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座崇尚英雄的城市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
央广网俄罗斯7月26日消息 (记者穆亮龙)加里宁格勒州(俄语: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是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22个自治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3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俄罗斯直辖市以外最小的一个联邦主体,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和北京市面积(1.641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加里宁格勒州位于俄罗斯国土最西端,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但是与俄罗斯本土不接壤,距俄联邦本土有600公里之遥,海陆空完全与本土隔开,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这座城市并没有因为年轻和遥远而忽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崇尚那些为保卫祖国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
加里宁格勒市中心距离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1208公里。
加里宁格勒州原属于东普鲁士,中心城市是柯尼斯堡。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二战结束之后,1945年根据苏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柯尼斯堡和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划归苏联版图。
1945年4月9日,近卫第11集团军在苏联英雄加利茨基上将的指挥下攻入柯尼斯堡中心街区,特别立碑纪念。
加里宁格勒市这条宽阔的街道被命名为“4月9日大道”,以纪念1945年4月9日近卫第11集团军在苏联英雄加利茨基上将的指挥下攻入柯尼斯堡中心街区。
责编:庄严
1946年7月4日苏联把划归给其的德国东普鲁士一部分领土,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州,以纪念刚刚逝世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德国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K?nigsberg在德文中意指“国王之山”)更名为加里宁格勒市,成为加里宁格勒州的首府。
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46年7月4日下令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
在加里宁格勒,可以感受到与俄罗斯其他城市不同的东普鲁士风格,建筑特色尤为明显。这里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的家乡,康德在这里出生,而且一生没有离开过,成为这块土地上最引以为傲的胜迹。数学史上提出过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哥德巴赫也出生在这里。这里有最丰富的琥珀储藏,每年生产800吨琥珀,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琥珀之都”。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库尔斯沙嘴,这里也将是2018年世界杯的11个举办城市之一。
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墓,位于加里宁格勒市柯尼斯堡大教堂附近。
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作为苏联最西部的领土之一,在冷战中成为重要的战略地区,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基地1950年代开始就位于加里宁格勒。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加里宁格勒曾经不对外国人开放。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座二战胜利后划归苏联的城市,对二战胜利的纪念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修建胜利公园、雕塑、街道命名、图片展览、文化艺术等等方式融入当地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伟大卫国战争(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胜利的英雄情结也融入当地居民的血液中。
在市内一处公园,建有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墙。
“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墙”上用俄文书写着“国家记忆”,纪念墙前摆放着鲜花。
纪念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波罗的海舰队烈士。
加里宁格勒市区一片绿树成荫、碧水蓝天的地方,座落着一座“胜利公园”,专门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胜利公园入口两侧各有一座巨型雕像,这座雕像基座上刻写着“为消灭敌人及为我们民族独立和幸福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永垂不朽”。
胜利公园入口另一侧的巨型雕像基座上刻写着“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
“胜利公园”的一处雕像基座上刻写着“苏联英雄、近卫军上校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波列基(1907-1945)”。
一名当地小男孩注视着无名烈士纪念碑前的长明火,这样的长明火在俄罗斯很多城市都有。
加里宁格勒市区建有一处“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广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攻克柯尼斯堡战役中,最高指挥官是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雕像。
加里宁格勒市街道旁,绿树鸟鸣中,专门纪念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波罗的海舰队军事检察机关的牺牲者。
5月9日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的一个重要节日。今年的胜利日虽然过去两个多月了,但一些小区广场上仍然能看到胜利日的痕迹。
市内公交车车头两侧还有“胜利日”的图标。
加里宁格勒市内一条重要街道被命名为“伏龙芝大街”。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Фрунзе,1885年2月2日~1925年10月31日)是苏联杰出的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曾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军、海军人民委员。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就是以他命名的。
当地一条重要街道被命名“十月大街”,因1917年十月革命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