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曾应邀参加私募峰会 专门要求“屏蔽记者”
关于徐翔是怎么发迹的江湖传闻很多,这两天,记者从若干渠道采访了多位与徐翔曾有过交集的人士,看看在他们的眼中,徐翔是个怎么样的人。
[ 最初这样成名 ]
宁波一位媒体人:我最先称他们“涨停板敢死队”
“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 这一说,起源于2003年。当时是我关注到这一现象,并且采访了这批人,并取名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 。”宁波一位资深媒体人向记者表示。
“2003年的证券市场沪指只有1400多点,还处于熊市中,有三人驻扎在银河证券解放南路营业部4楼贵宾室,他们手中有三四千万元的资金。2003年正值熊市,营业部绝大部分成交量都来自他们。他们操作凶悍,每天都直接去追涨停板,然后把涨停板封住,第二天趁高开出货。”
该媒体人还表示,当时也算不上正式采访,只是和这批人聊了聊,然后就写了报道,没想到此文一出以后又被全国媒体转载,引起了关注。
2003年新年,《中国证券报》在头版刊发《涨停板敢死队》一文,首次披露了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存在“涨停板敢死队”的情况。报道中称,有四五个客户,操作思路一致,总量资金一个多亿,一年交易金额50多个亿,占到营业部交易额的60%以上。
文章见报后,当时的证监会宁波特派办马上组织专人对营业部是否涉嫌违规进行专项调查。一个星期后,特派办又召集宁波市区6家证券营业部总经理进行专题座谈。此后一段时间,“敢死队”一度沉寂,直到特派办认定“敢死队”没有违规,才重新露面。
据当年报道的统计,从2003年1月2日开市至2月14日,共26个交易日,在沪深交易所公开披露的信息公告涨幅榜中,“敢死队”共有11天18次榜上有名,操作股票17只,榜上封涨停资金累计达1.5亿元。
经历过几次漂亮的战役后,“涨停板敢死队”威名远播,在江湖上更是有“炒股不跟解放南,便是神仙也枉然”的美誉。
不过,在种种压力之下,“敢死队”队员纷纷出走。从2005年入秋起,几乎销声匿迹。有报道曾指出,名气渐响后,“敢死队”一举一动开始为外界所注意,特别是其在营业部的仓位、持股等情况很容易被泄露,更有人专门分析他们的持股以跟风投资。
不愿被过多关注和打扰,也许是“敢死队”成员最终决定隐退江湖的真正原因。
2005年之后,徐翔等人陆续来到上海发展。其他成员随后分散到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等几家营业部。
[ 低调的超级客户 ]
券商人士:徐翔一个人顶整个营业部
经历过此事以后,徐翔及其涨停板敢死队的成员对记者敬而远之,甚至连证券公司内的任何成员都回避。
张超(化名)是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的一名老员工。
他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以后,徐翔及“敢死队”的成员对任何人都回避的,更别说记者来采访了。后来有部分队员分散到了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四楼的“敢死队”大本营,无论门面还是内部装修都要气派得多,全部都上了电子门锁,只有营业部老总和副总等少数几个人才能进入,就连证券公司的人都不知道哪个是“敢死队”成员。
不过,一位保安也向记者表示,并不是所有“敢死队”成员都像徐翔一样低调,也有队员性格比较张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轮流开。
徐翔转战上海后,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国泰君安杨树浦路那几个营业部都去过,后来主要在东方证券肇嘉浜营业部。在东方证券,徐翔名气很大,一度是营业部超级客户,这个营业部从宝庆路8号搬到肇嘉浜路333号,徐翔在其间“埋伏”数年。
东方证券内部一位人士说:“徐翔当时是由肇嘉浜路营业部总经理亲自对接,现已销户。之前他会参与一些热门板块,快进快出,市场灵敏度很高,善于对倒。作为东方证券资金量最大的客户,大概在20亿元左右,以至于高管们在饭桌上还会感叹,徐翔一个人的成交量顶了东方证券一般规模的整个营业部。”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见过他的人屈指可数,网上甚至都检索不到一张徐翔的照片。
徐翔从不在公开场合发声,极少接受媒体采访,更不允许拍照。以前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徐翔照片,也只不过是某一位与他重名的某公司总裁而已。对于这种低调,徐翔曾经这样解释:“这只是我个人的性格而已,我不是很擅长在公众场合发言,所以尽量避免出席这样的场合。但是在熟识的朋友之间,我还是很开朗的。”
去年11月,记者在采访第二届中国私募投资基金峰会时,组委会一位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为了提高知名度和档次,把私募大佬徐翔给请来了,但是徐翔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请媒体记者报道此次基金峰会。所以当时的第二届中国私募投资基金峰会,很少有媒体进行采访和报道,更谈不上去采访徐翔了。
不过,也有一位宁波某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表示:“徐翔这样做,会得罪不少人,早晚会出事。”而说此话时,泽熙投资控股了宁波中百,举牌了康强电子和宁波联合,宁波有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对徐翔并不看好。
一位曾经的“敢死队”成员向记者表示,“敢死队”并非像外界传言所说,是一个战斗小组,其实大家都是各自为战,盘中不交流。每个人坐在电脑前,都在紧张地看盘,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而买哪一只股,都是根据盘面在短短几分钟内决定的,所以根本没有商量的时间。即使是同时买入一只股票,那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关注
宁波中百称
实际控制人徐柏良失联
被泽熙投资控股的宁波中百11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期有关徐翔被调查的报道,其中有部分报道内容涉及本公司,根据交易所要求,公司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目前,公司日常业务正常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公司资金不存在被冻结的情况。
关于媒体报道提及的本公司董事长徐峻以及实际控制人徐柏良与徐翔之间的私人关系,宁波中百公告称:目前,公司暂时无法与徐峻及徐柏良取得联系,待公司后续取得联系后,及时确认并对外披露。
宁波中百表示,目前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由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黄炎水主持。
针对徐柏良的身份,市场一致认为其为徐翔的父亲,而董事长徐峻则曾任上海泽熙投资总经理助理。
多家上市公司
紧急撇清与徐翔关系
徐翔事发后,这两天,昔日抢手的泽熙概念股突然变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黑天鹅,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快速回应,“撇清”和泽熙的关系。
上市公司兔宝宝称:经查看最新股东名册,未发现泽熙有买入或持有本公司股票,所以公司股价走势与泽熙无关。
除了兔宝宝外,通过查阅股东名册来撇清关系的,还有富春通信、莱茵体育、巨星科技、盾安环境和福瑞股份等5家公司。
南洋科技此前被视为最重要的泽熙概念股之一,根据三季报,被认为是徐翔母亲的自然人郑素贞在9月底一共持有南洋科技1589.24万股,是南洋科技的第5大股东。但南洋科技昨日称,“该股东已全部减持完毕。”
此外,万达信息由于担心引起误会,在投资者互动中提醒投资者,公告中的“某某投资管理公司”不是“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