一目惚”的大米,而“一目惚”这个品种的日本大米在盘锦最低零售价6元左右每斤。
抢购日本天价米也引来普通网民的戏谑和嘲弄。网友荡漾发微博称,“回家看了一下大米的产地是福岛就笑了”,网友人世间回复,十有八九买的是盘锦大米,网友琅琅回复,我家乡盘锦大米的一个重要销路就是出口日本,难道被买回来了。网友琅琅还表示,他是盘锦人,家里就是种大米的农户,看了看新闻上的照片,大陆游客选购的大米学名叫“一目惚”是一种日本的大米品种,但是,在盘锦也有种植,还出口日本。
在盘锦市的几个大的超市中,这种名为“一目惚”的大米售价为每斤6元到15元左右,与游客购买的15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价格有巨大的差距。
“一目惚”一夜成名
据报道,某媒体援引一位盘锦网民网帖,称中国游客天价购买日本大米“一目惚”,很像盘锦出口的“一目惚”大米又被买回来了。日本天价米新闻再次“上头条”。在网易,这条新闻引发3万多条网民评论,一位网民评论,“跑去日本买国产货,悲哀!”
但这条评论随即引来另一位网民质疑,“拿袋标着QS的国产米说是从日本买回来的,然后说日本米长得像国产米,结论就是日本米就是国产米。是不是在忽悠?”
该网民所说的“标着QS的国产米”即这条新闻传播时配发的“一目惚”图片。这款大米的包装上清晰可见QS图样,后者是中国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在包装上部,还有“有机大米”四个简体汉字。
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表示,在日本,有机米三字应该是繁体字“有機米”。
业内人士表示,“一目惚”实际指的是日本一种大米“一目惚れ”,翻译成中文为“一见钟情”。
盘锦农民:口感差距不大
“一目惚品种的大米,在日本就是普通的食品,中国游客不要把这个大米奢侈品化。”盘锦市农委的专家介绍:目前,在日本东北地区是这个品种种植面积是最大的。在日本就是市民餐桌上的普通米饭,不要神秘化这个大米品种。盘锦当地农民也表示,天价米和当地大米口感差距不大。
大洼县种植这个品种水稻的张海军说,根据自己品尝的感受,日本产地的一目惚和自己种植的一目惚大米在口味上差别不大,中国游客花天价去日本购买大米,更多的是心理作用,价格上还差距近20倍,真的没有去日本购买的必要。
盘锦市农场经济委员会种植科的韩科长具有多年管理大米种植的经验,他表示,15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对中国人来讲价格还是高了,这里既有客观的差距,比如,土地沙化和化肥使用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购物者心理上的因素。
农业部副部长:喜好问题 不会买天价米
国人到日本购买高价大米的新闻也引起官方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3月4日表示,这并非大众行为,主要是中国游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的行为,不必提升到食品安全高度来讨论。
牛盾表示,这主要是消费喜好的问题。日本越光大米,市价为一公斤100元以上,中国人到日本购买这种大米,并非大众行为。日本在本国和中国,也是把它当做礼品大米来销售。“我个人认为,国人到日本购买大米主要是为了尝鲜。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穷家富路’,出去一趟要体面,回来也要给亲朋好友有所表示。购买一些原产地特色农产品,主要是出于这种考虑,不必提升到食品安全高度来讨论。”牛盾说,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不会选择日本天价大米。
牛盾4日还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奶业影响很深,消费者信心恢复太难,需要时间。国产奶和洋奶生产过程、质量差别不大。中国对婴儿奶粉按照严格药品标准管理,对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一些洋奶粉也存在风险,并非绝对安全。牛盾介绍,当前中国水产品受到日本市场欢迎,出现脱销情况,“到了日本,对方还要特意保留中国的包装。”
两会期间,天价大米被多位农业界委员谈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坦言,天价大米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是和抽天价烟一样,仅仅是一种精神满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身利说,他相信中国大米。对于是否吃中国大米,他回应:“我很随便,食堂有什么我吃什么”。
日本大米为什么这么贵
据了解,2003年,因可能携带新的病虫害入境,我国停止从日本进口大米。2007年4月,中日两国就恢复进口日本大米达成了协议,日本大米开始重返中国市场。从7月份开始,日本大米首先在北京和上海的日资超市上市。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消息称,日本2014年主食用大米年产量为789.9万吨,主要产在新潟县和宫城县。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在日本,一目惚是仅次于越光的第二大品种米。日本本身有大量种植。中国以订单方式种植并出口日本的一目惚在日本市场只占很小的比率。
山东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曾到日本考察农业。他认为,日本大米价格贵,首先应该承认是品质好。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按照严格的标准生产,保证质量安全。同时,独特的自然条件也造就了大米的优良品质。在人们崇尚绿色健康消费理念的今天,优质优价也是情理之中。但日本大米的高价也有其高成本因素,日本农业劳动力缺乏,年轻人都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因而劳动力成本较高。同时,日本大米出口到中国,要加上运费、关税及风险因素,多种因素造就了日本大米的“天价”。
我国高端农产品市场亟待开发
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并不断取得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步提高。但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种粮效益较低仍是一大困扰。尤其与一些高效经济作物相比,种粮的比较效益还不是很高,原因就是粮食作为最普通的一种农产品,价格上不去。
“在天价大米事件中,一些本土企业提到自己生产的品种不比日本差,反过来提醒我们,光有好的品种还不行,要重视优质米的产业化,打造强势品牌”。3月22日,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表示,“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行业现象,大米是微利产品,企业舍不得花钱打造品牌。没有品牌,企业就会陷在低端市场,难以突围”。在王才林看来,国产大米品牌一直较为弱势,但实际上很多品种并不差,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山东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庆武分析说:“从日本大米能卖这么高价格看,我们也应该对中国粮食有信心,发展自己的高端产品,让农民种粮更有效益。”
秦庆武说,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资源丰富,有很多独特作物品种。如果将这种先天条件发扬光大,推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并注意打造品牌,就会形成很多地方优势产业,打造出中国农产品高端品牌,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乔飞翔 综合新京报、中国青年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