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36149,.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搁浅 近九旬老兵嚎啕大哭,.2016-01-11 20:21:04 ,.204175,.孙蒙,.middle

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搁浅 近九旬老兵嚎啕大哭

遗骸不能如期归国,在遗骸存放处墓园,老兵与在缅甸的远征军后人杨玲玲抱头痛哭(1 /10张)

原标题:合作方说不 远征军遗骸归国搁浅

近日,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和多家机构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已收殓347具远征军将士遗骸。昨天下午,龙越慈善基金会发布消息称,赴缅甸迎远征军遗骸活动受阻,云南同乡会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

昨晚,龙越基金会再次发布消息,称经过近两天艰难的协调和竭力的交涉,依然没有结果,所以入缅队伍决定6日启程返回腾冲。

变数陡生 车队空手归国

据活动组织方龙越基金会志愿者陆思屹介绍,这次出境车队由远征军后代、活动志愿者等组成,共60多人、9个车队,其中6辆大巴车载有347个空棺木和一个用来装载挖掘战马遗骸的空棺木。陆思屹称,棺木都是云南当地的企业家捐助的实木棺木。

据了解,此前原定的遗骸入殓活动,未能于4日按期举行,现场只进行了超度仪式。据龙越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车队在4日凌晨抵达密支那时,发现存放遗骸的房间被云南同乡会加锁,并在门口堵上了两台车辆,致使遗骸入殓仪式无法进行。随后立即与云南同乡会沟通,对方表示不愿意将遗骸运送回国,核心理由是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通过多方协调,依然没有任何进展,决定暂时取消原定于5日及6日举行的迎接和暂厝仪式。

昨晚,龙越基金会再次发布称,经过艰难交涉依然没有结果,所以入缅队伍决定6日启程返回腾冲。

多次沟通 对方曾称支持

据了解,龙越基金会和缅甸的云南同乡会之前有过多次交流沟通。4月10日于缅甸密支那举行的启动仪式上,龙越基金会邀请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参加,对方派了两位副会长,且提供了位于云南墓地的一间房子作为存放遗骸的场所。10月上旬,龙越基金会邀请云南同乡会会长高仲能前往云南省施甸县,对遗骸安放的意向位置进行了考察,对方表示会全力支持此次活动。10月9日,缅甸中央政府批复,同意将遗骸运送回中国,并要求在缅甸大选(11月8日)之前完成此项工作。

密支那华人公墓存放远征军遗骸的房子被卡车堵门(2 /10张)

>>原定计划

施甸县承诺提供安葬地

11月3日准备前往缅甸密支那迎接远征军遗骸归国的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举办一个短暂庄重的祭拜仪式。然后,大巴车队沿着滇缅公路从中缅边境猴桥口岸出境。

5日下午1点载有远征军遗骸的返回车辆将驶入腾冲猴桥口岸,届时会有40名武警(其中4人配枪)礼兵在口岸列队欢迎,现场将会鸣放70响礼炮,向远征军老兵遗骸致敬。

6日举行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暂厝仪式。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已与施甸县签订了合作协议,县政府承诺将在施甸县太平镇的孩婆山提供不少于1000亩的土地供遗骸安葬,同时会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

>>现场

近九旬老兵闻讯墓前痛哭

今年89岁的老兵缪焜是此次赴缅甸迎接远征军遗骸中唯一一位远征军代表,他在71年前曾作为传令兵亲身参与战斗。1944年,他和同为新30师士兵的堂哥缪克勋参加了密支那战役,堂哥在战斗中牺牲。他一直盼着能重返当年的战场,接堂哥和所有战友回家。这次他带着儿子缪民章从云南红河来到缅甸迎接远征军遗骸。得知可能无法运回遗骸,他浑身战栗,大哭,被人背离墓地。

当年,孙立人将军对留下来守墓的军人说:这些墓地只是暂时的,你们好好替兄弟们守着,我们很快就会接他们回家。这一句话过了70年也未能兑现。

曾参与过今年4月挖掘遗骸工作的志愿者说:“这就是我们远征军长眠的地方,在垃圾填埋场下面,他们睡了70多年。”遗骸发掘时,有的骨头里有30多粒子弹,骨头都被染成了铜色,有的尸骨旁散落着钢笔、帽徽,更多的是无法分辨的零落成泥的细碎遗骸。远征军新一军墓地,现在养着猪,倾倒着垃圾,建着厕所,远征军家属哭倒在泥土上。

远征军后代等人在远征军遗骸存放处祭拜(3 /10张)

>>分析

专家:民间组织牵头身份尴尬

1.缅甸共有多少远征军遗骸?

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介绍,美国的资料统计显示整个缅甸境内有3000到4000多例遗骸,“但这个纪录肯定是不全的,实际上数目要比这个多得多,埋葬的远征军不止上万个”。据戈叔亚介绍,五六十年代时,因为历史原因,缅甸的远征军墓地遭到严重破坏。这次在密支那挖掘的347具远征军遗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挖掘行动。

2.云南同乡会为何阻拦?

戈叔亚介绍,云南同乡会是远征军后人和云南籍密支那华人华侨后人组成,是当地的一个民间组织。在戈叔亚印象里,云南同乡会早有想将遗骸安葬在当地的想法,这些年也一直为保护远征军遗骸做努力。八九十年代,远征军第五军的汽车兵杨伯方就在缅甸的同古修建了远征军纪念碑。2006年,云南同乡会的华侨曾给他看过当地华侨跟缅甸政府申请想让遗骸安葬在当地的请愿书,但未获缅甸政府同意,“云南同乡会可能并非故意刁难不让遗骸回国,只是希望在缅甸修建纪念建筑,方便祭拜,当地华人对远征军对中国都有深厚的感情”。

3.遗骸回国出路在哪?

据戈叔亚分析,目前出现遗骸归国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跟缅甸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沟通问题,在他看来,根源在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国家对海外军人回国问题一直没有表态,民间组织和当地华侨在挖掘远征军墓地上的身份很尴尬”。

戈叔亚称,最好解决远征军遗骸归国的办法是,国家下文或者指定相关政府部门办理此事。“政府部门牵头,民间机构办理,或是未来可行的一条远征军遗骸归国路”。

密支那云南同乡会,媒体记者和老兵后代上车离开(4 /10张)

相关新闻:在缅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 云南同乡会拒移交

5日,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的消息令人大感意外。北京青年报记者也一直参与现场采访,并将于6日早上与老兵后代、志愿者、龙越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离开缅甸密支那。出人意料的是,不仅一系列仪式没有按期举行,甚至一个个本应装满遗骸的棺木回来时仍将是空的。这一历时半年有余、由民间组织发起的347具遗骸归国的活动暂时将以功败垂成的方式来结束。

民间发起347具在缅远征军遗骸归国活动 缅当地云南同乡会态度变化 锁存遗骸房门拒移交

出发

抵达密支那比预计时间推迟17个小时

11月3日中午,八辆由腾冲驶出的大巴车抵达云南猴桥口岸,八辆车中,有六辆车经过改装,拆掉座位,放置着定制的棺木。另两辆车上有六十多名前来迎接老兵的人们,其中包括活动主办方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在内的工作人员、各地志愿者、媒体记者、多名老兵后代以及一名参加密支那战役的老兵。3日中午的猴桥口岸,有来自云南省保山市公安边防支队的战士在演练迎接遗骸归国的仪式,北青报记者获悉,预计5日当天会有40多名战士在口岸迎接回国遗骸,在遗骸预计下葬的保山市施甸县也会有80多名战士迎接。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是施甸县政府领导联系公安边防支队,促成举行这一迎接仪式。

通过猴桥口岸后,车队在缅甸关口遇到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办理手续的时间一再延长,从中午等到晚上9点钟左右,车队才得以通过,这是令人始料未及的。过关之后,又遇到许多地方检查站的检查,车队常常停下接受检查,这也导致路上的时间一再延长,到晚上11点左右,由于得知伊洛瓦底江上的大桥检查站已经下班,无法通过,全体人员于是开始用餐,定于次日早上通过大桥,抵达密支那。

包括北青报记者在内的全体人员在车上度过了入缅的第一夜,周围漆黑少灯,往前方望去,只有运送棺木车辆的小小尾灯在放出微弱的红光,红色的灯点指引着通向缅甸的迎接遗骸之路。在桥边停着的车队于4日早上过江,抵达密支那,这与原定3日下午两点抵达的计划相比推迟了近17个小时。

腾冲远征军国殇墓园。京华时报记者 潘之望 摄(5 /10张)

现场

分成两片的远征军墓地

4日上午,有关人员来到密支那的温度佛寺进行超度仪式,组织方告知媒体记者孙春龙在进行协商和准备,而对于协商和准备些什么,媒体记者并不知情。原定于全天举行的超度仪式缩短为一个小时左右。超度仪式之后,当天下午媒体记者获知,活动遇到了一些阻挠,孙春龙等人正在进行协商,但媒体记者并不知道协商的对象是谁。当天下午,处在等待状态的媒体记者和家属来到遗骸发掘地点,正是在这里,龙越慈善基金会从今年4月10日正式启动发掘。北青报记者看到,这一片墓地被道路分成两片区域,一片成为居民家的院子,另一片建起了学校。

据项目负责人刘雅馨介绍,当时住宅所有者诺岛老人同意进行发掘,在挖掘完院子之后,老人住进项目组为其搭建的新房中,而原有房屋拆除后,项目组继续进行发掘,老人院子中的遗骸多为码放的状态。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院子中正在燃烧着木材,还养着黑猪。孙春龙告诉北青报记者,同意发掘的诺岛老人的父亲曾经加入英军与远征军一起作战,这也是他同意发掘的原因之一。而马路对面的学校则没有进行完全发掘,只是局部发掘,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垃圾和厕所。在学校中,可以看到一座水泥台的残迹,据刘雅馨介绍,这正是当年墓地的祭台。在这片区域,有用布裹着的遗骸以及迁葬过来的骨灰。老兵后代从墓地中取出泥土带回,哭泣不止。而曾经参加过密支那战役的老兵缪j面对此情景也感到悲伤,老人的哥哥曾经牺牲于密支那机场附近,他告诉记者,能把遗骸带回去算是完成了心愿,无论遗骸中有没有他的哥哥,他都感到欣慰。

遇阻

当地华侨组织态度变化 要求留下遗骸

随着等待时间越来越长,许多人开始觉得事情遇到了阻碍。4日深夜,老兵后代们对媒体记者通报现在的情况,表示在密支那的云南同乡会进行阻挠,龙越慈善基金会与其协商,毫无进展。随后,记者们要求龙越慈善基金会方面再进行一次通报。项目发起人之一孙春龙告诉媒体记者,这次云南同乡会出面阻挠,他也不太理解。云南同乡会是密支那的华侨组织,此前发掘时举行的仪式上,云南同乡会还曾派副会长前来致辞。但孙春龙表示,对方态度变化了,表示此前是上当才来到仪式现场,对于当时举行仪式是为了发掘遗骸运回国内一事表示并不知情。孙春龙称,此前该组织曾经提出将部分遗骸留在缅甸修建纪念塔,因为龙越组织人员发掘完成,孙春龙不想让遗骸一部分运回国内,一部分留在缅甸,所以没有同意。对于建纪念塔一事,孙春龙认为没有遗骸也可以建造。在协商时,对方还表示,云南同乡会已经守护遗骸七十多年。现阶段,虽然龙越慈善基金会曾将申请交到密支那政府,后密支那政府又报缅甸中央政府批准,但云南同乡会也进行了阻挠。进行阻挠的方式是将密支那华人墓地中存放遗骸的屋子加了一把锁,并钉上两道木板,门前还停放车辆,而墓地中的存放处正是由云南同乡会所有。对此,孙春龙表示,当时出于信任将遗骸放在云南同乡会的存放处。孙春龙还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于4日当天“几乎已经用尽所有资源”,但事情仍然没有进展。对于对方临阵阻挠此事的动机,自己也并不知情。

11月5日,祭奠者在腾冲远征军国殇墓园献花。京华时报记者 潘之望 摄(6 /10张)

北青报记者获悉,10月31日,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高飞曾经来到缅甸“打前站”,当时与云南同乡会会面,告知已得到批文,要发送邀请函,将遗骸迎回去。高飞表示,当时后者非常恼火,甚至以拍桌子表示不满,称不能接回去,这一阻挠的势头已经开始明显显露出来。对于为什么不得知情况后将活动临时取消,高飞表示,自己觉得有批文是合法的事情,虽然对方加锁阻拦,但是可以砸锁进入。高飞认为,可以采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将遗骸运回去。但高飞同时指出,孙春龙并不同意,想用一种柔性的方法,协商各方,较温和地解决此事。

无奈

暂时取消迎接和暂厝仪式

由于对方的阻挠,原定遗骸入殓仪式、棺木装车仪式以及遗骸归国暂厝在施甸县等原定工作均无法完成,远征军遗骸被锁在存放的屋子内。5日早上,全体人员来到密支那华人墓园,在墓园里面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屋子,呈灰色,木门上钉着两条木头,还锁着两把锁,门口停放着一辆破旧的货车。老兵后代、志愿者及龙越工作人员焚烧纸钱进行祭拜。为促成遗骸归国出力很多的当地华侨、老兵之女杨玲玲拉着老兵缪j痛哭不止,缪j也流下眼泪,情绪极为激动。

接着,一行人前往观音寺找到一位颇有声望的大师,寄希望从中协商。大师表示,他会促使两方面坐下来协商。大师告诉媒体记者,云南同乡会曾找他讲述情况,但具体信息大师不愿多言。大师同意下午在寺院,让两方面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并祝福说最后事情会更为圆满地完成。

但当天,龙越慈善基金会在媒体群中发了一篇情况通知书,表示“决定暂时取消原定于5日及6日举行的迎接和暂厝仪式”。“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组织方,我们再次向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关心此次活动的公众表示道歉。”文中还指出,云南同乡会阻止的核心理由是“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

89岁老兵缪焜得知不能接到遗骸后嚎啕大哭。组织方供图(7 /10张)

5日下午,媒体记者和老兵后代来到云南同乡会所在的云南会馆,但对方表示会长高仲能不在,而且称昨天有人通知记者和组织方等人要来云南会馆,他们从中午等到晚上7点左右,都没有人来。北青报记者询问对方在云南同乡会的职位,对方表示自己没有职位。但一位当地华侨表示,自己昨天下午4点与孙春龙来到云南会馆,而对方拒绝会面协商,并没有云南同乡会方面所说等人的情况发生。媒体记者和老兵后代没有见到云南同乡会的负责人,返回观音寺。有一位自称是腾冲驻密支那办事处的人员表示,接到指示,让一行人立即回国,超过停留期限会有被遣返的可能。大师则表示,联系不上云南同乡会的高会长。接待一行人的旅行社相关人员也表示,接到保山市领导的电话,要求一行人于5日当天离开缅甸。

当天下午,孙春龙、高飞等人没有和媒体记者、老兵后代等同行,而是去进行协商,但北青报记者并不知晓协商的对象是谁。5日晚上,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出发时间并不是定在5日,而是预计于6日返程,事情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则不得而知。

内存

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遗骸

密支那战役发生于1944年5月17日至8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在海外最大的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胜利。中国驻印军共投入第14、30和50师三个师,协同美军一起对日作战。在战斗中,中国驻印军第30师(隶属新一军)阵亡1044人、负伤2256人、失踪51人,合计3351人。战斗结束后,攻打密支那的三个师分别在密支那修建了三个墓地,其中新一军墓地的看护人为士兵周朝贵、刘龙等人。来自湖南的士兵刘龙被委任为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管理所主任。刘龙已于20多年前去世,他的儿子刘秋达向我们确认,位于密支那达贡区的住户诺岛家以及第六中学所在地就是当年新一军墓地原址,具体位置为东经97度23分51.33秒,北纬25度25分42.22秒。美国斯坦福的胡佛研究所有关于该墓地的部分档案资料,记录了该墓地坟墓数量为895个,目前发掘出遗骸347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李辉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第一批鉴定的遗骸中以四川人居多,347具遗骸的取样工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遗骸如果不能归国,遗骸的DNA检测工作也可以顺利进行。

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伟

孙春龙在密支那宾馆内,与志愿者和媒体记者紧急通气,并商讨下一步计划。(8 /10张)

新闻回顾:远征军英灵回国活动遇阻 今日或难顺利回国

华西都市报11月5日报道 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余行杨涛)3日,由国内多家志愿者组织联合发起的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正式启动,6辆装有347具棺木的大巴列队前往缅甸密支那,迎接英魂回国。

按计划,车队抵达缅甸密支那举行超度仪式后,即对此前发现的347具远征军遗骸进行入殓,装车。并于今天(5日)中午,经云南腾冲口岸回国。

但上午9点,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英烈归国仪式突发变故,原定于今日回国的车队将无法回国。相应的遗骸归国时间也将后延。

此前原定的遗骸入殓活动,未能于4日按期举行,现场只进行了一个超度仪式。

根据此前的行程安排,今天清晨7点,完成所有入殓仪式后,载着英魂的车队将沿原路从缅北返回国内。这也标志着遗落异域71年后,那些保卫祖国的战士们终于返回祖国的大地。

志愿者陆思屹介绍,此次远征军英魂回国欢迎仪式将十分庄重。预计今(5)日下午1点,车队将从位于中缅边境的腾冲猴桥口岸入境。

届时,40余名武警礼兵将列队迎接(其中4人配枪),与此同时还将鸣礼炮70响。现场所有人员将统一向中国远征军英烈致敬。

仪式结束后,车队将直接前往施甸县文化广场。当晚志愿者和当地学生、群众将举行“点亮回家路”仪式。现场群众将用电子蜡烛,拼出巨大的“回家”字样。与此同时,施甸县武警将为暂时停放在广场的英烈彻夜轮班守夜。

明日(6日),施甸县将为归国的347具英烈遗骸举行暂厝仪式,孩婆山将是英烈们的最终安眠之处。

因当前远征军遗骸归国突然受阻,志愿者联络人表示,将往后延期,具体时间待定。

志愿者在自己微信群里发布的感慨(9 /10张)

据悉,导致此次遗骸归国受阻的原因,前方志愿者透露是密支那当地民间组织“云南同乡会”称前期协调并未谈及有此次活动,并以其它多种理由进行阻止。华西都市报此前密支那采访了解到,云南同乡会为当地云南籍密支那华人后人,曾表示要将当地远征军就地埋葬。据志愿者介绍,受其阻碍,目前远征军遗骸回国,遇到极大阻力。

但目前赴缅志愿者仍没有放弃最后之努力,活动的组织者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在其微信中表示:“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而且视乎无解。绝望时,甚至会自我安慰亡灵会保佑一切顺利的。但我明白,能保佑一切顺利的,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与此同时,国内的志愿者和相关民间志愿者组织,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沟通,希望最终仍能促成英烈回国。

英烈归国组织方发布声明活动受阻归国仪式暂时取消

10点整,备受关注的“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主办方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发布了当前远征军遗骸归国受阻的情况说明。

说明指出,缅甸当地的华人组织“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以该会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等为理由,不同意将347具英魂遗骸送回国内。整个协调工作,一直从4日持续到今天上午8点仍无任何进展。

活动方无奈宣布暂时取消原定于5日及6日举行的迎接和暂厝仪式,但表示将继续沟通,力求得到圆满解决,并对一直关注活动的公众表示歉意。

此次密支那入殓活动的现场(10 /10张)

情况说明原文如下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嘉宾、各位志愿者:

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项目,得到了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

在2015年4月10日于缅甸密支那举行的启动仪式上,我们邀请了缅甸密支那云南同乡会参加,对方派出了两位副会长,并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且提供了位于云南墓地的一间房子作为存放遗骸的场所。

2015年10月上旬,我们邀请云南同乡会会长高仲能前往云南省施甸县,对遗骸安放的意向位置进行了考察,对方表示,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放在云南省施甸县非常合适,会全力支持此次活动。

2015年10月9日,缅甸中央政府批复,同意我们将遗骸运送回中国,并要求在缅甸大选(11月8日)之前完成此项工作。

2015年10月28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新闻发布会,计划于11月5日在云南腾冲口岸举行遗骸归国仪式。但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的车队于11月4日清晨抵达密支那时,发现存放遗骸的房间,被云南同乡会加锁,并在门口堵上了两台车辆,致使遗骸入殓仪式无法进行。

我们立即与云南同乡会沟通,对方表示,不愿意我们将遗骸运送回国,核心理由是云南同乡会计划在密支那修建相关纪念设施,需要将遗骸安放在密支那。

我们通过多方协调,至今天上午8时,依然没有任何进展。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暂时取消原定于5日及6日举行的迎接和暂厝仪式。

我们对为此次活动提供支持的各方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向大家道歉。我们将继续积极与各方沟通,尽快让英灵安息。也请媒体朋友以及支持这项活动的各界朋友放心。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组织方,我们再次向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关心此次活动的公众,表示道歉。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2015年11月5日新闻频道

责任编辑: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