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99003,.二炮在南海军演干了啥 盘点形形色色的中国周边军演,.2015-07-30 09:13:03 ,.204200,.赵雪娇,.middle

二炮在南海军演干了啥 盘点形形色色的中国周边军演

二炮在南海军演干了啥:或模拟攻击敌方大型军舰

资料图:南海军演我军舰发射导弹

    海外网7月30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7月28日下午,中国在南海某海空域成功举行了一场实兵对抗演练,英国路透社、美国《防务新闻》等媒体纷纷援引解放军报等中国媒体的内容进行了报道。那么,中国军方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和专业术语背后透露出哪些关键信息呢?参加此次演习的第二炮兵部队在这次演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演习规模到底有多大

军报的消息称,在此次演习中,一百多艘舰艇、数十架飞机和部分信息作战兵力以及第二炮兵数个导弹发射营、广州军区部分电子对抗兵力组成的红蓝双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展开“背靠背”自主对抗。此次演练在对抗海域、地域和空域面积空间上创造了以往同类型演习之最。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所谓“演习中红蓝双方背靠背,是指相互都不知道演习情节,导演部随时设置情节,这样做就是为了突出实战性”。

张军社认为,此次演习有几大特点:首先演习区域规模空前,包括海域、空域、地域,比以往实兵实弹演习要大。其次,实兵实弹量比较大,兵力包括上百艘舰艇、数十架飞机, 实射导弹、鱼雷数十枚。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则认为,仅从参演舰机数量来看,此次参演兵力可以实施一场大中规模的海上战役了。当年英阿马岛海战,英国出动的舰队规模恐怕也不过如此。也有分析认为,凭借参演兵力,足以支撑起一场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另外,从发射导弹、鱼雷的数量来看,演习规模也很可观。军报称,演习先后进行了多波次实弹攻防,实射各型导弹、鱼雷战雷数十枚,发射各类炮弹、干扰弹等数千发。公开的图片和视频则显示,这次演习至少使用了“海红旗-16”、俄“无风”防空导弹、“鹰击-8”反舰导弹和多种型号鱼雷对目标实施攻击,而且多次出现导弹齐射的镜头。在一天的演习中发射数十枚导弹、鱼雷在世界各国都不算多见。

二炮怎么参与演习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以海军为主的演习,有第二炮兵的数个导弹发射营参加。那么,二炮部队在演习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呢?二炮拥有战略、战役、战术级别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从此次演习来看,参与的二炮部队很可能使用的是战役战术导弹。从近些年的局部战争来看,这类远程精确打击导弹主要在战争爆发初期,对敌方的指挥中心、关键雷达阵地、防空导弹阵地和机场实施突击,瘫痪对方的节点,为航空兵开辟空中通道。专家认为,第二炮兵与海军联合作战,一种可能是对假想敌的地面关键目标实施突击。然后再由海军飞机对敌方目标实施更为广泛的打击。另外,在官方报道中,提到此次演习“围绕联合制海作战课题”展开,因此演习中二炮或对“敌方”大型水面舰艇实施打击。二炮与海军联合作战,可以依托海军的情报支援,反击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专家还认为,第二炮兵装备的巡航导弹,也有改装为远程反舰导弹的潜力。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就曾发展过专门的反舰型号。

这名专家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海军借二炮导弹演练反导作战。即第二炮兵的导弹在对地面或海面目标实施打击的同时,由部署在附近的海军舰艇,依托其舰载防空反导系统,演练反导作战。

据张军社介绍,本次演习的反导科目中,有护卫舰对抗舰舰导弹,水面舰艇对抗超音速反舰导弹等。这种演练对于提高舰艇自身生存能力是有利的。战场上首先要保存自己,才能打击敌人。

哪些科目值得关注

一名军事专家认为,此次演习中的大量科目都属于高难科目。例如潜舰合同立体反潜条件下战雷实射,要求潜艇和水面舰艇有良好的通信联系,两者能进行有效配合共同反潜,对潜艇和军舰上的相关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通常是发达国家海军在最复杂的演习中才会使用。航空兵拦截高速低空目标,目标很可能是掠海飞行的对方攻击机,更有可能是反舰导弹或者巡航导弹。由于目标飞行高度低,机载雷达会受到海面杂波影响,将极大缩短发现距离,拦截难度较大。如果是反舰导弹,由于目标很小,拦截难度就更大。水面舰艇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更是目前世界海军最前沿的课题,由于超音速反舰导弹末端速度高达2-3马赫,留给对方舰艇的拦截窗口非常小,需要依托高射速近防炮或者先进防空导弹实施拦截。另外,从报道中看,此次演习全程贯穿复杂电磁环境、强电磁干扰,这几乎给所有科目都带来很大挑战。这些高难训练科目充分说明,解放军海军从装备水平、训练水平以及训练环境的建设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张军社表示,此次演习科目的看点之一就是反潜。此次是由舰潜联合反潜,就是水面舰艇和潜艇联合进行反潜作战。反潜作战中以潜制潜,是世界公认的最好方法,潜艇在水下寻找潜艇,发现目标更容易,潜伏时间长,海面影响比较小。不过,张军社也再次强调,演习是根据海军年度训练工作计划安排的,不针对特点目标,当然任何国家的军事演习对潜在对手都会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对号入座,自寻烦恼。

7月以来联合演习密集

7月以来,中国军队密集军演,且海陆空军以及二炮均有出动。张军社表示,这些军兵种联合作战对协助海军争夺制海权十分重要,使海军能够在更远的距离、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保护国家的安全,也符合适应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海上局部战争要求。

近年来,中国军队演习数量、规模有所增加,演习的实战化程度也有所提高。针对近期南海军演,海军发言人梁阳表示,这是年度例行性演习演练,主要目的是检验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海上机动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海事搜救能力。希望外界不要过度解读。他表示,中国海军今后将继续举行类似的演习演练。

盘点形形色色的中国周边军演

“实战型”:真刀真枪针对性强    

今年2月,美国海空军、日本航空自卫队、韩国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新西兰皇家空军以及菲律宾空军,以增强空战能力与大机群部署能力、提升相互协作性为目的,在关岛安德森基地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对抗北方”联合演习。这是紧贴实战的封闭式演习,美军只吸收盟国或伙伴国参加,极少公开信息。据报道,演习内容除了部分人道救援课目外,大多是针对实战需要展开相关科目。

7月份的美澳军“护身军刀”联合军演中,美军动用航空母舰、战斗机和坦克等先进装备,澳、日也动用了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演习以两栖登陆、特种部队战术和城市作战为主要内容,新增的“夺岛”科目被暗指有中日之间钓鱼岛争端背景,进攻性极强。美日澳想借军演提升所谓联合对抗能力的做法,让人想到两年一度的美日“利刃”联合军演,“利刃”直接目的就是增强美军和日本联合参谋部的战备和同步协作,提高地区弹道导弹防御(BMD)能力。正如美军军官所言,“利刃”军演直接服务于实战,通过演习能够促使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建立协作关系。

在美国的南海图谋中,由菲律宾扮演其向南海投送军力“马前卒”角色的安排正在一步步实现。美菲两国军队定期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演习规模不断增大,演习地点愈发靠近敏感地区。今年,双方都投入了超过1.1万人,号称是两国15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演练内容突出两栖登陆和突袭,地点大多设置中菲争议海域附近,重点提升战术层面军事水平,演习剑指与菲律宾在南海“持续对立”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实战挑衅味道。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美菲双方将军演提升至“战役级”规模。

而日本近年来重金打造两栖作战力量,斥巨资为筹建水陆机动团配备先进装备,提升陆上自卫队夺岛、守岛部队的对空、对舰作战能力频繁举行各类夺岛演习。无论日本自卫队内部军演还是涉外双边、多边军演,均提升了实战科目比重,演习内容有明确针对性,其中大量涉及岛屿防卫、两栖作战与海空力量协同作战内容。日本自卫队官员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宣称,夺岛演习是为应对与某些国家的长期对抗打基础,特别是应对钓鱼岛问题。在西南地区岛屿演习中,日本大规模地把北海道重装甲部队调运到演习地区,其基本考虑就是在发生岛屿争端时,若西南方面军力不够用,可以从其他地区进行远程投送,对西南地区进行支援作战。

针对类似直指中国的挑衅性演习,中国大多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进行回击或者举行针对性军演宣示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权益的决心。

威慑型”:制造紧张气氛、展示决心  

美国与泰国主办的“金色眼镜蛇”演习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多国和多军种演习,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多个国家参加。该演习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多个国家参与,属于一种典型“风向标”演习。美国主要通过演习展示力量,亮明美军未来走向和地区态度,基本目的在于展示与威慑。

 美韩每年都要进行多次联合军演,虽然大多数演习假想敌都是朝鲜,但美国也想向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发出信号: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在今年系列美韩军事演习中,美国重点向亚太盟友展示了其“手挽手”式演习项目,表明了其维护盟友利益的诚意。规模超前的美韩“秃鹫”演习,重点演练了美韩联合机动作战能力,向周边表明美国“平衡”亚太的能力与决心。

今年5月,日本与菲律宾在马尼拉湾举行了反海盗、通信等联合演练。6月日本与菲律宾在南海争议海域举行首次联合海军演习,演习地点离黄岩岛不远,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力量同时出现在南海,对其解禁集体自卫权、干涉周边安全事务具有标志性意义。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海上自卫队匿名干部的话说,近期日菲演习就是针对南海局势和中国。共同社分析,日本就是想通过加深与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安保合作,逐渐构筑“中国包围网”。另一方面,为转移和减轻日本在钓鱼岛方面因挑衅中国而面临的压力,日本企图通过掺和南海周边国家演习,转移国际社会注意力,联合菲律宾等国对中国施加压力,妄图使中国疲于南北应付。可以看出,安倍当局掺和周边国家联合演习,“看”的成分更多,意在营造紧张气氛,为安倍通过新安保法案制造借口。

此外,美菲举行的“卡拉特战备与训练合作”系列军演,美军虽派出濒海战斗舰等参加,但这类军演规模不大,实战意义不大,战略象征意义反而更重。为了进一步增进威慑遏制中国力度,美国还怂恿印度、日本等国与南海区域内国家联手,共同强化在南海对中国的前沿牵制。

面对象征性的威慑演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国并不担心个别国家在周边举行的这类演习。这凸显了中国对于外部威慑毫不畏惧的自信心态。

“Party型”:增进互信促进友谊    

形形色色各类军演中,还有一部分属于“演为演”,重在练兵与交流,就像一个军事大“party”。参与演习的国家想通过演习检验平时训练水平,提高实战化作战能力,消除隔阂增进军事互信,促进彼此友谊。今年3月,共有8600余名美军和1万多名韩军,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英国等国也派遣少数兵力参加的“关键决断”演习。主要以电脑模拟等方式进行联合指挥、测试各种场景,以促进韩美军方的联合行动和作战能力。演习主要围绕提升韩美联合作战能力,增进韩美等国军事协作默契度展开。整个演习过程不费一枪一弹,练兵味道明显。

6月20日,蒙古国、美国、中国、印度等23个国家的1200多名军人参加了“可汗探索-2015”多国维和军演,它以实兵演练、室内推演、工程支援和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军事交流与合作,属于典型的“演为演”式演习。通过演习,各国进行了军事交流,增进了友谊与互信,提升了参与国组织维和行动能力和多国协同反恐作战能力。

相似的还有新加坡海军与美国海军每年一度的双边“战备与训练合作”军事演习。它是美国海军和9个南亚、东南亚伙伴国武装力量进行的一系列双边海军演习。系列演习重点置于包括防空、反水面和反潜任务在内的常规海上作战行动。东南亚国家大多把该系列演习视为一个军事“party”,踊跃参与其中,通过演习检验训练水平,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另外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参与的东盟多边演习,以人道救援、赈灾及军事医疗为主题,旨在建立军事互信和提高相关作战能力。整个演习重在增进军事互信与交流合作,目的在于更好地应付跨国界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

中国对于“演为演”之类的军演一直持欢迎态度,并主动参与其中。随着综合国力增长,中国军队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参与世界范围内军事活动,通过演习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军队了解,并提升自己多方面能力。中国军队积极参与了美军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东盟多边军演、“可汗探索-2015”军演等,以开放姿态强力回击了“中国威胁论”。(赵雪娇综合中国青年网、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雪娇