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0045,."福特"号航母将推迟两年部署 成史上最贵航母,.2016-07-26 21:06:03 ,.204066,.贾雯帆,.middle

"福特"号航母将推迟两年部署 成史上最贵航母

“福特”号航母 资料图

11月2日,美国海军航母项目执行官托马斯·莫尔准将称,“福特”号航母将在2016年夏季进行试航,计划在2019年8月进行冲击试验(增加的试验内容),首次部署将从2019年推迟到2021年。美国海军负责研发采办的副部长肖恩·史塔克里、海军作战副部长阿基利诺、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空中作战部主任迈克尔·马纳泽尔也证实了莫尔的表态。

“福特”号航母:从虚拟设计直接到现实建造的史上最贵航母

“福特”级航母是新一代核动力航母。从2007年美国海军与诺·格公司签署的系列合约看,首舰“福特”号(CVN-78)航母最初预算为137亿美元。美国厂商透露,“福特”号航母建造已耗资约130亿美元,目前其成本还在攀升,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海军史上造价最高的航母。为此,厂商采取多种措施,希望降低后续航母的成本。

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负责建造“福特”号航母的副总裁罗尔夫·巴奇10月30日称,“福特”号航母已完成95%的建造工作,船厂每周约向美国海军交付35个舱室,总计2607个舱室还剩450个未完成。纽波特纽斯船厂负责航母建造的副总裁迈克·肖克罗斯透露,“肯尼迪” 号(CVN-79)已完工14%。

“福特”号全长333米,宽40.8米,拥有巨型飞行甲板,排水量约10万吨,载员2500到2700人,堪称“超级航母”。“福特”号采用新型A5W压水堆核动力装置,功率比“尼米兹”级增加25%以上,使用13800伏的配电系统,可产生3倍于“尼米兹”级航母反应堆的电力。在“福特”号预计50年的全寿命期内,A5W型压水堆不必更换堆芯。这种新型核动力技术,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大大延长了动力系统的寿命,使单位价格变得相对低一些。

“福特”号指挥系统将采用更先进的C4ISR系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全面支持美军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与其他武器和军种间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并将广泛采用电脑显示器、个人数码助理和掌上电脑等替代操作人员目前所使用的手册和参考资料,以方便操作人员日常保存、查找等使用。由于它大量采用无人操作装备,舰员的个人生活空间将会有所增大。

“福特”号彻底摒弃了以往航母的蒸汽弹射器,启用电磁弹射器。这种弹射器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舰载机日出动量将大幅提高,每日正常出动飞机可达160架次,高峰时可达270架次,远高于现役航母每日正常120架次、高峰时220至240架次的出动量。此外,“福特”号将大量装备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将装备精确制导武器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福特”号的超级还体现在它的设计和加工过程。建造“福特”号,像组建一个三维拼图,与早年用墨水绘图并制造同等尺寸木头模型的“尼米兹”级航母不同,美国工程师在“福特”号设计建造过程中只需戴上一副特制眼镜,在舰船电脑辅助设计中心对着大屏幕就可完成设计。

展现在虚拟屏幕上的所有航母舱室三维模型里,每个元素都清晰可见:泵、管道、垫片和螺栓。工程师给每个数字零件都编了号,还标明了供应商。设计完成后,设计师们将图纸数据输入电脑,传输到各地的加工厂。接着,“福特”号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难怪有人曾感叹:“建造一艘航母不亚于建造一座城市。”

维持美国强大实力、影响亚太战略稳定的“海上重器”

众所周知,每当地区局势紧张或即将发生战事,美海军总会出动批量航母战斗群率先部署于作战前沿,实施战略威慑,并随时准备参与打击。为了确保全球“前沿存在”,且及时应对危机的需要,美国国会和海军始终坚持保持10艘以上航母规模,在其平时的战略威慑或作战使用中,美国这一手段运用得非常老道。

随着一些国家的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出现和打击威力的增加,美国现役及今后其他各“福特”级航母编队,将较少可能进入他国的近海海域;在多数情况下,美航母编队将撤离至距离海岸较远的海域,实施威慑与作战。而对他国近海则使用“近海控制”作战理论,该作战理论主要是利用濒海战斗舰、DDG-1000隐身驱逐舰、“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F-22隐身战斗机、“鱼鹰”倾转翼飞机等,最新型且颇为适合近海前沿作战使用的兵力兵器,遏控并夺取该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把它国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之内;而美航母编队将撤至第一岛链之外,以最大限度发挥美海空军的作战效能。

世界经济学家预测,美国的经济总量及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到2015年有可能下滑到只占21%左右,但即便如此,到2030年前后,美国依然有可能继续保持世界老大的地位。出于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美国多数高层认为,进一步加强军事实力,特别是优先发展一些高性能作战平台及高精尖武器,将有助于以不高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弥补其经济上的“瘸腿”,即通过发展一些超强“硬实力”来有效地弥补“软实力”的明显不足。

“福特”级航母因融合有大量高新技术、较强的作战能力,以及与他国航母之间存在着2-3代以上差距,将可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大威慑和影响力。毫无疑问,美国“福特”号航母立项、研发与建造,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美国拥有强大众多高新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的结果。“福特”号航母未来服役后,将会发现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促使各项技术、系统设施及武器装备的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福特”号航母战斗群是未来美国海空网络战的一个中心节点,其不仅集合有航母本身及编队整个系列的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还将与空、天、陆军的其他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实现有机“链接”,进而打造更强的战略预警体系和作战网络体系,对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届时,美国“福特”级航母编队将主要使用作战半径达2000公里(通过空中加油可达4000公里)以上的X-47B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先期进行长航时的侦察;一旦发现攻击目标立即实施打击,而舰上搭载的F-35C舰载机将与之配合,将实施进一步的打击。水下无人潜航器也可以利用其优异的探测装置,率先发现数千公里外的水下目标,并在必要时实施打击。

在美海军舰队快速反应计划中立足于前沿存在的航母战斗群

为了能在全球多场局部冲突同时爆发时能快速击退进攻,美军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要求集中发展一种新的能力——舰队快速反应计划,这种新能力用于补充和充分利用美国海军现有的快速反应、前沿部署能力。这种最近制定的舰队快速反应计划将明显地加快美军遭遇突发事件时扩大部署兵力的速度。在常规的航母轮班制度下,跨部署准备周期的训练、人员配置、维护和准备资金的设置都是为了适应全球海军“前沿存在”方针。

这种舰队快速反应计划对海军战备状态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一项制度增强了海军高强度战备适应能力。在CFFC司令部的指导下,修正了现有的跨部署准备周期制度,可以达到更多快速反应兵力的要求。由于精确的维护,现代化改造,对人员的配置和训练,以及充足的预先投资,舰队可以继续维持至少6个战备状态的航母战斗群和另外2个可在90天就位的航母战斗群。与此同时,海军后备力量着手于把充分的、完整的现行储备转化成更灵活的平台结构。这次转换的一部分就是集中在提高现役熟练飞行员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战斗值勤对他们进行训练,以便迅速增强他们的快速战斗出击能力。

美国海军于2003年实施的舰队快速反应计划,要求海军12艘航母中的6艘能在30天内完成部署,另外2艘在90天内完成部署。除了永久驻扎在日本的一艘航母外,美国海军将把2艘航母用于美国军事基地以外的海外部署。舰队快速反应计划所追求的舰队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是对美国总统进行全球军事决策的最好支持。较之于以往全球军舰现行派驻部署政策下可被监测的、古板的、在预定地区为期六个月的部署方式,新的灵活部署概念使得高度战备下的多种持续性的战备部署成为可能,这些部署包括领土防御、多国演习、安全合作问题、执行防御计划以及进行全球性的反恐战争等。这些军事行动经常是以多航母战斗群作战的形式实现。这些“有目的的存在”,迫使美军的潜在的对手去适应美军的时间表。通过舰队快速反应计划创造的这种持续战备将实现这种灵活部署概念。

海军航母项目执行官莫尔称,美海军的10艘航母使用已经超过设计要求,航母服役寿命也较设计周期消耗快。从2012年开始,在有效维修期间,7艘航母在可用性维修期间的部署已超过300天。在“福特”号部署前,美国海军将一直面临现役航母超时间运行的挑战。莫尔表示,“艾森豪威尔”号在完成了一系列部署任务后,处于为期2年的大修阶段,其中,船厂周期为14个月,美国海军必须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莫尔还赞扬了国会为船厂增加工人以减轻工作负担的做法。

肖恩·史塔克里称,美国海军10艘航母中的4艘正处于大修期,而“华盛顿”号航母将在“林肯”号之后开始换料大修,“华盛顿”号目前核燃料不足而无法部署,将通过换料大修,将其服役期延长到50年。当前美国海军对航母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航母供应能力,美国海军需要11艘航母才能满足任务需求。阿基利诺则表示,“舰队反应优化计划”将改善对航母打击群部署的可预测性,目标是一个部署周期为7个月。迈克尔·马纳泽尔强调,航母打击群是美国国家海上战略的中心,在冲突的任何阶段都是不可替代的。(窦豆/谢武)

责任编辑:贾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