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务团来大陆“捞”诈骗犯 提协商“三方向”
陈文琪带队“肯尼亚案”协商代表团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由台湾“法务部国际及两岸法律司长”陈文琪带队的“肯尼亚案”协商代表团20日中午抵达北京,展开协商行程。但据了解,协商团下午尚未前往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探视台籍嫌疑人。陈文琪在出发前表示,接连发生“肯尼亚案”与“马来西亚案”等诈骗事件,类似这种在境外犯罪的问题,“政府认为应该由台湾来有效处理追诉”。
由于两岸对待案件的分歧,加之大陆方面公布了一些确凿案情,台方对这次协商并没抱过高期待,原先信誓旦旦要“把台湾人从大陆救回”的声音几乎不见。台“行政院长”张善政在协商团赴大陆时也坦承:“大陆有其司法程序,不敢期望马上带嫌犯回台。”台湾《联合报》20日称,台“法务部”表示,希望朝“共同侦办”“分工合作”“建立原则”三方向与陆方协商。“共同侦办”即采取2011年“菲律宾案”模式,由台方检察官赴大陆共同侦查、搜证,再研议疑犯及卷证一并移回台湾侦查审判。“分工合作”是指涉及马来西亚诈骗案的台籍、陆籍嫌疑人已分别遣送两岸,应由双方检察官各自侦办己方嫌疑人,并交换证据数据。“建立原则”部分,“法务部”表示,将就未来两岸均有管辖权的犯罪,依类型不同建立不同的处理模式,以利双方共同打击犯罪能量的充分发挥。
“一捉一放,大陆凸显台湾司法不力并释出讯息”,“中央社”称,45名台湾人因涉及肯尼亚电信诈骗案被遣送至中国大陆,台“外交部”第一时间表达严正抗议,要求陆方立刻将人送回台湾。随后又传出50多名台湾人在马来西亚涉嫌诈骗恐遭遣送大陆,经台当局交涉后顺利返台立即获释。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永明表示,陆方以一擒一纵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两案,就是要凸显对比,呈现台湾诈骗犯遍布海外,受害者多半是大陆民众,并凸显台湾司法对诈骗案的无奈与无力,因此打击犯罪需要两岸通力合作。
台湾今日新闻网20日则称,分析认为,北京在处理肯尼亚诈骗案上存有政治动机,是要就这次事件向下月就任“总统”的蔡英文施压,迫使她就两岸关系阐明立场。对于岛内的这种猜测,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叶克冬予以否认。《联合报》20日称,叶克冬表示,他不认为肯尼亚诈骗案是北京对即将上台的民进党释出的信号,希望通过该案使两岸共同打击犯罪走向健全发展,不要因某些人,因为某些政治上原因,故意在此事上节外生枝。
虽然绿营政客一度利用该案大肆煽动民粹,但随着案情逐渐为民众所知,岛内出现越来越多“检讨”的声音。“黑白不分,‘立委’恐成另类诈骗集团”,《中国时报》以此为题称,如今,骗徒认罪,满脸豆花的“立委”们是该醒来了,别被卖了还在帮忙数钞票。“绿委”应扪心自问,假若嫌犯被引渡至美国,他们还会以同等力道替骗徒打抱不平吗?换言之,这到底是捍卫人权,还是打着人权旗号操弄“反中情绪”?
一名长期生活在台湾的香港媒体人在香港“经济通”网站撰文说,肯尼亚电信诈骗案揭露出台湾诈骗犯“行骗天下”的丑陋真相。不少台湾人不分青红皂白一面倒批评大陆作风蛮横,我倒觉得这种“逢中必反”的意识形态,让台湾丢脸的“诈骗王国”的称号更加确凿。马来西亚诈骗案后,在机场采访时印象最深的是,这批获释的台湾人出来时,个个恶形恶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相信他们在台湾法律关照下,现在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了!
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洪秀柱20日表示,这次台湾民众在海外涉及电信欺诈,造成受害者相当沉重伤害,也严重影响台湾的形象,台湾民众应该支持当局按照国际法规范打击跨境犯罪,“朝野”应一致谴责这些社会败类。【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记者 屠丽美】
原标题:台法务团来大陆“捞人” 提出协商“三方向”
相关阅读:北京警方提审台湾籍电信诈骗团伙(组图)
外媒看“台湾骗子”:蔡英文两岸战术或失效
参考消息网 2016/04/19 11:13
蔡英文(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新报称,台湾蓝绿阵营交接进入过渡期,突然杀出两岸“互抢”在第三地涉电信诈骗案的台湾嫌犯,而且接连在肯尼亚和马来西亚两度交手。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18日报道,肯尼亚案和马来西亚案的处理手法不相同,北京一抓一放,凸显其向国际社会彰显国家主权的能力,同时也放大台湾极为弱势的处境,并暴露出台湾无力制裁台湾人在海外犯罪的问题。
《联合早报》援引台湾媒体的报道称,肯尼亚强行把45名涉诈骗案的台湾人遣送至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则将20名台湾嫌犯遣送回台,并称涉案另32人也将送回去。
报道称,台湾抢到人,证据却未到手,面对的尴尬局面是,嫌犯下机后因为在台湾无犯罪事证而获释,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民意代表徐永明甚至指责台湾当局法务主管部门未向大陆主动收集事证,严重失职。
台湾当局法务主管部门作出反击,不惜直捅问题关键说,依《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例如犯罪情报交换、合作协查、共同侦办、交付证据等,皆需经两岸讨论协商才能进行,台当局法务部门“无权片面决定”。
报道称,这看似闹剧的背后,凸显两岸关系极其脆弱而敏感,而诈骗案表面涉及的是司法管辖权的法律问题,但问题核心实为“一个中国”的政治问题。台湾地区与肯尼亚及马来西亚均无邦交,肯尼亚在北京的要求下,将台湾人遣送至大陆,“一个中国”政策必然是关键因素。而且,倘若诈骗案受害人真的全在大陆,台湾恐也难与大陆争管辖权。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针对肯尼亚案的讲话,明确反映事件绝非单纯的司法问题。他说:“由于这些不法分子在境外从事的犯罪行为,受害人全部为大陆居民,大陆当然有司法管辖权。况且有关国家是我建交国”。
台湾媒体也引述台当局行政主管部门发言人孙立群称,台法务部门在跨部门会议中指出,2011年起,台湾人若与陆方有法律争议,部分曾押送返台,但须符合“两岸都有受害者”或“透过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侦破”条件,但肯尼亚案的受害人都在大陆,且“非共同侦破,和过去案例不同”。
报道称,2011年2月,14名涉电信诈欺案的台湾嫌犯被菲律宾遣送至大陆,之后台湾通过《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与大陆协商四个多月后,才将14人从大陆遣返回台审理。当时两岸对“两岸同属一中”有一定默契,两岸也形成“对人管辖权”的作业模式,当台湾人与大陆人在第三地合伙犯罪,“各自的人将各自带回”。此次肯尼亚案显示,两岸之间共同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的默契已不再,其根本原因是互信不再。
在马来西亚案中,经台湾交涉之后,马来西亚将人和证据分别交给台湾与大陆。这或许是大陆希望留给蔡英文与大陆善意互动的空间,同时避免引发台湾民间强烈的“反中”情绪。
报道称,若台湾人被关押在大陆的问题无法在马英九仅剩一个月的任期内解决,这个烫手山芋肯定要让蔡英文头痛。如果台湾要“抢”回那些台湾人,或者要取到台湾人在马来西亚犯案的证据,蔡英文在两岸论述上的模糊战术可能要“破功”,甚至被迫在“一中原则”上向北京作出明确表态。
报道认为,台湾罚则判决过轻也是个问题。2011年,在菲律宾进行电信诈骗的台湾嫌犯被从大陆遣返回台审理,多人被判无罪,最重也只判一至三年,使得大陆不信任台湾。台湾民意代表也提议修法,一是加重刑责,二来让境外诈欺也适用于台湾刑法裁决。但关键还是回到政治问题,倘若无法从大陆那里要到证据和嫌犯,台湾要如何执法?
报道称,说到底,剥开司法的外衣,此轮风波的两大搅动因素不外是:一、大陆对“一个中国”的坚持。二、台湾的国际空间与台湾人的尊严问题。北京出手过重可能引发负面效应。台湾则应低调理性处理问题,放纵民意代表情绪性地热炒议题,只会让两岸关系重回对抗的不归路。
原标题:"台湾骗子"成烫手山芋 新报:蔡英文两岸模糊战术或失效
台诈骗犯回台后赴酒店狂欢包小姐 称回来真爽
2016-04-20 08:26:48来源:参考消息网
在马来西亚涉诈骗的20名台湾嫌犯,遭马来西亚驱逐出境搭机返台。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回来有够爽!”前民代蔡正元在社交网站上爆料,在4月15日晚,由马来西亚被遣返的20名台湾诈欺嫌犯,在被检警释放后,当晚近午夜,就有人结伙到台北市酒店狂欢,嚣张吹嘘在马来西亚骗了多少钱、多好赚,还跟友人炫耀因为没有证据,检警拿他没办法!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4月20日报道,蔡正元表示,有酒店人员发现这群人就是马来西亚那群诈骗集团的成员,还在酒店炫耀在马来西亚的“丰功伟业”,让酒店人员看不下去。蔡正元透过友人转述得知,该名友人认识酒店人员,指这群诈骗集团成员当晚在丽致、丽园酒店穿梭,玩完一间换一间,还发出豪语说“回来真爽”令酒店人员看了也直摇头。
蔡正元在脸书上讽刺地说,这批诈骗集团竟然忘了邀请力挺他们的徐永明、黄国昌、陈其迈、段宜康等四大民意代表参加“诈骗狂欢派对”,庆贺“救人”成功,“实在忘恩负义。”
嚣张吹嘘钱好赚
蔡正元还指出,丽致、丽园是有名的高级酒店,美女环侍、美酒畅饮,欢乐通宵,几位民进党民意代表常去,是名符其实的销金窟。记者询问蔡正元,蔡正元表示透过友人明确知道哪些民代常去,但他不愿点名,只透露常去的绿营民代目前还在任,且选区在新北市。
花黑心钱不手软
报道称,丽致是高档礼服店、丽园则是高档便服店,丽致与丽园的小姐,一小时都是1800元(新台币,下同),不过丽园更高档,要付人头费跟包厢费,且开酒价格比丽致高,虽然小姐不脱衣,也不做性服务(私下则不得而知),但由于年轻貌美、环境高档,吸引不少政商名流和有名的演艺人员常常流连。
若当天马来西亚诈骗集团去酒店狂欢人数以20人计,狂欢两小时,每人各叫一名小姐,粗估在丽致花费约9.79万元,在丽园则大约要花费14.976万元,若该团成员两摊都去玩,不算买小姐出场,当晚至少就花25万元喝花酒,这些都是他人的血汗钱,诈骗成员花起来毫不手软。
台诈骗家族被捕:大陆人越来越难骗 正学习泰文
2016-04-18 13:40:06来源:参考消息网
陈姓4兄弟与母亲组诈骗集团(图片来源台媒)
参考消息网4月18日报道 台媒称,陈姓4兄弟与母亲组诈骗集团,4兄弟各司其职,诈骗之外的生活大小事都靠母亲打点,集团其他成员也都称詹妇“干妈”,让承办警笑称:“妈宝诈骗集团”。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4月18日报道,检警调查,陈家4兄弟父亲不知去向,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长大,1家5口从嘉义搬来桃园,兄弟档却从事讨债、贩毒和经营赌场,陈家老二还涉及轰动一时的桃园大树林帮主遭枪杀案。
曾加入诈骗集团的老大陈建男,熟悉诈骗流程想自立门户,写下“教战手册”,2013年8月起携3弟南下云林开诈骗机房,老大负责面试招揽“接线生”,交给老二训练,老三则是“电脑手”,负责电脑维护和广发简讯,老四则在诈骗后端“献声”佯装公安或检察官,4兄弟的妈妈则负责料理3餐和打点生活起居。
4兄弟合作无间,关键点都不假外人,老大还设定“止血线”,找来监狱服刑结识的李姓舍友,以每月3万元要他当“人头老板”扛责,但检警一一突破心防,让李男坦承:“陈男要我被逮时自称负责人出面扛”,加上成员交叉指认让陈建男百口莫辩。
检警还发现,集团认为大陆人越来越难骗,想转战东南亚,找来逃逸外劳,以泰文、越南文教战守则要求“按表操课”,但还在训练期就被捕。
原标题:台兄弟诈骗集团被捕 称大陆人越来越难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