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学生的另类就业方式
90后女大学生毕业出家,成全真教龙门派道长,盘点下大学生毕业后另类的就业方式。
2013年10月22日,河南省漯河市,谷记秘制猪蹄店美女店主李佩煜。李佩煜今年7月1日刚从西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7月12日就在漯河市泰山路北段开起了自己的卤肉店。李佩煜是个时尚的女孩,人长灵秀,她独立创业,引起网络轰动,被誉为“猪蹄西施”。
2013年10月29日,郭笛在沈阳市巢湖街上和同事一起做快速保洁工作。日前,23岁的郭笛成功应聘成为沈阳市迎宾路环卫所一名环卫女工,也由此成为了沈阳市目前学历最高的环卫工。身材苗条、五官秀气的郭笛,2013年7月毕业于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受同是环卫工人的父母影响,她从小就希望自己长大也能成为一名环卫工人。
2013年11月,湖南岳阳县,从左至右路俊、贺明礼、赵春阳、赵文,四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凑在一起开生态农场进行猪肉直销。
赵文是“一佳土猪”养殖场的创始人。与他一道的还有另外三名大学生。赵文并不认同大学生猪倌是最大的“卖点”,他指了指门面上的广告词“很土,很香,很安全”。虽然被很多人不理解,赵文还是坚持“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的人生是精彩的”。
10月11日,成都建设巷一家卖鱿鱼的铺子吸引了八方食客前来排队购买,店主刁晗婧与胡家晨是一对20岁的情侣,均为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因女店主刁晗婧其白皙的皮肤与美丽的容颜,班上同学与这条街上其他生意人都戏称她为“鱿鱼西施”。目前,刁晗婧与胡家晨每天全心地经营着这家约30平米的烤鱿鱼店铺,每月进账都超过10万元人民币。图为八方食客排队购买。
2010年6月,合肥,网络“麻豆”在拍照。21岁的曹梦璇是合肥一所高校的毕业生,从小就喜欢表演,还曾经参加过一些街拍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一家网店招聘网模的帖子,就发了几张照片去应聘,没想到很快就被网店老板选中,成了网络“麻豆”。王从启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07年4月15日上午,北京,20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北京某集团公司应聘。应聘现场,部分大学生见习“搓澡”和“揉脚”等工作。GARYLEE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2月,武汉,从事舞台主持人的24岁女孩和虹梅。24岁的河北女孩毕业后选择留在武汉继续打拼——没有化妆间,就在洗手间外上妆。汉友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5月22日,湖北黄冈,“90后”大学毕业生贺根放弃教师的工作,回到老家,大规模养殖黄牛,当起了牛倌。在山坡上放牛的间隙,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学习养牛,了解行情。楚杰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08年11月4日,湖南长沙望城县乌山镇八曲河生态养猪基地,女大学毕业生陈娟和她养的猪。贺文兵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11月29日,李大斌在长沙某医院内对婴儿进行抚触实习。三十来岁,戴一副眼镜,动作轻柔地为模型宝宝洗澡,没有丝毫尴尬扭捏。这位身着母婴保健师制服,一脸平静淡然的男人就是中国第一硕士“男月嫂”——李大斌。三默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7月11日是11名大学生集体到重庆至品家庭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应聘保姆报到的第一天,家政培训师孟照友现场进行了岗前测试:铺被子、擦书柜、洗碗……别小看这些日常的家务活,却难倒了大学生们。其中,2名女大学生在洗碗环节都得了0分。不少女大学生感叹:“没想到当一名保姆这么难,原来自己不会做家务。”学生擦完抽屉,不自信的问老师成绩,得到的答复是“不合格”。老鹤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1年4月18日,太原,舞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范波正在展示自己刚学的面艺——拉龙须面。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09年8月30日,袁成勋正在长沙市某小区搬运货物。长沙市体育新城还要往东的一片棚户区里,隐藏着多家搬家公司的仓库和宿舍。这里苍蝇乱飞、垃圾满地,不远处就是一片坟场。为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工作,大学毕业生袁成勋一度和数十名工友挤住在一间工棚下,每天在长沙市各个搬家地点奔忙。王旻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哈尔滨市160多名公招事业编环卫工人正式上街作业,两名硕士学历清洁员被分到哈市南岗区城管局保洁一队中山小队。1983年出生的郝文芳是中山小队的一名新环卫工人,她研究生时学习的是食品专业,之前也在很多地方工作过,为了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2012年10月,在父母和朋友们的支持下,她报考了环卫工人。2013年1月11日,哈尔滨,队长杨维霞指导郝文芳技术要领。郭俊峰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3年5月6日,西安,三名研究生合伙开“研究生烤鱿鱼”店。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0年3月3日,5名大学生掏粪工签约正式上岗,张婷就是其中的一员。雪旦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3年1月,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生陈生领衔的“大学生猪肉倌”正式在上海12个菜市场亮相,经营猪肉生意。50余名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各大菜场的柜台,成为猪肉一线销售员工,被市民戏称为“大学生猪肉倌”。据悉,由于员工中大学毕业生占了一半多,学习能力强、素质好,使得壹号土猪发展很快,在珠三角的专柜已经超过500个。同时,一线“猪肉倌”的月收入也达到3000元以上,管理层更有10万元以上年薪,这一薪酬与办公室里的白领不相上下。中新社发赖鑫琳摄图片来源:CNSPHOTO
2007年1月,来自沈阳的三名大学生毕业后一头钻进废品堆,要做“破烂王”,而且还雄心勃勃,要把“收破烂”这个事业做大做强。对于大学生来说,计算应该不是个难题,但对于初次干起这一行的他们,还真是斤是斤、两是两,非常认真。杨新跃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08年5月4日,重庆经开区翠渝路社区,西政大学生正回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当日是五四青年节,渝北区翠云街道翠渝路社区抛出10名社区助理岗位,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仍吸引来100余名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参与竞聘,由居民当考官进行选拔。钟志兵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05年12月18日,成都5名在校大学生开的擦鞋店正式开业。5个小伙子对前途充满信心。谭曦摄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