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诈骗嫌犯看守所生活:住单间 晚上收看新闻联播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林曦】肯尼亚电信诈骗案,两岸进入正式协商。21日,台湾法务代表团赴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探视在押台籍嫌犯。“中央社”称,两岸同意合作侦办肯尼亚案及马来西亚案;陆方同意家属探视台籍嫌疑人,这显示斡旋“出现突破进展”。
在肯尼亚设电信机房诈骗大陆人的45名台籍人士,被大陆押往北京受审,台湾“法务部”协商团21日上午前往北京海淀区看守所,透过监视画面会见这45人。他们同时观看了看守所的医疗中心,并询问关押一周以来台籍嫌犯的身体情况。自由电子报称,大陆不让台方直接会见涉案台人,代表团只能透过视讯“隔空”会见。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法务部国际及两岸法律司司长”陈文琪称,这些台湾嫌疑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适应都很好,其中两人已聘请大陆本地律师辩护。台媒透露,据查受害者超过百人,受骗总金额初步估计超过25亿元新台币。女星汤唯、俞小凡、罗霈颖及李若彤2014年受骗,极可能是该团伙所为,4人共损失1024万元人民币。
联合新闻网称,45人都表示认罪,但还有两人对案情没有完全供述。他们进到看守所后,包括被子等生活用品全都是新的、免费供应;三餐丰富、有荤有素。所内的医疗设备也很完善,常规的验血、验尿和超音波检查齐全,甚至还有全身扫描仪,若真有必要可立即戒送周边的专科医院。报道称,在生活作息部分,他们与一般犯人一样,6时半起床吃早餐后学习,中午有两小时午睡,晚上收看央视新闻联播,还可看电视连续剧。为防止串供,45人被分别安置在45间牢房,与其他嫌犯住在一起。每间房约32平方米,关押16人,全天供应热水,随时可洗澡,一天放风两次,每次一小时。
《中国时报》透露,台湾协商团提出“探视关押台嫌”“查看卷证”及“遣返台嫌”三项具体要求。中时电子报称,两岸21日初步达成四点结论,包括肯尼亚案及马来西亚案合作侦办、陆方同意家属探视等;至于45人的遣返一事,“陆方并未拒绝遣返回台,但未作具体承诺”。双方对第三地犯罪,是否陆籍、台籍嫌犯分别遣返处理等问题,将留待日后继续协商,因此确定45人22日不会返台。不过联合新闻网也注意到,大陆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表示,此案结果地在大陆,受害人也全部在大陆,按照国际通行属地管辖等刑事诉讼规则,大陆司法部门对此案有管辖权,“按陈士渠的说法,台湾这45名诈骗嫌犯将会在大陆接受判刑”。报道说,大陆诈骗罪刑责分三级:第一级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依这批台籍诈骗嫌犯动辄诈骗数百万、上千万元计算,恐怕都将遭到重判”。
事实上,台当局也对遣送前景感到不乐观。据台湾《联合晚报》21日报道,马英九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专访谈到肯尼亚案时称,两岸偶尔也会有这一类特殊的事件发生,需要用智慧与耐心加以处理。就肯尼亚案来说,要在一个月后,也就是“5·20”之前有一个具体结果是不容易的,因为大陆方面还在进行调查,台湾也许可以去了解、去观察,可是要在调查完成之前把台籍嫌犯带回来,可能性非常小。当问到“北京是否借此事在5·20前发挥影响力”时,马英九称,“蛮多人这样想,但是我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在过去我们处理类似的案件时,大陆方面对台湾审判的结果不是很满意”。
至于备受关注的马来西亚诈骗案,也有了一些新进展。据《中国时报》21日报道,本月15日在马来西亚涉及诈骗案的20名台籍人员返台后被释放,引起岛内哗然。为展现强势态度,台中地检署20日傍晚传唤这20人,深夜以涉有重嫌为由,向台中地方法院申请羁押18人,另外两人被限制出境。《联合报》称,大陆对台湾纵放诈骗集团成员及法院轻判颇有微词,如今台湾法院对诈骗集团的做法已不同以往,试图“化解陆方‘台湾法院都放人’的刻板印象”。《中国时报》21日评论称,台湾是法治社会,不论是仍押在大陆的肯尼亚案嫌犯、还是获释就嚣张作乐的马来西亚案骗徒,公平审判是保障人权的不二法门,才能避免再发生天堂与地狱的极端境遇,“这是未来新政府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21日撰文称,冈比亚与大陆复交、肯尼亚案,再加上国际钢铁会议上台湾代表被要求离席等事件,“在马英九政府8年都没有发生的事,如今集中发生了,这当然是对着蔡英文政府而来”。文章直言,北京留给新当局的空间已十分有限,“新政府要十分严肃地思考到底要什么样的两岸新关系,如何才能建构这样的新关系,而不是维持现状”。
原标题:台法务团“视讯会见”诈骗嫌犯 大陆同意家属探视
相关新闻:
台法务团来大陆“捞人” 提出协商“三方向”
2016-04-21 06:36:33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台湾“中央社”报道,由台湾“法务部国际及两岸法律司长”陈文琪带队的“肯尼亚案”协商代表团20日中午抵达北京,展开协商行程。但据了解,协商团下午尚未前往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探视台籍嫌疑人。陈文琪在出发前表示,接连发生“肯尼亚案”与“马来西亚案”等诈骗事件,类似这种在境外犯罪的问题,“政府认为应该由台湾来有效处理追诉”。
陈文琪带队“肯尼亚案”协商代表团
由于两岸对待案件的分歧,加之大陆方面公布了一些确凿案情,台方对这次协商并没抱过高期待,原先信誓旦旦要“把台湾人从大陆救回”的声音几乎不见。台“行政院长”张善政在协商团赴大陆时也坦承:“大陆有其司法程序,不敢期望马上带嫌犯回台。”台湾《联合报》20日称,台“法务部”表示,希望朝“共同侦办”“分工合作”“建立原则”三方向与陆方协商。“共同侦办”即采取2011年“菲律宾案”模式,由台方检察官赴大陆共同侦查、搜证,再研议疑犯及卷证一并移回台湾侦查审判。“分工合作”是指涉及马来西亚诈骗案的台籍、陆籍嫌疑人已分别遣送两岸,应由双方检察官各自侦办己方嫌疑人,并交换证据数据。“建立原则”部分,“法务部”表示,将就未来两岸均有管辖权的犯罪,依类型不同建立不同的处理模式,以利双方共同打击犯罪能量的充分发挥。
“一捉一放,大陆凸显台湾司法不力并释出讯息”,“中央社”称,45名台湾人因涉及肯尼亚电信诈骗案被遣送至中国大陆,台“外交部”第一时间表达严正抗议,要求陆方立刻将人送回台湾。随后又传出50多名台湾人在马来西亚涉嫌诈骗恐遭遣送大陆,经台当局交涉后顺利返台立即获释。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永明表示,陆方以一擒一纵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两案,就是要凸显对比,呈现台湾诈骗犯遍布海外,受害者多半是大陆民众,并凸显台湾司法对诈骗案的无奈与无力,因此打击犯罪需要两岸通力合作。
台湾今日新闻网20日则称,分析认为,北京在处理肯尼亚诈骗案上存有政治动机,是要就这次事件向下月就任“总统”的蔡英文施压,迫使她就两岸关系阐明立场。对于岛内的这种猜测,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叶克冬予以否认。《联合报》20日称,叶克冬表示,他不认为肯尼亚诈骗案是北京对即将上台的民进党释出的信号,希望通过该案使两岸共同打击犯罪走向健全发展,不要因某些人,因为某些政治上原因,故意在此事上节外生枝。
虽然绿营政客一度利用该案大肆煽动民粹,但随着案情逐渐为民众所知,岛内出现越来越多“检讨”的声音。“黑白不分,‘立委’恐成另类诈骗集团”,《中国时报》以此为题称,如今,骗徒认罪,满脸豆花的“立委”们是该醒来了,别被卖了还在帮忙数钞票。“绿委”应扪心自问,假若嫌犯被引渡至美国,他们还会以同等力道替骗徒打抱不平吗?换言之,这到底是捍卫人权,还是打着人权旗号操弄“反中情绪”?
一名长期生活在台湾的香港媒体人在香港“经济通”网站撰文说,肯尼亚电信诈骗案揭露出台湾诈骗犯“行骗天下”的丑陋真相。不少台湾人不分青红皂白一面倒批评大陆作风蛮横,我倒觉得这种“逢中必反”的意识形态,让台湾丢脸的“诈骗王国”的称号更加确凿。马来西亚诈骗案后,在机场采访时印象最深的是,这批获释的台湾人出来时,个个恶形恶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相信他们在台湾法律关照下,现在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了!
国民党新任党主席洪秀柱20日表示,这次台湾民众在海外涉及电信欺诈,造成受害者相当沉重伤害,也严重影响台湾的形象,台湾民众应该支持当局按照国际法规范打击跨境犯罪,“朝野”应一致谴责这些社会败类。【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记者 屠丽美】
台湾代表团视频会见诈骗嫌犯 大陆同意家属探视
环球时报 2016/04/22 06:35
原标题:台湾代表团视频会见诈骗嫌犯 大陆同意家属探视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林曦】肯尼亚电信诈骗案,两岸进入正式协商。21日,台湾法务代表团赴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探视在押台籍嫌犯。“中央社”称,两岸同意合作侦办肯尼亚案及马来西亚案;陆方同意家属探视台籍嫌疑人,这显示斡旋“出现突破进展”。
在肯尼亚设电信机房诈骗大陆人的45名台籍人士,被大陆押往北京受审,台湾“法务部”协商团21日上午前往北京海淀区看守所,透过监视画面会见这45人。他们同时观看了看守所的医疗中心,并询问关押一周以来台籍嫌犯的身体情况。自由电子报称,大陆不让台方直接会见涉案台人,代表团只能透过视讯“隔空”会见。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法务部国际及两岸法律司司长”陈文琪称,这些台湾嫌疑人的身体状况及生活适应都很好,其中两人已聘请大陆本地律师辩护。台媒透露,据查受害者超过百人,受骗总金额初步估计超过25亿元新台币。女星汤唯、俞小凡、罗霈颖及李若彤2014年受骗,极可能是该团伙所为,4人共损失1024万元人民币。
联合新闻网称,45人都表示认罪,但还有两人对案情没有完全供述。他们进到看守所后,包括被子等生活用品全都是新的、免费供应;三餐丰富、有荤有素。所内的医疗设备也很完善,常规的验血、验尿和超音波检查齐全,甚至还有全身扫描仪,若真有必要可立即戒送周边的专科医院。报道称,在生活作息部分,他们与一般犯人一样,6时半起床吃早餐后学习,中午有两小时午睡,晚上收看央视新闻联播,还可看电视连续剧。为防止串供,45人被分别安置在45间牢房,与其他嫌犯住在一起。每间房约32平方米,关押16人,全天供应热水,随时可洗澡,一天放风两次,每次一小时。
《中国时报》透露,台湾协商团提出“探视关押台嫌”“查看卷证”及“遣返台嫌”三项具体要求。中时电子报称,两岸21日初步达成四点结论,包括肯尼亚案及马来西亚案合作侦办、陆方同意家属探视等;至于45人的遣返一事,“陆方并未拒绝遣返回台,但未作具体承诺”。双方对第三地犯罪,是否陆籍、台籍嫌犯分别遣返处理等问题,将留待日后继续协商,因此确定45人22日不会返台。不过联合新闻网也注意到,大陆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表示,此案结果地在大陆,受害人也全部在大陆,按照国际通行属地管辖等刑事诉讼规则,大陆司法部门对此案有管辖权,“按陈士渠的说法,台湾这45名诈骗嫌犯将会在大陆接受判刑”。报道说,大陆诈骗罪刑责分三级:第一级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依这批台籍诈骗嫌犯动辄诈骗数百万、上千万元计算,恐怕都将遭到重判”。
事实上,台当局也对遣送前景感到不乐观。据台湾《联合晚报》21日报道,马英九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专访谈到肯尼亚案时称,两岸偶尔也会有这一类特殊的事件发生,需要用智慧与耐心加以处理。就肯尼亚案来说,要在一个月后,也就是“5·20”之前有一个具体结果是不容易的,因为大陆方面还在进行调查,台湾也许可以去了解、去观察,可是要在调查完成之前把台籍嫌犯带回来,可能性非常小。当问到“北京是否借此事在5·20前发挥影响力”时,马英九称,“蛮多人这样想,但是我不觉得这是唯一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在过去我们处理类似的案件时,大陆方面对台湾审判的结果不是很满意”。
至于备受关注的马来西亚诈骗案,也有了一些新进展。据《中国时报》21日报道,本月15日在马来西亚涉及诈骗案的20名台籍人员返台后被释放,引起岛内哗然。为展现强势态度,台中地检署20日傍晚传唤这20人,深夜以涉有重嫌为由,向台中地方法院申请羁押18人,另外两人被限制出境。《联合报》称,大陆对台湾纵放诈骗集团成员及法院轻判颇有微词,如今台湾法院对诈骗集团的做法已不同以往,试图“化解陆方‘台湾法院都放人’的刻板印象”。《中国时报》21日评论称,台湾是法治社会,不论是仍押在大陆的肯尼亚案嫌犯、还是获释就嚣张作乐的马来西亚案骗徒,公平审判是保障人权的不二法门,才能避免再发生天堂与地狱的极端境遇,“这是未来新政府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21日撰文称,冈比亚与大陆复交、肯尼亚案,再加上国际钢铁会议上台湾代表被要求离席等事件,“在马英九政府8年都没有发生的事,如今集中发生了,这当然是对着蔡英文政府而来”。文章直言,北京留给新当局的空间已十分有限,“新政府要十分严肃地思考到底要什么样的两岸新关系,如何才能建构这样的新关系,而不是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